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篆刻技法解析(三)刀法篇下

 天童老僧 2016-08-08

(二) 冲刀法

冲刀法是沿着笔画向前推进的犁割的运刀法。用力连续,行刀明快,形成的线条挺拔流畅。以小编习惯的平推法(用大、食、中三指自刀干四周撮定刀干,走刀时自右向左平推)为例,左手握石,石头约成对角式执于前。右手执刀,刀杆横于胸前,以刀的一角入石,无名指顶住印石上侧端,用力从右至左推进。在走刀的过程中注意保持刀与石面的夹角30左右度不变。

根据冲刀的距离及冲行过程中是否有停顿,可分为长冲和短冲。

长冲是距离较长的冲刀,且一刀刻完一个笔画的长度。线条光洁流畅。

短冲是指在行刀的过程中有停顿,并将刀尖位置后移,续冲下去的刀法。刻出的线条起伏有笔意。

由于入刀角度不同,线条所表现出的效果也大相径庭。

刀身中正,行刀阻力大,刻出的线条两边由于石屑崩落而形成微微的起伏状。(如图线条1)

刀身偏向一侧,刻出的线条一面光洁一面粗糙。(如图线条2)

篆刻技法解析(三)刀法篇下

篆刻技法解析(三)刀法篇下

根据行刀次数与方向的不同,又有单刀、双刀和复刀之分。

单刀,是指一刀可完一个笔画。其线条形态为一边光洁,一边毛糙。有明显的向背之别。光洁的那面,也就是刀贴近石面的那一面,为背面,毛糙的一面为向面。(比较齐白石作品中的线条与线条2)

篆刻技法解析(三)刀法篇下

双刀,是指刻一个笔画需要用两刀,且线条的两侧都由刀刃刻成。

一种方式是一去一返两刀(如线条4)。以刻白文横画为例,沿墨线一侧端起刀,侧锋,刀刃切割墨线边缘,刀角激石在墨线中,似锯齿形,边缘光洁,刻至墨线另一端。将石章调转 180°,用第一刀同样的方法起刀,再刻去线条的另一半。另一方式是同一方向走刀(如图线条5),但是用两面不同的的刀刃切割线条两侧端的墨线。

篆刻技法解析(三)刀法篇下

篆刻技法解析(三)刀法篇下

复刀,是指在刻较宽的线条时,单刀线条宽度不够,而又希望有单刀线条的效果时,先刻一刀,再由线条光洁的一面外再刻一刀。(如图线条3)

篆刻技法解析(三)刀法篇下

由刀锋的向背及单双刀的组合不同,线条效果的变化形式极为丰富。初学者当多做刻单线条的尝试,总结运刀的力度方向角度以及不同的刀法组合所形成的线条效果。

冲切结合

切刀较为琐碎,一个笔画的完成需要多次运刀。小编较懒,所以刻印时多用冲刀。冲刀为主,切刀为辅,冲切结合的运刀方式。具体而言,线条大部用冲,细小部分用切;线条中断用冲,起收笔处用切;单线条用冲,交接处用切。

除冲、切两种运刀方法之外,还有一些辅助性刀法,如摆刀法、旋刀法等。

摆刀法是在冲刀法的基础上,刀刃在前行时略向两边摆动,形成的线条有类似切刀的效果。

旋刀法即刀角顶住线条顶端一侧,刃口向笔画内转动(可刀旋,可石头旋,也可刀石配合旋转),便有圆笔之势。如刻白文时,双刀刻成的线条两端呈“Σ”形棱角(如图1),一般用刀角切平整(图2线条右端)。用旋刀法能使线条两端产生圆起圆收的浑厚感(图2线条左端)。

篆刻技法解析(三)刀法篇下

刀与笔的关系

明朱简在《印经》一文中说,“刀法者,所以传笔法也”,“吾所谓刀法者,如字之有起、有伏、有转折、有轻重,各完笔意,不得孟浪。非雕镂刻画,以钝为古,以碎为奇之刀也。” 朱简认为篆刻中刀法主要是为了传达笔法的,具体到印文笔画起止、藏露、转折、曲直、提按、节奏等各个方面都要把笔意表现出来。同时,朱简还将“笔意”的表现作为其篆刻审美的标准:“刀法浑融,无迹可寻,神品也;有笔无刀,妙品也;有刀无笔,能品也;刀笔之外而有别趣,逸品也。有刀锋而似锯牙燕尾,外道也。无刀锋而似墨猪铁线,庸工也。”由此,朱简将笔意的价值提升至篆刻艺术本体的审美高度。为了表现笔意,朱简在刀法上创造“短刀碎切”法,刻出的线条细腻而生涩,并富有节奏感,很好地将刀法、笔意融为一体。由此开启了浙派“以刀立派”的切刀法。

清代篆刻大家赵之谦在“巨鹿魏氏”印边款中书刻“古人有笔尤有墨,今人但有刀与石”,既是对当时印人一味追求刀石之味的不满,同时也反映出他要表现笔意墨韵的更高艺术追求。赵氏于篆刻的功绩不止在“印外求印”的道路上为“六百年来摹印家立一门户”,同时他在刀法的上也贡献极大,直接影响了用刀精整的黄牧甫和用刀粗犷齐白石这两大武林宗师。

纵观历代篆刻大家,在处理刀和笔的关系时,虽然刀法上都能自成家数,但其作品中刀的表现都较为含蓄。而当代诸多印人为了追求视觉上的冲击力,大肆炫耀刀法,而毫无笔的内涵,其做法是值得商榷的!当然也有的印人在追求“笔意”时失控,如徐三庚徐大掌门,一些作品过于妖娆多姿,遂导致有“野狐禅”之讥。

附:

明周公瑾《印说》:

“用刀之法:一刀去,又一刀去,谓之复刀。

刀放平,若贴地以覆,谓之覆刀。

一刀去,一刀来,既往复来,谓之反刀。

疾送若飞鸟,谓之飞刀。

不疾不徐,欲抛还住,将放更留,谓之挫刀。

刀锋向两边相摩荡,如负芒刺,谓之刺刀。

既印之后,或中肥边瘦,或上短下长,或左垂右起修饰匀称,谓之补刀。

清许容《说篆》云:“夫用刀有十三法:

正入正刀法(以中锋入石,竖刀略直,其势雄,有奇气);

单入正刀法(以一面侧入,把刀略卧,其势平,臻于大雅);

双入正刀法(两面侧入石也,卧刀,势平,不可轻滑);

冲刀法(以中锋抢上,无旋刀,宜刻细白文);

涩刀法(欲行不行,不可轻滑潦草,宜用摹古);

迟刀法(徘徊审顾,不可率意轻滑);

留刀法(停蓄顿挫,留后地步,与涩、迟二法略异);

复刀法(一刀不到,再复之也;看病在何处,复刀救之);

轻刀法(轻举而不痴重,非浅率之谓);

埋刀法(笔锋藏而不露,刀法著而不浮);

切刀法(直下而不转旋,急就、切玉,皆用此法);

舞刀法(迹外传神,熟极生巧);

平刀法(平起其脚,用刻朱文,白文亦间用)。

以上刀法,全在用刀之时,心手相应,各得其妙。”

作者简介:程先进,字引之,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研究生,师从云志功先生、王世徵先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