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新说》经脉——援物比类

 指禅李的收藏 2016-08-08


古代中医主要是以“援物比类”的方式,在看待事物的本质。所谓“援物比类”,就是把人体和天地自然相结合来进行研究,比照二者之间有什么共通之处。在《黄帝内经》中,古人把经脉与经水相比,通过观察分析和研究自然界中与河流相关联的事物现象,来找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共性,再通过这些已知的共性来推演出其他未知事物的性质。


要理解经脉,先得了解中医的“援物比类”。


在古老的《易经系辞》有这样一段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意思是说:远古时伏羲治理天下,仰望天上日月星辰,俯视大地山川形势,观察鸟兽的皮毛文采和山岭泽壑的轮廓走向,近的就取象于己身,远的就取象于百足,于是画出了八卦。并用它来再次领悟自然规律,以及人类社会现象,以这种援物比类的方式,去总结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的情状,以此沟通自然世界。


在《黄帝内经》里,“比类”一词,比较集中在《素问·示从容论》、《素问·疏五过论》、《素问·徵四失论》等数篇文章里面:


《素问·示从容论》:

受术诵书者,若览观杂学,及于比类,通合道理,为余言子所长。

臣请诵经脉上下篇,甚众多矣,别异比类,犹未能以十全,又安足以明之。

脉浮而弦,切之石坚,不知其解,复问所以三藏者,以知其比类也。

夫圣人之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类,化之冥冥,循上及下,何必守经。

不引比类,是知不明也。


《素问·疏五过论》:

臣年幼小,蒙愚以惑,不闻五过与四德,比类形名,虚引其经,心无所对。

善为脉者,必以比类奇恒,从容知之。


《素问·徵四失论》:

不适贫富贵贱之居,坐之薄厚,形之寒温,不适饮食之宜,不别人之勇怯,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此治之三失也。


援物比类的思维方式,需要我们真正的融入自然才能够做到,也就是把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作为一个明“道”的人,应该是如《素问·气交变大论》所说:“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这样的人,可谓是学识渊博,见多识广,而且善于举一反三,如《素问·举痛论》所说:“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验于己。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明也


在《灵枢·邪客》里,这样形容人与自然的关系:“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声音。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其中讲到“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肉”,古人是将自然界的石头比喻作人体的骨头,树木比作人体的筋,土地比喻成人体肌肉。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地球空间就是一个大自然,而人体内部就是一个小自然,这就是天和地的印象表现形式,也就是常说的大宇宙和小宇宙的关系。


所以在内经医学的眼里,人体就类似于一个地球,与自然相应,与天地相合。人生活在大自然里,人体规律也应该与自然规律相应相合,这就是内经所言“法天则地”、“援物比类”、“和于四时”。我们把人体横截面来看,就可得知,人体构造与地球的构造非常类似,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水占人体比重的70%,而水面积也占地球的71%。人的皮肤就类似地壳,人的脊椎中心就类似地球的内核。地球上有高山河流、森林土壤、春夏秋冬的不同,刮风下雨、地震洪灾等现象的发生,人体也是顺应自然界的,有骨骼气血、肤发肌肉、喜怒哀乐的表现,也有生气哭泣、外伤劳损等表现。


《素问·离合真邪论》曰:“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行于脉中,循循然”。由此看出,古人是把人体和天地自然看成一个整体,以“少阳、太阳、阳明、少阴、太阴、厥阴”这些路线为“经”,对人体和天地自然进行对比研究。


所以光把人看做地球还不行,还必须融入自然环境来看。因为自然宇宙是这个整体,太阳月亮,天空大地,森林大海,高山平原,这个整体是不能分开的。没有高山,也就显不出什么是平原,没有天,也就显不出地,没有太阳的对称,月亮也就不成为月亮,离开了谁都不能成为一个整体。人也是一个整体,没有任何器官和部位是完全独立来起作用的,都是相互相存,而且这个整体还包括了天地自然在内,因为人类从未也不可能脱离天地自然而单独存活。所以治疗也应该从整体宏观到局部微观,再由局部到整体这样一个反复循环的一个思考过程来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