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乌镇的游客络绎不绝,当西塘逐渐被冠以艳遇的名号,江南的古镇似乎正在渐渐失去吸引力。但庆幸,在慈溪,在我们身边,仍有那么一片宁静之地,没有灯红酒绿,没有如织的游人,有的只是充满生活感的市井与家常气息,和如水墨画般的江南水乡风情。 鸣鹤古镇 位于慈溪市观海卫镇的南部,始建于唐开元年间,是个历经1200多年的古镇。古镇很美,依山成街,因河成镇,渔耕人家枕河而居,“鹤皋风景赛姑苏”,形容的就是这里。 鸣鹤其名字的由来是与唐初时当地虞氏望族有关。“唐元和年间,乡人虞九皋,字鸣鹤,第进士,殁于京,乡人哀之,称其故里为鸣鹤。” 这里,残存着历史文明的碎片,保留着古老、闲适的生活方式。 与国内其他古镇依河而建的传统格局不同,鸣鹤古镇依白洋湖而建,并紧临五磊山,是名副其实的山水古镇,镇内古明清豪华的古建筑颇多。山、水、民居相映成趣,错落有致,古镇处处散发着传统民居文化浓郁的历史气息。 古镇很好地诠释了“小桥流水人家”,一里路长的古镇老街,就有七座桥。除了东大桥、三槐桥已被岁月吞噬,现存完好的有陡塘桥、运河桥、沙滩桥三座拱形和世德桥、典当桥两座梁式古桥。 这些古桥每座都桥栏望柱,雕工精细。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沙滩桥,曾让清代诗人叶声闻忍不住发出 “舢板红船独橹摇,春风游女尚垂髫,东西一一逢桥数,记取陡塘第七桥”的感慨。 ![]() 鸣鹤的栲栳山、五磊山郁郁葱葱,杜湖、白洋湖坦坦荡荡 ,灵山秀水孕育了初唐大书法家虞世南。 虞世南的故里在鸣鹤解家村,解家村东临杜湖,西依青龙山,北邻白虎山。村中民风淳朴,古树参天,溪流淙淙。 ![]() ![]() 在鸣鹤的老街上悠闲地消磨着时光,突然耳畔响起寺院的阵阵钟声,脚开始不自觉地挪向发声源。走到街的尽头,才知那鼓声是从白洋湖畔的金仙寺传出的。 原来鸣鹤除了其风光秀丽,还是著名的佛教胜地。金仙寺之外,浙东第一古寺—-五磊寺也座落于此。 ![]() ![]() ![]() 明镜一般的杜湖,山间湖畔荡漾着的寺院钟声和南无之声,古镇小桥上的光阴在一脉溪流中无声地消逝,这典型的江南水乡的寂静和闲适,尤如图画一般。
“堂皇转眼凋零,喧腾是短命的别名。想来想去,没有比江南小镇更足以成为一种淡泊而安定的生活表征的了。”余秋雨在《江南小镇》中的这段话,用在此处再贴切不过。 ![]() ![]() ![]() 美食 年糕饺 年糕饺,外皮由软糯的年糕擀成,里面放上各种馅料,可以是荠菜香干馅、也可以是咸菜笋丁、榨菜、大头菜,甚至是白糖芝麻,像包饺子一样把馅料包起来。 ![]() 老鼠糖球 水糖球,色泽金黄,一头带有一条长长的尾巴,慈溪西部人俗称老鼠糖球。 制作过程犹如把玩一条水蛇,成形后又似一只老鼠。配料主要有麦芽糖、黑豆沙、松花和黄豆粉,以口感香糯、甜而不腻、不沾牙齿为上。 首先在案板上撒上一层松花和黄豆粉混合物,再把麦芽糖抠出来一块,绕在一根立柱上,一手拿一根拉棍,一手护糖,一次次的拉糖,糖经过反复的拉扯,由短变长、由黄色逐渐变成白色,拉完后把糖从立柱上取下,捏成糖饼摊在案板上。 加入拌好的黑豆沙包裹起来,慢慢地把它拉细,边拉细边扯断,一个个形似老鼠、可爱的水糖球就躺在了案板上。 松花混合着黄豆粉的皮子下,藏着麦芽糖的脆甜,再里头是自家煮的红豆沙,清清甜甜,一点儿都不腻口。 ![]() 鸣鹤古镇交通贴示 乘车路线:慈溪乘坐公交206路到鸣鹤下。 ![]() |
|
来自: cxag > 《美食地图遊记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