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篆刻

 秋雨书轩 2016-12-01

  

    篆刻是篆书雕刻在小小的方寸印章上的-种实用艺术品。它经过唐、宋,元、清时代的篆刻家,继承了秦汉玺印的传统,逐步发展成的一种独立的作为欣賞与书画相结合的我国特有的-种艺术。

一.篆刻工具:

   1.  刻刀:备一把大小适中,平口的石刻刀。

   2.  印床、印規、印筋、印刷.

     印床:用来固定印章,以便镌刻时省力。-般用木制的价廉实用。

     印规:是在钤印时用以框正印章的位置,使之不偏不歪。印規木制者经济。

     印筋:调拌印泥用,因印泥长久不用会使油沉渍出,油、泥分离,故用一段时间后或天冷  易冻,需常搅拌。

     印刷:在刻印时刷去石屑粉末,在钤印前刷干净印面可用旧牙刷代用。

  3.  笔、墨、硯:

     笔:备狼毫(兼毫)小楷笔两支,一旧一新,用于摹印、起稿、反书上印。

    墨:油烟黑一锭,或用中华牌、曹素功牌墨汁。

     硯:用青石硯即可。

  4.  棕刷:俗称‘棕老虎’拓制边款时用。

  5.  拓包:为拓制边款时用。制法:取硬纸板,剪成如硬币一角钱币大小园形一块;外包新棉花,底部略厚些;再裹以塑料纸一层;又用哔叽再包一层;最后用软细缎包-层(或用的确凉布)一起扎成扁园形就行。

  6.  其他:

    砂纸:备粗水印砂纸、细的金相砂纸,用以磨印石。

    玻璃小镜:检查印石上印文的正反及准确度,以便及时修改。

    橡皮垫板:在钤印时用。

二.材料:

   1.  印石:

     印章材料有:铜、石、金、玉、木、牙、骨、砖、有机玻璃制品等,作为篆刻艺术用材以石质材料为主。从质地、产地、价格上略介绍如下:

    a.       青田石:产于浙江青田县,石质细腻、温润、不硬不燥,易于镌刻。用普通青田石是初学篆刻的理想材料。

寿山石:产于福建福州郊区之寿山,石质较青田石微腻,但受刀不如青田石爽快,但细润光洁好。‘田黃’价同黃金。

   b.       昌化石:产于浙江昌化县,色有赭、黑、、白等,其中有鲜红如鸡血者,俗称鸡血石,价最名貴。

   c.       赤峰石:产于内蒙赤峰,石质与寿山、昌化石类似,尚可刻,其中红似鸡血者有商贾冒充鸡血石者要当心!

   d.       其他:浙江宁波的大松石、山东掖县一带的莱石,福建的莆田石,新疆的伊宁石等。

  2.  印泥:

    印泥是传达印章艺术的媒介物,质量优劣直接影到印章艺术的表达效果。质好的钤印出色彩鲜美沉着、立体感强,有精神。反之,显得色泽灰暗,若油迹浸出,使印文模糊难看。其品种有:

   a.       朱砂印泥:鲜红带紫,厚重沉着,最为美观。

   b.       朱嘌印泥:红黃色,清雅。

    制作印泥的城市有很多,其中以上海、樟州、杭州、苏州較好。

   印泥使用时应注意有:

         (1)。钤印前印面要清刷于净,防止石渣粉末进入,破坏印泥纯度。

         (2)。两次使用两种不同品种印泥时,要清洗干净印面,防污染印泥。

         (3)。使用完毕及时盖好,否则落入尘土,又加诀油剂挥发。

                     (4)。要经常翻动,因时间-长,朱料下沉,油剂上浮,损坏艾丝结构,粘连印章,影响钤印效果。

一.印譜、字书:

   1.  印譜:是前代印人作品的积存,是印学研究必读书笈。是我们学习篆刻的不说話的老师。

      a..《吴让之印譜》上海书画社一九八三年出版。

      b.《趙之谦印谱》上海书画社一九七九年出版。

           c.《吴昌硕篆刻选集》普及本,上海朵云轩出版。

  2.  字书:

    a.       查小篆用: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出版。

    b.       查汉篆用:《汉印分韵合编》是学习汉印的重要参考资料。

二.刀法:

   刀法就是如书法的笔法,是篆刻艺术的表现方法之一。由执刀法、运刀法和基本刻法三部分组成。

 (-)执刀法:

      执刀法如同执钢笔,是以拇指、食指、中指执住刀杆,成三指鼎立之势,无名指、小指辅貼于中指,中指端离刀刃约一厘米,刀杆与印面角度30度-45度,中指端顶住石章顶侧,以控制运刀速度,无名指、小指紧贴中指,做到五指齐力由右向左推进。

(二)运刀法:

       1.  冲刀:以刀角顺着要刻之线条推刀向前,并用无名指紧抵石章边缘,以控制运刀速度,注意起刀刀角入石不能太深,要一段一段地冲,並长冲与短冲相结合,与印面的成角30度。

      2.  切刀:执刀角度较冲刀直,与印面成60度角。以入石的后刀角作支点,刀刃徐徐入石,刀刀銜 接自然,切忌刀角太露或出现有规律的刀触痕迹,要有变化。

(三)基本刻法:

      1.  双刀法:指一个笔画需要用两刀,一去-返才能完成。

刻白文:沿墨线一侧端起刀,侧锋,刀刀切割墨线边缘,刀角激口在墨线中,似锯齿形,边缘光洁,刻至墨线另一端;然后石章調转180度,用第-刀同样的方式起刀再刻去线条的另一半。最后刻去两端不齐的燕尾(E)这时白橫画才算完成。笔画成凹形。

刻朱文:与刻白文相反,白文是刻去墨线,朱文是保留墨线。朱文是刻掉线条以外的石面,从墨线一端起刀切割墨线的边缘,刀锋侧向与白文相反,刀角激去线条外的石面,刻至另-端;调转石章180度,用相同的方法刻去线条的另-边,按墨线长度两端用点切刀断开,朱文的橫画才算完成。笔画成凸形。

    2.  复刀法:也是两刀完成一个笔画。第一刀从墨线的中心线侧锋入刀,刀角激石刻去墨线的-半,石章不作调转,再以同-方向刻第二刀,刻去一半。复刀法一边光洁,另一边呈锯齿形,与单刀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3.  单刀法:是一刀完成一个笔画。从线条的一端起刀,视笔画的粗细,控制刀锋的正侧角度,腕、指同时发力,运至尾端,墨线全部激掉,线条出现-边光洁,一边呈锯齿形。齐白石的白文印章便用此法。

   4.  补刀:一方印刻好后,仔细审视,发现不满意之处,稍加修饰,补上一、二刀或数刀,使之达到最佳效果,这是允许的。简单的说‘大胆入刀,细心收拾’。

一.印章的临与摹:

   学习篆刻的方法与学习书法一样,必须从临摹入手。篆刻是抽象线条的造形艺术,只有向前人的优秀作品中学习,去获得前人已確立的成果,进而扩展自己的风格。

“临”、“摹”是两个不同的方法。“临”是照着范印从写到刻全过程的仿制,从中领会原印精华所在,从而获得古人优秀作品中对字法、章法、线条组合呼应等各部分高妙的处理方法,使手、眼、脑得以锤炼。“摹”是临的基础,通过摹刻,初步获得感性认识体会从整体到局部的具体特征。

    1.  摹印:

       a.       用薄而透明的宣纸或蜡纸,蒙于范印上。

       b.  用细尖的毛笔蘸墨,按照纸上透出的范印,照著线条的边缘每字每笔进行双钩,

 忠于原作。墨线越细越好(但墨要浓些)。

       c.       待墨稿干后,将印稿字用水印法(即将印稿的正面盖在印面上,用胶水把四边叠下的纸与印章粘牢,然后用干净的毛笔蘸清水抹湿印稿,取数层干净宣纸置于印稿上,用手掌按压,以右手大拇指指甲在纸上依次反复磨擦,均匀地磨面三遍后即可把印稿揭下,清晰地反印到印面上)。临印法(将设计好的印稿反扣过来,放于一边,按照反稿用毛笔直接在印面上描写)。

  2.  临印:

    a.  在宣纸上勾勒出印章的大小,对照范印临写印文,同时临写数纸,选最好的水印上石。

    b.  镌写印面。

    c.  钤样补刀修饰。

一.篆刻的章法:

   章法,是把所要刻的文字,根据印面的位置一字一画地置于印章之中,使其各得其位,整体虚实相同,顾盼生情,妙趣横生。

  (1)印文排布:

          1.  -字印:常見的置于中央或靠上(靠左、靠右)。

          2.  两字印:有两种:

          3.  三字印:有四种:

          4.  四字印:有六种:

         5.  五字印:有八种

         6.   .六字印:有八种:

          7.  七字印:有十二种:

          8.  八字印:排列方式更多,只要按照顺序规律,容易顺读就行。

 (二)。章法布局:

          1.  平均法:

数字二至六字,每字在印面上所占位置等。章法工整平稳,线条与线条间的留宽度基本相等,横平竖直,转折处或方或方中需圆给人以静雅稳健,自然得韵之感。

         2.  疏密法:

           a.       本身入印文字特定笔画造成的疏与密的对比。

           b.       顺其文字笔画的繁简,生成上下或左右的疏密呼应对比。

           c.       印中某字笔画过多,又无法省减,只能随其形,加大其所占面积,而让一字紧缩,造成左密右疏或左密右疏的关系。

          d.       随形就势。

       3.  轻重法:

轻重在印章中以线条的粗细所占的空间而说,粗者重,细者轻。线条粗细的把握,通常根据入印文字笔画的繁简而定,笔画多线条要细,笔画少则线条粗些。

      4.呼应法:是朱白文或疏密在一方印中相互照应的一种方法,经过合。理的呼应按能产生左顾右盼、遥相呼应的效果,增强整体的韵律节奏。处理方法如下:-种是入印文字依照固有的笔画繁简;-种是根据印面艺术上氛围的需要,人为地創造呼应,达到天然浑朴的艺术效果。

      5.收放法:

字形的收与放本来是汉字书法美的-大特征。在篆刻中为了章法美的需要,求得整体紧凑生动,可根据印文字特点,让笔画进一步夸張和收放。

     6.挪让法:

改变篆书固有的结构形态,适应章法的需要叫做挪让。常见有文字占地大小,偏旁部首的穿插和移位两种。:

     7.借边法:

       是在文字有较长的线条与印边栏重合时,为了打破平行线而使用的一种方法。

    8.損减法:

       是对文字笔画在不悖“六书”的前提下,根据章法要求,对笔画简的字适当增笔画,对笔画繁的酌情减笔、增损,在一方印中最多减一、二字,-字中最多减-、二笔。

    9.  方圆法:

在-印中作方圆变化处理,也是避免章法呆板和雷同的有效方法。

  10.避同法:               

        在-方印章中出現重复字用两短橫代替,-个内容刻两方以上的印必須在字法、章法或形式上进行变化。

  11.边栏变化法:

     a.    印边独立等宽:要求工整典雅,线条橫平竖直。

     b.   双边:起装饰作用。

     c.   白文套边:为了起到变印之涣散为整体的作用。

     d.   印文粘边:一般为朱文,小篆入印,起到圆转流畅,柔美多姿,与印边线条相连,气息相通,浑然一体的作用。

宽边式:此类印章线条细均劲挺,印文排布错落开合,以等宽边围给以秀雅中显稳重,自然中見规整的艺术效果

    e.    宽边式:此类印章线条细均劲挺,印文排布错落开合,以等宽边围给以秀雅中显稳重,自然中見规整的艺术效果。

     f.   宽窄调节式:印边的宽窄变化,可以调节章法的重心,增强形式感,有险中求稳,化险为夷,轻重呼应的作用。

    g.   无边式:有萧疏简练,不激不励之感.

       篆刻章法千变万化,气象万千,在拟仿中不断总结,积累和深化,结合自己的审美情趣,举-反三,灵活应用,才能从必然王国上升到自由王国。

  

   12.刻边与拓边款:

      a.       刻边款技法

      位置:印侧的前后,左右和印頂.

单面款,刻在印侧的左面;    两面款,刻在印侧的两面文字较多的长跋,刻满五面,最后在印頂收尾。

      刻法:双刀、单刀、单双相间三种。

      双刀:先在印侧用小楷笔写好文墨稿,然后像刻碑一样用冲刀,一来 -去两刀刻去笔画的墨线即成白文。

      单刀:每一画只能用一刀耒完成。单刀刻边不写墨稿,以刀代 筆随手刻来,转刀不转石。

       a.       横画:刀杆向右前傾斜,以右刀角切入石内,刀杆向左推叻,刃口切向左成-横.

       b.       竖画:刀杆向前倾,前刀角入石中,刀杆向后(朝自己怀内)切下,刀痕成一竖画.

       c.       撇画:与竖画相同,只是切入的方向不同.

        d.       捺画:通常刻成反捺,即长点.切入方向从右下往左上运刀,刀痕成长点,刻正捺,需把石转动180度角,刀痕成长点.

        e.       点画:依照点的正侧仰俯方向顺势点切.

        f.        钭勾:起刀切入石内,刀刃往右下切点,再向下移刀成,最后在尾端用右下刀角稍用刀一顶便成斜勾.

       g.       竖勾:直线处与竖画相同,刻成在竖的尾部再用内刀橫向往左-頂便成竖勾

       h.       竖弯勾:先刻竖点,下移,再向转,刻成竖弯勾,然后与竖勾同-方法,点出勾.

        i.         心勾:从右起刀,顺弧形向左上移动,刻成再刀杆向右内倾斜,以右下刀角对准起刀处切入,心勾就成了。

.   拓边款:如果遇到有展览出版发表等,需体现作品的完整和作者的综合的实力,可作拓边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