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首宋词,冠绝古今,开头就让人瞠目结舌 | 【好玩的古诗词夏令营】

 tnj660630 2016-08-07



在李清照的眼里,黄昏格外悠长,满眼的景致已经不堪,何况又听见了这样一种声音:“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于丹

收听凤凰FM声优录制的本文音频~


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一连串的叠字,写出从清早起来就若有所失,无着无落,想要寻觅,抓住些依托,偏偏落得一片惨凄……“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想想她内心的单薄纤弱,堆积了多少世间离乱变迁的心事,偏偏到了这样一个难耐时分,长空断雁,蓦然之间勾起她更深的感伤:“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而今南来的秋雁,正是当年在北方曾见过的吧,它们是否还记得当年赌书泼茶的欢洽,挥毫泼墨的倜傥?物虽是人却非,江山易代,沧海桑田

 覃扬钊 · by DRAW TOGETHER

再看地上:“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韩偓曾经“醉里回头问夕阳”,责问斜阳走得太快,太无情,全然不管相思人老去


而李清照却怨斜阳难耐,她说,我守着这个窗子,看着满地堆积的菊花,无心去采,人共花,任憔悴,如此光景,让我怎么才能挨到天黑?

 覃扬钊 · by DRAW TOGETHER

在烈士们的眼里,黄昏太过匆匆,来不及建功立业;在高士们的眼里,黄昏太过匆匆,来不及纾解怀抱;而在李清照的眼里,黄昏格外悠长,满眼的景致已经不堪,何况又听见了这样一种声音:“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番景象,一个“愁”字能了吗?


人心已怨黄昏长,偏偏雨打梧桐,点点滴滴,格外地渲染了她的忧伤。

 覃扬钊 · by DRAW TOGETHER

有谁的黄昏能如此细腻?跟着李清照走过这样一个宛转曲折的黄昏之后,我们怅然望向天空,才发现都市已经在尾气的迷雾和过早亮起的霓虹灯彩中失去了黄昏。


今天的人纵使有了忧伤,总希望尽快忘怀,虽然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排遣去发泄,但忧伤过后,情感一片空茫。


还有谁敢寂寞地守住黄昏呢?还有谁敢用一份沉甸甸的忧伤,实实在在去印证一份情感的力量?


知识点 

这首《声声慢》是李清照最重要的名篇,它之所以出名,不是因为它的内容有多么了不得,而是因为它在修辞手法上很有压倒前人的地方。词的一开始连用十四个叠字,宋朝人张端义说,这简直就是公孙大娘舞剑的手法,本朝虽然有那么多精通文墨的人,但从来没人这样写过;还有“独自怎生得黑”用“黑”字来做韵脚,奇妙无比,从此“‘黑’字不许第二人押”。


初学者往往有一个误解,认为文学作品注重的是内容,而形式无关轻重。所以很多人不喜欢古典诗词,认为诗词格律太束缚人,不能让人酣畅淋漓地抒发情怀。事实上文学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文学形式的进步,甚至可以说完全就是文学形式的进步。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话虽然有点极端,但相当在理,因为人类千百年来的大事小情无非都是老一套,古人追名逐利,今天的人一样会追名逐利;古人追求理想,今天的人也一样会追求理想;古人在追求过程中遭遇的挫折感,今天的人也一样会遭遇,在这种时候,古人和今人一样要排遣这些负面的情绪。


种种悲欢离合、生老病死,具体的事情虽然有异,社会的结构与风俗习惯虽然有别,但归根结底无非都是同类的事情,同样的感情。


即便你能写出新的内容,比如你描写自己在经受与挚爱之人的生离死别时感到心花怒放,这即便是真的,但这样的作品肯定无法引起共鸣,自然也就无法流传。


当我们说一篇文学作品之所以出色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它的文学手法,而不是内容本身。试想李清照的这些悲情伤感如果让祥林嫂讲出来,故事是同样的故事,情感是同样的情感,但我们会有什么感觉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