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小说《 拯救黑暗 》300篇鉴赏

 杏坛归客 2016-08-08

                 拯救黑暗

                                 

            张鲜明

    这地方像是山顶,又像是高空。我的脚下,远远的,有一片深渊,像大海一样汹涌着、鼓荡着,隐隐传来轰隆轰隆的水声。

    就在我朝下观看的时候,一只肉乎乎的虫子从那水面上——也许是从虚空里——浮上来。有一个意念告诉我:这虫子叫“黑暗”。我知道,是那鼓荡着的水面把它送上来的,深渊是它的窝儿。

    我背着一个布袋。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那虫子钻到我的布袋里了。此刻,虫子从布袋里探出头来,一边大幅度地摇着头一边对我说:“我听见了你的心跳,说明你是萤火虫。”我知道,它这是提醒我,用我的心去拯救黑暗。

    心,怎么拯救黑暗呢?

    我朝着深渊走去,边走边用力地把胸口向外扒开。我这样做,是为了让我的心亮起来。

    果然,我看到我的心是一只灯泡,在胸腔里一明一灭。

    我在深渊边上站着,这就是拯救黑暗——我的心亮着,就是为那片大海标出了边界;标出边界,就证明那大海是存在的;既然大海是存在的,就可以证明黑暗是从那里浮出来的;既然黑暗是从那里浮出来的,就可以证明黑暗真的是一只虫子。

    我为自己的举动和推理感到自豪,就志得意满地扭头看了一眼脊梁上的布袋。此时,那个布袋已经空了。

那只叫“黑暗”的虫子,到哪儿去了?

    哦,也许是钻到我头发里了——我的头发是黑的,这是“黑暗”的巢。从此以后,我就是一个顶着“黑暗”在世界上走动的人啊。

 

【杨晓敏鉴赏】    

    一种情绪,一种意识流,是一种平日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没有完全凌驾于现实与生活之上,在凌乱飘忽的文字外衣下,是沉重的现实对人的挤压,是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与挣扎。

    《拯救黑暗》是一篇较明显的充满象征意义的作品,他将人生中黑暗比喻成一只从深渊与大海里浮上来的虫子,把人的心比喻生成一盏明亮的灯泡。只要心是明亮的,所有的黑暗终将被这盏心灯照亮。小小说用一只虫子与心的对话,来完成对这份人生哲理的揭示,读来生动活泼,趣味盎然。它有人物,有故事,仿佛一个人的体内,蕴含着一种回环缠绕的情绪或气韵在蜿蜒流淌。它的内在逻辑十分严谨,在一层层似是而非、飘忽迷离,貌似荒诞不经的意象中,经营着自己精准的关联和明确指向。

    传统的小小说结构,诸如编排故事、人物塑造乃至一些技巧元素,在张鲜明的小小说里完全对应不上。这里更多的是一些纷扬闪烁的碎片,是一种感觉,一种似清晰又模糊的意识流动。可这种感觉与流动又分明是新奇的,绝妙的,怪异的,荒诞的,也是让人无解而困惑的景物。这种无解与困惑,反倒刺激起人的阅读欲望,吸引人一路读下去,要探个究竟。作品有“蛛丝马迹”可寻,是可以令人猜想的“雪泥鸿爪”,有着深远的寄托,甚至还有一些我们所未能体味到的寓意,充满着神奇的张力与谜一般的诱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