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你知道的《大学》,都是错的! | 还原《大学》

 朴面素心 2016-08-07
  前文链接一
  前文链接二
  《大学》原文:“在明明德”
  解读之一:“明德”指的是什么?
  “明明德”以往的解释是,第一个“明”字是动词,是弘扬的意思,第二个“明”字是后面“德”字的形容词,是光明正大的意思。而“德”字就是德性、品德、道德的意思。连起来就是: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这个解释,是彻底错误的,与《大学》的本意一点关系都没有!
  “明明德”究竟是什么意思,我们还是从对“心智系统”的分析入手。
  我们前面介绍了,人有两套心智系统。不管是哪套心智系统,都有“认知”与“行为”两部分组成。
  第一套心智系统的“认知”与“行为”,对应的就是“知、行”。
  第二套心智系统的“认知”与“行为”,对应的就是“明、德”。
  也就是说,“明”是第二套心智系统的认知,“德”是第二套心智系统的行为。
  那么,大家也许会问:”知行“与”明德“有什么区别呢?
  第一套心智系统,属于”刺激——反应“的模式,所以,”知“与”行“是分离的,需要先”知“后”行“,有时甚至会”知“而不”行“。
  第二套心智系统,类似一种”自动运行“的模式,”明“的同时就”德“,”德“的同时既”明“。
  ”明德“是人进入第二套心智系统以后的”认知与行为“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孔子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如好好色如恶恶臭“,王阳明说的:”随感而应、无物不照“。
  王阳明为了解释“明德”这种状态,发明了“知行合一”的概念。我们把“知行合一”解释为:知道了,一定要去做。这不是王阳明的本意,他的“知行合一”就是“明德”的内涵,知既行,行既知。
  解读之二:第一个“明”字是什么意思?“明明德”又是什么意思?
  第一个“明”字,其实就是明了、明亮的意思。
  就好比,有两间房间,一间亮着灯,一间黑着灯,现在要关掉“亮房间”的灯,进入到“黑房间”,就得找到“黑房间”里灯的开关,把“黑房间”点亮。这就是“明明德”。
  用形象的话来说,“明明德”就是指心智系统的转换,从第一套心智系统,转换到第二套心智系统。
  ……
  敬请留意,后续文章:
  还原《大学》之:什么亲民?
  ……
  如有兴趣,关注本号:海派文化解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