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医学生抓起!如何才能保护自己减少医疗纠纷?.

 xyf4345 2016-08-08



作为一个救死扶伤的光荣职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医生从白衣天使的形象渐渐变成需要整天提心吊胆如履薄冰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为患者的刀下亡魂。


尽管医疗体制和环境对当下医疗纠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在难以改变当前医疗环境的情况下,只有学会保护自己,才能在当前的医疗行业更好地生存。


(一)注重自己的态度和沟通


尽管有些时候医生一个早上要看很多的门诊病人,一天要收治很多的住院病人,很多时候因为职业疲倦等原因无法做到对每个患者都能做到微笑相待,轻声细语,但是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好。


老一辈医学大师们受人敬仰的原因,除了他们丰富的医学经验和精湛的医学能力,还因为他们不管是在门诊接诊病人还是细微到体格检查,都能够注重爱伤意识。


曾经听一位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监考考官这样评价新一代的医学生:“他们可能接受的医学知识比较先进,但是很多考生在执业医师技能考试中,尤其是体格检查环节不能很好地做到与病人沟通,纯粹是在背诵教科书中关于体格检查的步骤,也没有很强烈的爱伤病人的意识。”


很多时候医生吃亏就在于不能很好地与病人沟通,给病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以至于导致后续的医疗纠纷。


在呼吸科实习期间,记得有一次收治了一位不明原因发热和咯血的病人,在住院初病人的生命体征平稳,一般情况可,在住院期间尚未查清病因,由于病情变化,在某天晚上因大咯血并被送进RICU于当晚抢救无效死亡。


然而因为主治医生在病人一开始住院的时候就密切与家属交代病情,在病情变化之时一边抢救也一边详尽的交代各种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和应对措施,并且全程都很有耐心地解答家属的疑问,最后家属对于病情变化和病人去世表示接受。


虽然你可能会说只要医生在诊疗过程没有医疗过失,就不会发生医疗纠纷,就算发生医疗纠纷医生也不用负责任。然而,就算是不用赔偿,产生医疗纠纷无疑对医生的从医生涯产生巨大的心理负担。


在外科诊疗过程中,医生在手术前常规同家属的谈话有些时候也会长达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久,由此可见有些时候详尽的沟通是不可避免的。

 

(二)善于识别“滋事”家属


听老资历的教授听过这样一句话:“对于那些高学历的病人而且一来住院就跟你说他在其他医院做过哪些检查和治疗目前情况如何,以及他想在你这个医院得到哪些治疗和预期的结局,甚至说起来比某些医疗行业的人还专业,你在接诊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因为对于这种家属或者病人,你的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他挑刺的毛病。你要相信他在外院治不好的病,不可能一来你这里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虽然觉得不是完全正确,但也不无道理。由于家属本身对医学比较了解,在你的诊疗过程中,你稍微的一点失误都可能被无限放大,最终把你送上法庭。


有些时候善于察言观色可以帮你筛选出“高危”家属。譬如你可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年过半百的老人住院,没钱又不孝顺的儿子支付不起高额的治疗费用,又想着敲诈医院一把,于是暗自在老人的输液瓶里加了一些杂质,恰好被护士发现医院才最终避免吃哑巴亏。

 

(三)谨慎对待“人情”病人


作为医院的医生,你可能会收治一些你的亲朋好友介绍的或者老家来的病人,对于这一类病人,如果病情实在棘手或者本身能力不足,不要碍于情面,应该果断建议转诊其他能够使病人得到更好诊疗的医院。


更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地想,这类病人既然是熟人介绍的,应该比较好说话。遇到病情变化等非医生过失而对病人造成伤害时,这类病人由于一开始认为是熟人介绍的,所以对于整个诊疗过程的期望值更高,对于这种结局他们往往比较难接受,更容易产生医疗纠纷。


此外,有些时候遇到突发紧急情况,亲朋好友常常会电话咨询你应该怎么做,甚至当他们面临两难抉择时也会打电话咨询你这个医生朋友或者亲戚的意见。


这个时候不要轻易给出你的建议,因为你很难了解到病人的具体病情变化情况,病发之时也不在现场,如果最终因为给出的意见干扰到家属自身的选择,也会影响到彼此之间的关系。

 

(四)不要过分信赖外院的检查结果


很多医院特别是大医院在接诊病人之前,病人往往在外院接受过相关的检查和治疗,在接诊病人后不要过分相信外院即使是有名的大医院的检查报告。


记得在消化科的时候接诊过这样一个病人,因为反酸嗳气在上海一家全国排名前十的大医院做检查,胃镜提示GERD,进行相关的治疗后病情无好转,后面因某些原因转到本院治疗,因老人身体状况不是很好本来不打算重新做胃镜,后面考虑病情无好转重新做了胃镜并取活检,最后确诊食管癌。


由于病变在食管上段,因此内镜医生一不留神就可能造成漏诊或者误诊。后来主治医生拿到报告吓出一身冷汗,说如果当时没有做胃镜,后面如果病人因为食管癌去世,家属完全有理由将医生和医院告上法庭。

因此一味地相信外院即使是大医院的检查结果,有时候也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当然,适当地学一些格斗防身术才是王道,毕竟你不能保证你会不会遇到精神病人,也难保有一天会不会有你过去没治好的病人尾随你对你行凶。

愿我们的医疗环境能够越来越好,还医疗工作者一个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也衷心祝愿每个医生和护士都能够健健康康,履行自己救死扶伤的责职。


等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