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养生观

 昵称207370 2010-03-17

人与自然

中医讲究:“人与天地相应也。”这也就是中医的“天人一体观”。《素问·保命全形论》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这句话说明,人体是不能脱离外界环境的。外界环境的运动和变化可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生理、病理反应。另外,外界的日时气候、昼夜晨昏的变化,以及地土方宜,都可以深刻地影响人的生命活动与疾病。因此,人体必须与外界的变化规律保持一致,正如《内经》中说的:“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苍天之气,清净则意志治,顺之则阴阳固。”意思就是说,天地之间,四方上下之内,人的九窍、五官和十二个大关节的功能都是与自然之气相通的,阴阳二气化生五行,体现为三阴三阳之气。多次违反自然规律的人,就会受到邪气的伤害,这个规律就是寿命的根本。自然界阴阳变化正常,人体的精神活动也会正常。顺应自然就会阳气固密,虽然有贼风邪气,也不能害。

人与社会

中医也特别看重社会因素在疾病中的影响。《灵枢·本神》中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吕氏春秋》中也记载道:“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寿长焉。”

     顺四时养生可以说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法则。春天阳气发生,自然万物欣欣向荣,我们要早睡早起,起床后再庭院中散步,披散头发,舒展形体,还要保持心情舒畅,多奖励少惩罚,以顺应春天的生发之气。

 夏天阳气隆盛,自然万物开花结果,我们要晚睡早起,不要厌倦夏日白天长,要保持开朗乐观的情绪,这样才能精力充沛而神采奕奕。秋天阳气渐收,自然万物已成熟而待收成,我们要早睡早起,与鸡一样的作息时间,要收敛神气,保持情志的安宁,使肺气清肃;冬天阳气闭藏,万物潜伏,我们要早睡晚起,等到太阳出来了再起床,还要神志内藏,有隐私不外泄,有所得而窃喜,保养阳气,不要使皮肤开泄而大汗,使肾气能够闭藏。

纵观整体

人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物质的巨系统,这个系统又是开放的,与周围环境、宇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因此可以说,人与环境、人与宇宙形成了一个超级巨系统。

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和宇宙世界相互联系的整体。因此,又把人体称作“小宇宙”。中医把人体(包括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肤毫发、眼耳口鼻、牙齿指甲等)视为一个有机的、与自然界密不可分的整体。经络系统则是这个整体中主宰着全身气血运行、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反馈中心。

经络学说

中医学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的通路,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起到沟通内外、贯穿上下、联系左右、网络周身的作用,将外在筋、脉、肌、皮、五官、九窍与内在的五脏六腑等连成统一的有机整体。凡人体内行于深层纵行较大的主干脉为经脉,行于浅层横行较小的分支脉为络脉。中医认为:“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也就是说,生命是否存在,取决于经络。疾病之所以发生,是由于经络出了问题。人体病因的来源是“气”,也就是中医讲的“百病从气生”。这种气分为外气和内气,外气是风寒暑湿燥火,内气是喜怒哀乐悲恐惊,我把它们简化为“外寒内火”。如果这两方面都照顾到,经络和气血畅通,人的身体就会百病不生。

《黄帝内经》中写到,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就是十二经脉;奇经有八条,称“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其中任脉走行于人体前正中线,统管全身各阴脉;督脉走行于人体后正中线,统管全身各阳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