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扫码支付:守得云开见月明

 世伦 2016-08-08

作者:迟磊 互联网普惠金融研究院

摘 要:在日常生活中快速普及之后,央行近日明确了对二维码支付的监管规则,支付清算协会也完成了相关业务规范的起草工作,开始向各支付机构征求意见。无论这只是偶然事件,还是政府开始转变对互联网创新的态度,互联网都将深刻影响普通民众的生活。

时隔两年多,二维码支付终于得到官方的认可。近日央行支付结算司明确了二维码支付监管原则,并确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中国银联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至此, 2014年被叫停的二维码支付,得到承认,走完一个完整的轮回。

一、从叫停到放行

2014年3月,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暂停支付宝的二维码支付业务,给当时正在纷纷尝试推出二维码支付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泼了一盆冷水。

虽然被叫停,二维码支付仍不可阻止地走进百姓生活中,在两年多时间里以“坐火箭”的速度迅速普及,遍布大街小巷。“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找个不能使用二维码支付的店家更难。

二维码支付不仅在第三方支付业务中广泛应用,传统商业银行也不忍错过。2016年7月15日,中国工商银行在北京正式发布覆盖线上线下和O2O支付全场景的二维码支付产品,成为国内首家出台二维码支付产品的商业银行。

因此,央行态度明确及其后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向各支付机构下发的《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其实是水到渠成、众望所归。

二、扫码支付:低成本又便捷

为什么现在二维码支付如此普遍?在笔者看来。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支付成本极低,二是十分便捷。

目前传统银行机构,不管是网点、自助银行还是POS机,必须要有固定的物理网点或者设备才可以存取款、支付。而二维码支付,只需要一张印有二维码的纸足矣。不管是卖水果的、跑摩的的、摆小摊的、卖煎饼的,还是商场、餐厅、宾馆,只需准备一张印有二维码的纸,就可以完成支付。因为成本极低,商家使用二维码支付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说到二维码支付十分便捷,笔者想起了一个故事。鲁班和他妹妹比赛打造一种避雨的物件,鲁班打造的是用于避雨的亭子,妹妹却创造了伞。鲁班的亭子建设成本高,且固定不动,便捷实用约束很大;而妹妹造的伞不仅成本低,而且可以陪着持有者走南闯北遮风挡雨,随时随地都能使用,比赛结果自然是鲁班妹妹更胜一筹。二维码支付就相当于故事中的“伞”。虽然二维码支付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有安全性相对较低等问题,但是它可以满足小额支付、随时支付、避免忘带现金的尴尬,使用便捷。

此次央行放行二维码支付,显然是顺应趋势之举,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提升全社会支付效率。结合近期交通部也赋予网络预约车合法地位,这两个事件似乎显示政府对互联网的认可度明显上升。无论监管层对互联网创新的态度发生明显变化,还是这不过是两个偶然事件,互联网技术、互联网产业都已经深刻地影响了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突破监管当局的各种束缚不过是时间早晚的事。互联网经济时代,已经真正到来。

本文为互联网普惠金融研究院原创文章,已经作者授权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您还可以通过搜索互联网普惠金融研究院微信公众号”China_IIFI“或者”普惠研究院“获取更多精彩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