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规模化猪场的规范化管理(二)

 豪豪豪豪豪 2016-08-06

  二,猪场的目标管理

  一个猪场要生存和发展,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做好两件事:降低成本和增加收入。但做起来就是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了。

  收入=单价*重量/数量。关于价格,猪场除了生产优质的产品外,我们几乎无力改变。那么重量/数量这个指标的改变,就成为了我们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关于增加规模和母猪数量的增加及增加出栏重达到重量的增加我们暂不探讨,因为这种增加相对有成本增加抵消,是相对增加。我们探讨的是绝对增加---提高母猪产能和减少死淘数。

  育肥猪饲养成本=出生成本+饲料成本+防疫费用+管理成本+分摊死淘成本。从成本的构成分析:饲料、药费、管理开支是猪场的硬投入,只能在合理性上做文章,不科学减少只能进一步的减少产出,是更大的成本支出。那么猪场能控制的成本又回到两个关键指标上:出生成本和死淘分摊成本。

  因此,猪场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追求仔猪出生成本和死淘分摊成本的最低化。所以,作为猪场的管理者(从场长到饲养员),我们要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追求生产产能(生产性能)的最大化。要想使生产性能达到最大化,猪场必须实行目标管理,也就是生产指标的制定。我们认为,一个经营好的猪场或者说一个在现阶段猪价情况下能够赚钱的猪场,必须达到以下生产指标:

  分娩率                                 88%以上

  分娩窝平键仔数                         9头以上

  仔猪初生重                        1.45公斤以上

  仔猪21日龄断奶平均重               6.0公斤以上

  母猪年产窝数                         2.1胎以上

  断奶仔猪存活率                         94%以上

  保育期死亡率                            3%以下

  育肥期死亡率                            2%以下

  母猪在淘汰前平均胎数                   7胎以上

  母猪流产事故率                          2%以下

  母猪年死淘率                           30%以下

  其中;母猪年因病死淘率                 3%以下

  母猪断奶至下次发情间隔天数               5-7天

  母猪全年耗料量                        1022公斤

  公猪年死淘率                          30%--40%

  要达到以上目标,不单是选择最优质的饲料产品改善营养供给、选择最有效的药物来控制各种疾病的发生,而最重要的则是重视猪场管理工作,把不同猪群不同阶段的管理工作做好做细,牢记“管重于养,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猪场经营理念,具体做好后备母猪的精心打造、缩短母猪空白生产天数、提高母猪的排卵受精数量、提高母猪生产合格的健仔、提高母猪泌乳力、保证断奶成活率及提高断奶仔猪体重,以保障猪群健康稳定、快速生长,达到生产指标最大化之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