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弓:没骨花鸟画漫谈

 menxue2020 2016-08-06



张弓  凌霄  纸本设色  257×66cm  2014年



没骨花鸟画漫谈

文 / 张 弓


我在没骨画方面的研究源于十多年前的春天。当时,我到西双版纳写生,在写生的过程中,我被南国的花木吸引,进而震慑住了:那瓷玫瑰、叶子梅、海竽等数不清的热带植物上硕大的叶芹、劲挺的枝条、花朵和果实可谓是色彩绚烂、灿若朝霞。这对我而言,完全是一个陌生而又新鲜的世界。特别是那光影下的丰富色彩,令人陶醉痴迷。我感到原先自己所认同的写意概念和掌握的技法都难以表现出眼前场景在色彩方面的特点。突然间,恽南田那带有花光韵态的没骨花卉作品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他作品中色彩的雅逸、丰富,以及他自身强调诗情画意和书法用笔的文人品性都对我影响甚深。在云南期间,我除了画一些写生作品以外,精力主要放在了观察与感受上。在此过程中,我暗暗地回忆思考着有关没骨画的问题。



张弓  庭院深深  纸本设色  138×69cm  2014年


回到家以后,我立即查阅恽南田的大量作品,并结合自己在写生中的体会去精读、临摹。之后的时间里,我又几次来到西双版纳,我带着对没骨画的认识再去写生,并在观察体会中不断思考,从而为新的创作做好了准备。



张弓  蓼石图  纸本设色  240×65cm  2014年


数年来,在学习传统的过程中,我对没骨花鸟画进行了一定的研习,通过临摹并结合写生创作,我对这种艺术形式的认识又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没骨花鸟画为什么会在五代和北宋时期出现?我认为,这是因为它起源于工笔画而又有别于工笔画,它不是写意画却又和写意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带着一种好奇心,我把研究方向对准了没骨花鸟画。沧海桑田,世事变迁,“野逸”的风格似乎有意安排了它们野逸的命运。史料能提供的资料甚微,毕竟,近年来对没骨花鸟画的研究虽渐为学术界所重视,但把其全面系统地放在中国绘画史的背景中进行探讨,这种趋势似乎才刚刚显露。因而,我的这项研究可以说是一个庞大、博杂,而又鲜有人涉足的工作。显然,这对一般的专业创作者而言,是颇具挑战性的。在下面的内容中,我将把没骨花鸟画自身的审美本质、艺术形式、语言特点等和文人画,以及明清盛行的写意画等领域的相关问题结合起来,作初步的探讨。



张弓  石榴  纸本设色  136×69cm  2014年


没骨画形成于五代至北宋初期。画史对此往往会提及“徐”、“黄”二体的不同风格,同时,还指出北宋徐崇嗣的绘画标准着没骨画的成熟。在我看来,没骨花鸟画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点:1. 不用墨笔;2. 先用淡笔描绘,再用色彩染成,使笔迹全无;3. 没骨并非不讲线骨,而是要“隐”去线和骨。即以色为骨,以色的轻重浓淡为骨。这三个特点无疑给没骨画的创作出了一道难题,在“不是笔迹,不是气骨”的条件下仅以丹粉色彩点染,表现出“气骨笔迹”是颇有难度的,同时,这也是没骨花鸟画能够在画坛上发挥其巨大影响力的关键所在。



张弓  秋硕  纸本设色  278×96cm  2014年


前面谈了没骨画在唐末五代出现。但中国艺术源远流长,没骨画元素其实早就存在于世。我翻阅了大量的史料,发现从史前新石器时期石刻岩画和陶器绘画再到汉代的汉画像石、彩绘帛画、壁画的这一衍化过程中可以清晰地梳理出一条由凹凸法发展为没骨画的脉络。



张弓  紫藤  纸本设色  257×66cm  2014年


“徐熙野逸、黄荃富贵”、“意到笔随”,刘常的“调匀深浅,一染而就”,徐崇嗣、赵昌的“笔力劲峻,不专于形似”均表明没骨画的技法、理念在唐宋之际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实际上,“一染而就”和“不专于形似”等概念更强调用笔的书写性和造型的写意性。而这一时期,没骨画中淡雅的文人格调也影响到了之后明清时期的没骨画家孙隆和恽南田等人的作品。



张弓  秋意浓  纸本设色  180×80cm  2006年


孙隆突破了宋时没骨皆无笔墨。惟用五彩布成之法。此外,孙隆还把笔墨、色彩并用于画面,增加了画面的色彩表现和线面形式感的变化,另外,在色墨混用的基础上,他还强调笔法,并将没骨的撞水、撞粉之法发展为水墨、水色相破变法,其作品可谓是疏淡雅逸、玲珑剔透、淋漓恣肆,产生出了强烈的肌理效果,也表现出了他迥异于前人的高超技艺,他的作品也对后来的林良、沈周、陈淳、徐渭等人的大写意花鸟画产生了重大影响,清初的没骨画大师恽南田也从对孙隆绘画风格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了较多的启示。



张弓  古藤新春  纸本设色  240×50cm


清初的恽南田是继孙隆以后真正把没骨花鸟画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的画家。从现存最早的恽南田38岁与常州派名家唐荧合作的《红莲图》等作品可以看出,在设色方面,他追求“淡逸而不入于轻浮,沉厚而不流为郁滞,傅染愈新,光辉愈古,乃为极致”的风格。此外,他以傅染、点染、点垛等方法表现了色彩的丰富变化和层次感。因此,他作品的水色相渗相撞,变化极为丰富。同时,他偏好于运用淡墨和清墨,这使他作品的画面显得雅逸和疏淡。如果说以往没骨画推崇纯用五彩,那么,恽南田所画没骨却敢于突破旧习,大胆地将墨色同花青赭石等色彩混用,因此,恽南田也被视作是没骨画的典型代表,他的风格也对后来的任伯年、吴昌硕等海派画家影响甚大。



张弓  霜月紫苑即景  纸本水墨  2014年


中国文化中的写意精神从先秦时期起就基本形成了。“易经”中的“立象以尽意”、老庄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王献之的“一笔书”、张僧繇的“一笔画”、张旭、怀素把歌舞、战斗、落花、飞雪之景一寓于草书、宋元时期出现的一笔造型皆是写意精神的体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南宋的梁楷以大泼墨的写意人物画震惊了当时与后世的画坛。此外,法常画花鸟墨竹皆随笔点染,不假修饰,可见,他的创作吸收了没骨画的一些重要元素,而元代的赵孟頫、王冕等人则直接用墨或颜色点梅花画墨竹,这些都表明他们的创作借鉴了没骨画的表现方式。元代后期文人画提出“一笔造型”,这种观念应该也受到了“一染而就”、“不重形似”等没骨画画论的影响。明初林良的行草笔法写就的小墨花鸟则开创了以笔墨结构概括对象的大写意风格。明代的没骨画已成为文人画发展的基本形式,而把文人写意画推向极至的应数明代的白阳、青藤等人,在他们所画的花鸟画中无不用没骨之法模涂坚抹,我们甚至难以分辨是没骨画成就了青藤,还是青藤成就了没骨画!由此可见,这些大写意画家对于没骨画借鉴甚多,所以他们的作品也被人们称之为“水墨没骨”。



张弓  天香  纸本设色  35×46cm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似乎已能清楚地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一是没骨花鸟画是中国传统花鸟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二是没骨画的形成不排除域外绘画的影响。

三是没骨画并非等于“不是笔迹”、“不是骨气”。

四是没骨画直接用“色彩点定”的状物方法,这极大地丰富了写意画的表现力。

五是没骨画雅逸的色彩审美趣味,以及相关的表现技法对华岩、赵之谦及海派画,特别是任伯年、吴昌硕等人的作品影响很大。







张弓,号怀中,1973年生于北京。1998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200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胡伟教授材料工作室研究生班;2001-2002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动画专业教师并兼任班主任;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并正式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任教至今。


作品参展:

1994-1998年,作品多次参加中国美术学院校级及浙江省级展览,多次被收录入中国美术学院学生写生创作作品集

1999年,受邀参加全国理论家提名展、作品出册

2005年,参加中国美术馆《写意精神》展览,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2006年,受邀参加中国国家画院高校写生提名展、作品收入画家画院院刊

2007年,受邀参加“海峽两岸青年书画联展”、作品收录其作品集

2007年,写生作品多幅收入《高校教材学院速写基础教程》

2007年,多幅作品收录于《美术报》12月刊

2007年,作品长卷《南国风情》入选荣宝斋画院首届手卷、册页提名展,并收入画册

2007年,论文《略论没骨画及没骨画和写意画的内个问题》收入中国人民美术出版社核心刊

2007年,受邀参加“中国书道”“中国水墨”中国画学术提名展、作品收入画册

2008年,作品16幅收入《中华名流》3月刊

2009年,作品6幅收入《民族美术》2月刊

2009年,参加中国美术馆《为中国画》展览

2012年,受邀参加中国国家画院全国名家提名展

2013年,受邀参加《传承与创新》全国提名展

2013年,参加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展

2014年,参加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青年教师展

2015年,受邀参加中国国家画院举办全国优秀教师展

2015年,受邀参加京津冀优秀教师展





点击下方图片,浏览详情










澍雨画馆公众微信号: Shuyuhuagua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