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是王羲之成功的主要书体,除了《兰亭序》外,还有《快雪时晴帖》、《姨母帖》、《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丧乱帖》等。王羲之行书字帖有两种不同的风格:一曰古质,一曰流便。《姨母帖》为第一类,是王羲之早期的作品,其结字和用笔存有较浓厚的隶书笔意。《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等为第二类,是王羲之晚年的作品,行笔流便,雍容酣畅。 王羲之行书《姨母帖》,纸本,现藏辽宁省博物馆。《唐摹万岁通天帖》之一。字间多断、顿挫,除“奈何”两字上下牵连,其余都字字独立;笔画凝重、朴拙,其“哀痛摧剥,情不自胜”的心绪直露无遗。《姨母帖》勾摹精妙,有“天下真迹一等”之誉,其书法风格端庄凝重,笔锋圆浑遒劲。释文:臣十代再从伯祖晋右车将军羲之书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顷遘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王羲之顿首顿首。 王羲之行书《平安帖》,尺牍,今存墨迹本为唐代双钩摹搨,硬黄纸本,纵24.7厘米,4行27字,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释文:此粗平安,修载来十余日,诸人近集,存想明日当复悉来,无由同,增慨。 王羲之《何如帖》,尺牍,3行27字,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释文:羲之白:不审、尊体比复何如?迟复奉告。羲之中冷无赖,寻复白。羲之白。 王羲之《奉橘帖》,妍美遒丽,神采宛然。释文: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王羲之行书《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三帖连为一纸,为唐人双钩填廓摹本。 王羲之行草《丧乱帖》,摹本,白麻纸。纵28.7厘米。8行,62字。行笔自然洒脱,气势连贯。释文: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