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寻千年古镇鸣鹤在现代文明中的“生存之道”!(深度原创好文)

 Yfo12321 2016-08-07

探寻千年古镇鸣鹤在现代文明中的“生存之道”!(深度原创好文)

原创 2016-08-06 金牛学长 观海卫微生活

探寻千年古镇在现代文明中的“生存之道

——鸣鹤古镇开发案例分析调研团队走进遗落的美丽


参观鸣鹤古镇


青山卧白羊,

湖是鹤家乡。

梵呗金仙寺,

钟鸣鼎食庄。

神州观海卫,

甬贾师祖邦。

久历沧桑变,

溯源为晋唐。

(此诗来源资料,作者不详)


这首诗就是赞美着依山傍水的鸣鹤古镇。依白洋湖靠五磊山,真正的山水入画,没有逊色于任何闻名遐迩的古镇,反而还带着几分未被开采的遗世气息。但是与那些闻名遐迩的古镇相比,鸣鹤古镇无论是知名度还是客流量都少得可怜。除了慈溪本地人,几乎没有人知道她的存在,如同一颗被遗落的明珠,独自绽放着美丽。



参观彭公祠

 

为了更深入地探寻古镇的美丽,并分析探究它近两年来的开发方式与进程,从而找出“鸣鹤未鸣”的原因,管理学院“鸣鹤古镇开发案例分析调研团队”来到美丽的三北大地——慈溪,走进美丽的江南,走进古老的鸣鹤,走进那一派千年的清虚静美。


发放问卷


鸣鹤古镇是慈溪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也是鸣鹤——上林湖省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她被白洋湖和上林湖温柔拥抱,并与栲栳山紧紧依偎,形成了其他江南古镇所没有的湖光山色:湖静一碧千顷,河流氤氲含情,山峦青翠欲滴一派迷离的湖光,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倒映着水中的塔影,还倒影着伟岸而又朦胧的山峦轮廓。还未进入古镇,就能感到诗意绵绵,一村的山水之意。便印证了那句赞美之词“鹤皋风光赛姑苏”。




修葺一半的房子


“鸣鹤古镇”四个烫金大字刻在雄伟的木质牌坊上,进去便能与江南之美邂逅。黄墙青瓦的金仙寺,掩在这湖光山色之中,静静地透着伽蓝古刹的古朴无争。这座千年历史的浙东第一古刹,为这村落更添了几分恬静与无争。梵音入耳,钟声悠扬,古朴而又静谧。经过探访,不难发现,除了小桥流水人家,鸣鹤古镇还有很有魅力的一点,在于其生活气息的完整保留。景区向外延伸后依然是村落,古老破旧的石瓦房与古镇完美衔接。我们不知道何时已经走出了古镇,何时又会再走回来。午后的古镇很安静,阳光下满是慵懒的味道。在吱吱呀呀的风扇下,邻居们在一起聊天喝茶。空地上,老爷爷轻轻拨弄着正被暴晒的谷子。木雕的屋檐下挂着鸟笼,你可以想象到早晨起来喂食的老爷爷是多么慈祥。半开的店铺中,店家在躺椅上安静地小憩。生活的气息浓郁,仿佛是对千百年来的生活的还原与传承,毫不做作。这就是我想象中古镇的模样。



湖光山色


不过,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除了感受古镇的美丽,也留心观察着古镇在开发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虽然拥有独特的湖山风光和恬静淡然的古镇气息,但是鸣鹤却始终像是深居闺房的姑娘,鲜为人知。即使是慈溪人,虽然有听过鸣鹤古镇的美名,但真的愿意前来探访的人却着实不多。而外市的人,便基本上没有听说过在浙东还有这样一抹耐人寻味的风光。这样的现象令人遗憾。慈溪政府近年来已经开始认识到开发古镇所能带来的效益,但是由于开发经验与力度不足等原因,导致古镇“门可罗雀”,无人问津。



历时的气息:戏台


首先是对于先天的不足的忽视,鸣鹤古镇位于慈溪观海卫镇鸣鹤——上林湖景区深处,交通不便,没有直达车,除了自驾而去的方法以外,只有公共汽车,而汽车站与古镇相距甚远,大概需步行四十分钟。



门口罗雀的商业街


其次,后天开发问题。比如商业化气息太薄弱,而结合又太生硬,与古镇的古老与生活气息格格不入。水乡特色不够明显,其中最完善的景点是彭公祠和中药堂,但其与鸣鹤甚至整个慈溪都没有关联。开发没有完善,有许多拆到一半一地狼藉的屋子没有人管理。最主要的是作为慈溪的一大景点,鸣鹤古镇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都少有宣传。宣传力度的薄弱直接导致了其知名度不高。种种原因都导致古镇游人稀少,对于古镇内的商家来说,“入不敷出”会成为很大的问题,所以与刚开发时商业街的兴旺相比,如今的古镇内更多的是常年关门的店铺,只有那些慈溪特有的传统小吃店还坚守在这里。



特色:生活的气息


为了了更好得对鸣鹤的开发和保护进行分析和探究,在结束了五天鸣鹤之行后,我们团队奔赴知名古镇——乌镇进行探访,目的是在乌镇和鸣鹤的开发模式的比较中,进行反思,并找到适合鸣鹤借鉴的方式方法,从而更好地进行创新,为鸣鹤古镇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对于鸣鹤来说,地方偏与面积小是其先天不足的地方,但是自然风光的美丽等也是它的先天优势。那么如何扬长避短,如何保证其后天发育,则是我们想要去深思的地方。



小桥流水人家


由于切身感受过鸣鹤的美丽,对于她的“与世无争”,除了欣赏的眼光,我们更多的是遗憾与不甘。鸣鹤古镇在现代文明中究竟应该如何选择?是选择默默无声地被人遗忘,还是选择绽放魅力被人邂逅?我们希望是后者。美丽不该被遗忘,千百年的故事应该继续被诉说。没有为什么,只因为这是独一无二的财富。而如何吸引大家的目光;如何将商业化与生活化的气息更好得结合,如何从乌镇、西塘这些成功案例中进行借鉴,而又如何对开发模式进行创新;如何在现代文明中更多更好地绽放古镇的魅力等等,这些,不只是政府需要思考的,更是每一个对古镇充满向往与热爱的人所要思考的。其实这不只是鸣鹤的问题,更是百千个散落在各地的文明所面临的问题。在这次的调研中,我们深深得明白,一种文明,一种古迹,她需要安逸无争的心态,需要保持千百年来的本质,这决定了她本质的魅力;但是,她也需要创新的思维,需要宣传的野心,这决定了她能否在现代文明中更好得生存,得到更好的保护。其实话说回来,古镇的美丽本就是世界的财富,那么,其实政府也好,我们也罢,都就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让她在现代文明中,绽放璀璨的光芒,而不是黯淡消散。



寻找关门的店铺


愿我们在最美的江南相遇。



最大特色:湖光山色


实践步骤简述:

1、探访鸣鹤古镇的美丽,分析其可进行深入开发的可行性。

2、寻找鸣鹤古镇开发时存在的问题或可进一步创新发展的地方。

3、思考是否能从乌镇的开发模式中有所借鉴。

4、最后在报告中提出解决方案和创新方式。(该步骤还在进行中。)


一、实践调研背景


“江南水乡展旖旎,屋衍风铃声悦耳。小桥蕴含古城貌,青石幽雅怡心矣。”在小桥映流水,瑞雪掩白沙的江南,乌镇是一个如诗如画的名字,朦胧美丽,婉约轻盈。这个名字,令世界上不少人倾心,已经成为了璇旎玲珑的江南风光的代名词。

而其实除了乌镇这些知名的古镇,江南地区还存在不少风景秀丽,文化气息浓厚的小规模古镇。它们有些从不知名到逐渐被人们遗忘,有些受到了政府和人民的关注,开始进入开发建设阶段。“青山卧白羊,湖是鹤家乡。梵呗金仙寺,钟鸣鼎食庄。神州观海卫,甬贾师祖邦。久历沧桑变,溯源为晋唐。”此诗所描绘的便是慈溪市鸣鹤古镇,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淳朴民风的正在被开发的拥有千年历史的古镇。

同样是对文化底蕴和特色建筑群等进行开发和宣传,不难看出近年来,政府对乌镇的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其知名度不断提高,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乌镇在进行现代化的开发的同时,也保留了它作为古镇的灵魂和本质,及其深渊厚重的文化底蕴,其婉约优美的人文情怀,其古老诗意的建筑风光等。所以,乌镇是一个很成功的古镇开发与宣传的案例,它的开发中有许多关于现代文明和古代气息的碰撞与选择的方面,值得其他古镇进行借鉴。而鸣鹤古镇作为刚开始被开发的古镇,据我所知除了慈溪周边人,很少有外地游客慕名前去游玩,可谓“门可罗雀”。且由于知名度不高,政府对其投入的保护力度不大。这些古镇开发与保护方面所面临的“尴尬”,不免让人思考,乌镇的成功,难道只是一种巧合,只是一个个例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除了乌镇,其实江南还有许多知名的古镇,的比如西塘、朱家角等等,而这些古镇的成功经验,是否有值得其他古镇学习借鉴之处,而鸣鹤这一类古镇,又应该如何在借鉴成功开发经验的基础下,结合自身的特色与文化,做到既保留又发展地进行开发?我们又该如何去对古镇文化进行传承和保护?这些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就让我们在实地考察与对比参考中得出答案吧。



二、实践调研主题


众所周知,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的乌镇是非常有名的古镇,开发的非常好,在国际上都享有高知名度。然而其实在全国各地这样的古镇其实数目非常之多,但是只有以乌镇为代表的极少数古镇得到了旅游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大部分古镇还处于籍籍无名的状态。本次暑期实践,我们选择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的鸣鹤古镇,重点调研鸣鹤古镇的发展现况以及开发情况,探讨其资源开发不顺的原因,以及讨论其是否能借鉴乌镇的开发模式,进而探索古镇在当代社会中的存在和开发价值。

实践团队口号

传承保护千年古镇文化底蕴,探求寻找没落古镇生存选择


 

三、实践调研目的和意义

1.目的


鸣鹤古镇是始建于唐开元年间的千年古镇,依湖而建,豪宅古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慈溪市目前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这样一个韵味无穷的古镇,却很少为人知晓,和乌镇周庄的古镇的广为人知相比,鸣鹤古镇显得默默无闻。当地政府有心发展古镇,但做法令人诧异,成效也不佳。

每个古镇都有其存在的价值,然而现在很多古镇默默无名,被人遗忘,最终在现代社会的发展里成为历史的灰烬。在这高速运转的社会里,唯一能放松我们的是山水,唯一能寄托情怀的是古镇,我们希望让更多的人看到身边的古镇,让古镇得到正确的保护与开发。所以,我们这次实践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以鸣鹤古镇为例探求在现代文明中应该如何保护与发展鲜为人知的古镇,不致让其在历史长河中没落。


2.意义

(1)对于文化传承:

古镇是一个时期的社会物质形态的缩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次调研中,通过对鸣鹤古镇的文史资料、环境资料等进行较为完整的收集与整理,以及在过程中进行的保护古镇的宣讲,会使当地居民和政府明确保护古镇的重要意义,使得古镇的文化底蕴等得到更好地保护。

(2)对于社会经济发展:

通过此次调研,让鸣鹤古镇得到广泛的关注,努力找寻适合鸣鹤古镇发展的道路,充分发挥古镇的文化资源优势,打造鸣鹤古镇旅游品牌,使旅游产业成为拉动该镇经济的一大动力,同时可以给其他古镇提供新的发展模式,带动大小古镇共同发展。

(3)对于本专业学生:

对于文化产业管理的队员来说,能更加深入了解了古镇文化和其中涉及的文化产品产业链,加深其对文化底蕴的认知与热爱,有利于提高专业素养和对专业的热爱;对于广告学的队员,能在对两个古镇的探访对比中加深其对文化内涵的热爱与了解,从而激发其在这些方面的创意创新,并融合入自身的专业之中,提高其专业素养。综上所述,此次实践调研让所学的东西从理论认知水平上升到实践水平的高度,并让大学生提前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同时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开拓自身的眼界。


 

四、预期结果

1、经过实地调研和考察,发现鸣鹤古镇具有特色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找到其值得开发的地方。

(如鸣鹤古镇有古镇所特有的灵气、商业开发程度还不高的情况下对原汁原味的保留较多、周边景点多,人杰地灵旅游开发潜力等等)


2、发现找到并深入分析鸣鹤古镇与乌镇相比的自然劣势和其他开发劣势,从而分析鸣鹤在有上述魅力的情况下为何不被关注。

(如地处较偏僻的县城慈溪观海卫,交通不便,阻碍了游客对鸣鹤古镇的关注,最终导致开发力不从心;如规模较小等等)


3、发现并深入分析鸣鹤古镇所特有的开发价值与开发优势:

(如三北文化的独特;人文底蕴深厚且有特色等)


4、在对鸣鹤古镇的探访和考察过程中,找到和分析其正在开发的地方,深入分析如此开发的原因,并重点找出这样的开发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如部分开发商还没有意识到互联网+的重要性;旅游业开发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文化产业的开发遭到忽视;开发定位的不准确;在开发过程中没有处理好现代设施和古代气息的相互融合等)


5、通过分析乌镇的成功案例,与鸣鹤的案例相对比比较,从而提出鸣鹤在开发中可借鉴并结合自身特色进一步发展的经验与方法,并且从各方面深入分析出这些经验与方法在鸣鹤的可行性与达成效果。

(如可以结合鸣鹤古镇当地的民俗挖掘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可以联合政府建设直达景区的班车;可以利用互联网加强宣传,宣传鸣鹤古镇文化,让人们了解鸣鹤古镇;可以结合互联网O2O进一步吸引游客来参观鸣鹤古镇等)

 

本文作者:浙江传媒学院暑期实践团队

鸣鹤古镇开发案例分析调研团队



一个有态度的公众平台!

报料有奖励       小观微信:guojikeji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发布您的爆料,更多奖励等着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