分享

【实用】提高种猪繁殖性能的关键技术

 蛟龙老张 2016-08-06

摘要】自繁自养猪场中繁殖种猪群占有核心地位,繁殖种猪群的目标是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多数量的优质断奶仔猪,而每头母猪每年提供断奶仔猪数与母猪的年产窝次、受胎率、分娩率、窝均活仔数等有关,这些指标都代表着一个母猪的繁殖性能,母猪的繁殖性能直接影响一个猪场断奶仔猪年产量,决定着猪场的经济效益。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很多,笔者从畜牧学角度浅谈相关的技术问题。



1 营养

种猪的营养与种猪繁殖性能的发挥息息相关,全价、优质的饲料,合理的饲喂方式有利于种猪繁殖潜能顺利发挥。有时,高浓度饲料、高水平饲喂不仅是一种浪费,也可能降低种猪的繁殖水平,因此,为充分发挥母猪的遗传潜力,给种猪提供充足必要的营养是十分重要的。

1.1 后备母猪的营养

后备母猪日粮中应含12 970.4 KJ的消化能、15%的蛋白质、0.7%的赖氨酸、0.82%的钙和0.73%的磷。从选种开始到配种时都实行自由采食。如果60kg后实行限饲,那么配种2周内必须实行催情补饲,催情补饲通过促进促性激素的分泌增加排卵数13个,日采食量不少于3kg。后备母猪初次配种至少经历2个情期,月龄达到8个月,体重超过110kg。配种后72h内必须控制采食量,不超过2kg/d
       
这阶段应注意维生素及矿物质的摄入量,若摄入量不足,因运动障碍造成的母猪淘汰率就会增加。若实施限制饲喂,饲喂量不能低于自由采食量的85%。另外后备母猪从后备群转入繁殖群1周内,虽然实施自由采食,采食量仍很低,若这期间发情配种,产仔数通常很低。

1.2 妊娠母猪的营养

   妊娠期应控制采食量,前低后高。采食量过高,会造成胚胎早期死亡,产活仔数降低,而且会增加难产及仔猪被压发生率,降低哺乳期采食量,从而间接影响仔猪断奶重及成活率。

妊娠期分阶段饲喂,配种后1周,根据不同母猪体况,日采食量控制在1.72kg1周后到75d,日采食量2.2kg7595d是乳腺发育的重要时期,过量采食会增加脂肪沉积从而减少乳腺分泌细胞的数量,降低泌乳量,这阶段采食量控制在1.82.2kg95110d,日采食量增加至2.53.5kg110d至分娩,日采食量逐渐降低,2.02.5kg。这阶段日粮要注意叶酸及VE的添加,有研究表明,在日粮中添加远远超过推荐量的叶酸及VE,对提高产仔数及仔猪的成活率效果非常明显,尤其在环境条件较差的猪场更为明显。

1.3 围产期母猪的营养

这阶段日采食量维持在2.02.5kg,逐渐降低,到产仔当天不喂,或给少量麦麸,分娩前日粮中可添加5%15%的麦麸或加适量的盐类缓泻剂。
       
这阶段日粮中应添加脂肪,最近试验表明,添加中链甘油三脂较好,中链脂肪在母猪体内可很快转化为酮体,酮体可穿过胎盘用于胎儿合成脂肪,提高仔猪出生时能量贮备和成活率。

1.4 哺乳母猪的营养

为使母猪获得最大限度的泌乳量,从而保证仔猪最大的日增重及减少母猪的失重,应尽量提高母猪的采食量。母猪的日采食量计算方法:母猪的维持需要日采量2kg,每带1头仔猪另加0.5kg。哺乳期饲料蛋白水平应保持16%18%,赖氨酸不低于0.9%,消化能 12 970.4kJ

提高哺乳期采食量方法:增加饲喂次数,保证充足饮水,降低分娩舍温度等。另外,为提高能量的摄入量可以提高日粮的能量浓度,可以向日粮中添加脂肪,然而脂肪不能完全取代淀粉。脂肪添加量不要超过5%,否则会影响母猪以后的繁殖性能。

1.5 公猪的营养

60kg以前的后备公猪可以自由采食;60 kg后应限饲20%30%,限饲可以使性成熟时间推迟30d,但对繁殖性能没有损害。配种公猪日采食量2.63kg,温度每降低1℃,采食量应增加100g。公猪日粮应注意钙、磷、锌、VEVC的添加。

2 初产母猪的配种

瘦肉型猪的引进、扩繁、杂交、推广等范围的扩大,使瘦肉型种母猪及杂交母猪数量增多。对这些后备猪群,有的猪场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达不到种用体况。一些待配母猪长期不发情以及如何鉴定发情和适时配种,已经成为部分猪场和饲养户的一个难题。母猪繁殖是整个养猪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初产母猪的繁殖技术难度相对还要大一些,掌握不好会影响母猪及时配种和产仔,甚至影响到整个猪场的生产计划和效益。

2.1 初产母猪的发情

2.1.1性成熟及发情表现  

瘦肉型种猪及其杂种后备母猪,尤其是高度培育的引进猪种,性成熟都较晚,一般6月龄以后才达到性成熟、表现发情,而本地小母猪和含有外血较少的后备母猪,一般在45月龄,有的甚至更早就表现发情。瘦肉型及其杂种母猪发情远不如本地母猪明显易于识别。本地母猪发情,表现焦躁不安,在圈内频繁走动,群养时则爬跨别的母猪,食欲不振,有的进食甚少,常发嘶叫,阴户明显肿胀,有时排出黏液。引进种猪的这一表征一般都不明显,有的只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程度的表现,必须仔细观察。                         

2.1.2 正常发情的生理基础

母猪发情是一系列生理活动的综合反应,与胴体内的激素分泌有密切关系。母猪摄取全面而适量的营养,维持繁殖体况是正常发情的基础。从后备母猪计划配种前的15d左右开始,要给以充足而全面的营养,最好每天喂给12kg青饲料,以促进母猪的发情和排卵。猪的品种不同,对营养的需要也有一定差别,要根据不同品种的营养需要配制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适量饲喂。有些猪场的后备母猪长期不发情,主要是把引进种猪同一般种猪用同样的料方和喂量饲喂,结果引进种猪因营养不良、体况偏瘦而影响发情。

2.1.3 发情鉴定

后备母猪发情必须仔细观察,掌握不同品种、特别是不同个体的发情规律。为了便于观察,待配的母猪以124头为宜,猪群不宜过大。从预计配种前的20d左右开始,必须每天逐头进行观察,做好个体观察记录。主要观察猪的整体表现,外阴部是否肿胀、色泽变化和对公猪的试情反应,方法是:①每天检查3次待配母猪的发情表现;②检查发情应在饲喂后半小时和天黑前;③检查发情时保证公猪与母猪鼻对鼻接触,背部压检时,发情母猪在5 min内将做出反应,没有反应的母猪需要1224h后重新检查发情;④让成年公猪短时间接触母猪,会使站立发情的征兆更明显;⑤让那些可流出许多唾液的老公猪到几头母猪前运动,时间需510 min;⑥用压背的方法来确定站立发情,当压背时争取让公猪面对面地刺激母猪。当发现母猪发情已到适期,应抓紧配种。

2.2 配种方法

在生产实践中观察到,引进的瘦肉型猪种与地方猪种的共同的发情特点是,青年母猪比老龄母猪发情持续期长,气温偏高、日照时间长的季节发情持续期长。必须依据母猪发情期的长短,确定配种的时间与方法。母猪排卵从发情中期开始,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配中间是符合猪的排卵规律的配种方法。头胎母猪发情持续34d,个别长达5d以上,一般要配种2次。在第2次配种后的812h,若母猪仍接受交配,还可以再配种1次。每个情期配种都要有详细的配种记录,如果这一情期配种失败,有此记录,可以为下一情期改进配种方法提供依据。

2.3 药物催情

在正常的饲养管理过程中有个别的母猪达到发情月龄、发情体重而仍不发情的,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例如:药物催情。

母猪在生殖生理活动正常的情况下,一般不需要用药物催情,人为干扰其性活动周期并无好处。只有对长期乏情的母猪才可采用药物催情。催情单用雌二醇一类的药物只能使母猪表现发情症状,并不能促使卵泡发育和排卵。药物催情较好的办法是肌肉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1 0001 500IU2d后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3ml。注射11d后对尚不发情的母猪再次注射氯前列烯醇3ml,以上方法都不能使母猪发情的,应将该母猪淘汰。

2.4 妊娠诊断

母猪妊娠早晚的确定影响着猪场的生产计划、生产成本、生产成绩,母猪在配完种后应认真观察是否妊娠,特别是配种后的25d内,更要认真观察猪的食欲、体况及举动,并做好记录。凡食欲旺盛、增膘快、举动稳重者受胎的可能性很大,有条件的应用测孕仪进行妊娠诊断。决不能认为配种后准能受胎,不再观察。因为引进的瘦肉型母猪,尤其是初产母猪,配种时期较难掌握,受胎率也相对较低,更应坚持观察,发现空怀猪及时补配,以免造成生产损失。

3 减缓热应激对繁殖的影响

3.1 造成热应激的原因

猪是恒温动物,其一切生理活动都需在相对恒定的体温下进行,但是猪总是生活在温度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中,因而猪体始终在产热与散热的动态平衡中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为了保持良好的体热调节关系,各类猪只对外界温度的要求也不同,种公猪为1319℃,妊娠母猪1320℃,哺乳母猪1822℃,哺乳仔猪2832℃,断奶仔猪2024℃,育肥猪1218℃。然而随着自然温度的不断变化,为猪提供适宜的温度是有限的。当舍内温度高于猪只要求的适宜温度并超过一定范围时就会形成热应激。规模化猪场猪舍密集,多数猪场是封闭式的,限制了通风,猪群密度大,散热多,猪舍空间相对较小,在本来气温就高的夏季更增高了舍内的温度,加之猪的皮下脂肪厚,散热能力差,使热应激成为规模化猪场生产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3.2 高温对种公、母猪繁殖力的影响

    高温对种公、母猪的影响主要是各种性激素的分泌减少,从而导致一系列性机能的弱化。各种家畜的体躯结构显示,种公畜都是通过阴囊的松弛或收缩来调节阴囊温度,使阴囊内温度低于体温,以利于精子的发育与成熟。猪的阴囊内温度约比体温低5℃左右,当环境温度达到3335℃时猪的精液品质下降,精子数减少,活力降低,精子畸形率增加,影响与配母猪的受胎率、产仔率及仔猪的硕壮性。热应激也使公猪的性欲降低。高温对公猪的繁殖性能影响较难目测,但危害甚大,是母猪秋季繁殖成绩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高温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较为明显,表现为发情不正常,卵泡发育受阻,配种受胎率低。如果气温超过32℃,会造成胚胎早期死亡和后期流产及死胎,热应激对母猪繁殖的危害在配种前3周,配种后3周及分娩3周这三个时期尤为明显,更应成为防暑降温、加强管理的关键时期。

3.3 减缓热应激的措施

3.3.1 绿化场区

猪场内除房舍及硬化的地面外,其他地面都应种植绿化的树木、牧草、花卉、蔬菜等植物,既美化环境,又可利用这些植物吸收光热,减轻热辐射,降低环境温度,还能增加青饲料的来源。                                                                

3.3.2 通风降温

夏季舍内达到一定温度时,首先是打开全部门窗,加速舍内通风,降低温度,有条件的打开排气扇、风扇或吊扇,进行通风换气。

3.3.3 用水解热

当舍温达到30℃,尤其是32℃以上时,是缓解热应激的关键时刻。除开启门窗外,需用水解热,气雾法和喷淋法仅适用于半开放式猪舍的猪群,否则会造成舍内湿度过大而加剧热应激。对封闭式猪舍限位饲养的繁殖母猪,应采用滴水法向母猪的颈肩部缓慢滴水,以使其皮肤蒸发水分增加散热。无滴水设施的猪场可用冷水浸湿毛巾或布,擦湿妊娠和哺乳母猪的颈部皮肤,增加散热,但切勿用冷水直接浇泼头部。78月间,每日数次用冷水擦洗种公猪阴囊皮肤,降低内部温度,以提高精液品质和性欲。

3.3.4 调整饲料

根据不同的季节调整饲料配方,炎热季节饲喂种公、母猪,最好每天定时喂给一定数量的青饲料,在饲料配制中,适当增加麸皮数量,以促进肠蠕动,增进食欲;夏季猪群采食量下降,可在妊娠后期和哺乳母猪饲料中加入2%4%的油脂,保证能量供应,促进胎儿发育、泌乳和增重。

3.3.5 改进管理

根据本场实际进行管理,每栋猪舍都要配挂温湿度计,夏季尤需随时观察舍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饲喂要早提前、晚延后。妊娠母猪可试行日喂1次。各类猪只都要供足清洁的饮水,必要时可向食槽内定时供给饮水。种猪配种应在清晨或傍晚进行。炎热季节母猪进入产床,往往容易发生热应激,所以,上床时间最好在傍晚,避开上午生理活动旺盛应激的敏感时段,而傍晚上床,天黑随即入眠,可以减轻应激。断奶在傍晚,也可减轻应激,对母仔均有利。

4 采取早期断奶技术

采用早期断奶不仅减少了仔猪断奶后拉稀,也在较大程度上减轻了母猪在床上时间长而易发的肢蹄病和外周皮肤创伤,从而提高仔猪质量和母猪使用年限。一个猪场采用早期断奶也不必一刀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行21d28d35d断奶相结合的办法。早期断奶母猪膘情好,可缩短母猪发情时间间隔,受胎率也有所提高。

5 小结

综上所述,提高种猪群的繁殖力就必须注意母猪的营养调控、适时配种、减缓应激及仔猪早期断奶等诸多方面的技术问题,这样规模化猪场才能迅速发展,不断壮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