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龙湾永强永昌堡以明代抗击倭寇闻名于世。据说当年倭寇包围城堡三月之久,企图想让城内居民粮尽主动打开城门投降。由于城堡设计完善,城内形成自给自足系统,结果倭寇自身粮绝,主动放弃围城狼狈撤退。永昌堡建于明嘉靖年间(1558年),差不多经历了500年的风霜雪雨,今天看到古城墙,古城门,古护城河,心里多了几分历史沧桑感。 在感佩于先人抗击倭寇英雄事迹的同时,也惊叹于城堡主人王氏家族史。明清两朝王氏家族共出进士13名,举人30名,状元1名,榜眼1名,传胪1名(相当于全国第四名),其中一位连中三元(稍微遗憾的只是武科三元)。相较于乐清白石钱氏家族进士,感觉王氏家族进士含金量更高些。白石钱氏出的进士数量虽然多,但基本集中在南宋,元明清罕有进士,而南宋时期三分之二的国土已经沦丧,开科取士竞争激烈程度自然没法同明清时期比较。 今人经常把古代进士与现代博士相比,其实是个误会。在我看来,古代家族出一个进士的难度远大于现代出一个博士。在太平年间,一个家族连续奋斗130年方才有可能出一个进士。曾国藩家族奋斗了22代历经600年才考上一个进士,曾国藩能够有机会读书参加科举,在于他爷爷意外发了一笔小财,使曾家从贫中农之家变成小地主,方才有能力让曾国藩脱离苦力劳动、心无旁骛地读书走仕途。李鸿章家族也有类似的经历。遥想当年永昌堡这个地方,就算在温州也是个天涯海角荒芜之地,王氏家族有能力让子弟读书,培养出如此多杰出人才,可见其经营有方。就此看了,能造出一个如此充满智慧的城堡,也不足为奇。 在浏览王氏家族名人墙的时候,意外发现“王国松”这个名字。王国松是我父亲经常念叨的大学老师,小时候经常拿王教授的事迹教育我,激励我,是我崇拜的科学家。不想,王教授也是永昌堡人……! 杨均伟 温州宏源 2015/1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