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芝润斋 2016-08-07
亳州博物馆就在曹操公园边,仿汉城堡式建筑,这里可以随意参观。馆名于1963年由郭沫若题写。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亳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活动。炎黄时代帝喾代颛顼为帝,都于亳近400年;商成汤灭夏建立商朝,在亳立都190年。自秦时置自秦时置谯县以来,历经朝代更迭,大都系州、郡或县建制。商汤的亳城,据说有三处,分西亳、北亳和南亳,基本都在现在的河南。亳州紧挨着河南,这是考古,俺就不说它了。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涡河,亳州的母亲河,淮河第二大支流,早在五千年以前先民们就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开辟了人类文明的篇章,孕育了亳州古老的史前文明,至今涡河两岸仍分布着十余处新时期时期的文化遗址。这些遗址古迹如点点繁星,沿着涡河流域星罗棋布。其中傅庄、尉迟寺等遗址是其光辉代表。

三孔玉饰 新石器时期,(国家二级文物),傅庄遗址出土,这是个齿纹三孔玉饰,长条形状,中间等距离三个对钻圆孔,玉的表面已经钙化为了鸡骨白,边缘分别有两组锯齿纹,制作需要相当高的工艺,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白陶罐, 盛水器,新石器时期。傅庄遗址。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陶鬶,新石器时期。                      七足镂空器,祭祀用具,新石器时期。尉迟寺出土。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带把黑陶杯,酒具,尉迟寺遗址               圈足镂空豆,酒具,尉迟寺遗址。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亳州是商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现亳州境内已发现多处商文化遗址,代表商文化的卜骨、青铜器亦有发现。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谒汤都”文字砖,董园一号墓出土。记载汉代拜谒汤都事件,证明商汤都亳的史实。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楚郢爰  金币  战国   成父出土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西周时期,亳州属于陈国。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子的出生地之争,在那时候没啥,算是一个地方。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到了东周,陈国被楚国吞并,亳州成了楚国的一部分。那时候距离齐国还隔着宋国。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齐楚魏把宋国灭了。但西面秦国来了。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陶豆 盛器 商代                            陶罍 盛器 战国 成父出土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陶方 盛器 战国 韩桥出土                    上善若水砖砚 汉代 天静宫出土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五代宋初,道家文化、儒家文化汇流并吸纳了佛文化,把中华文化发展到历史上的成熟至高的境界,涡河再次为这次汇融孕育了道教先祖——陈抟。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现如今,陈抟老祖是哪里人,也成了争议。有说是河南鹿邑,有说是亳州南郊,反正也离得不远,都建有纪念建筑,但都是明清以后的事情,没有文物考证。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汉魏时期亳州文化,不仅包括汉文化、三曹建安文化,
还包括酒文化、中医药文化,其思想解放,博大包容,创造了亳州乃至中华文化史上有一个繁荣时代。

银缕玉衣(国家二级文物)
它由2400块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玉片用银丝编缀而成。玉衣是专门用来保存尸体的,古人相信这样可以保持肉身不腐。按照身份等级不同,分为金缕、银缕、铜缕三种,视死者身份而定。外观和真人体型相同,按部位分头罩、上身、袖子、手套、裤子和鞋子六部分,另外还有一个玉枕。据考证,银缕玉衣是曹操的父亲曹嵩的葬具。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汉八刀玉猪(国家一级文物):董园一号墓、汪张一号墓、凤凰台一号墓、菜市一号墓等都有出土。以董园和汪张出土玉猪最具代表。造型及刻划简洁流畅,充分体现了“汉八刀”的雕刻技法,玉质为新疆和田玉。玉猪是握在死者手中的葬玉,其意是掌握着财富,不能让死者空手而去。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曹操家族墓的砖,许多有雕刻图案或文字。
这批字砖是用发簪之类的细棒物做笔,随意在砖坯上可出文字,均为阴文。字砖内容多诉说怨忿,如“当奈何”、“苍天乃死”等。字体有篆、隶、草、真书、行书等。引人注意的还有简化字。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这是奔马画像墓砖。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青瓷罐,汉,董园一号墓出土。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釉陶鸡,冥器,汉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釉陶狗,冥器,汉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釉陶圈,冥器,汉  曹宪墓出土(曹操女儿),她当年和她两个妹妹曹节、曹华一起,被曹操嫁给了汉献帝,最后为啥葬回老家,还真是个迷。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铜剑,汉代,分别为梅城和韩桥出土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天下望州:在历史的长河中,亳州适中是县、郡、州的治所,是当时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一向有中州门户,徐兖咽喉之称。
万佛塔,处于蒙城老城区。是2006年公布的国保。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一组仪仗俑,隋代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左组冥器:跪俑、仪仗俑
右组冥器:陶磨、执伎俑、仪仗俑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左:一组冥器,有做事陶俑、陶灶、白石镇墓兽、陶羊和陶鞋。
右:此白瓷砚底部是由21个兽蹄形组成的镂空圈足。这类圆形而有蹄足的砚形似古代四周环水的辟雍(大学所在地),故名辟雍砚。璧庸砚的砚面居中,研堂与墨池相连,砚台中心高高隆起,砚台四周留有深槽储水,以便书画家润笔蘸墨之用,显示出它的实用功能。砚的下部用为数众多的珠足承托,足部明显突出,往往还有纹饰。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十二生肖陶俑 冥器 唐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酒瓮 宋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白瓷黑花人物罐 元                          白釉诗文瓷坛 元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黑花瓷筒 宋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白瓷枕,宋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刻花墓砖  宋  梅城出土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后:铜镜,宋代                    前:弹丸 宋 古地下道出土。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左:五彩人物头像,国保文物,宋代,古地下道出土,头像为男性,面部丰满,国字脸形,卧蚕眉、凤眼,通关鼻梁,双唇紧闭,头戴皂色官帽。造型优美,画工细腻,施釉均匀。
右:暖砚 元 古地下道出土。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铜炉 明 老城墙出土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玉磬 明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陶殿 明 赵桥出土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陶阁 明 赵桥出土                           带盖青花瓷罐 明 

[转载]夏日皖西北:亳州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