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元、明时期的隶书

 美揽资讯 2016-08-08

宋代的隶书走进了低谷。宋代刻帖成风,行书大盛。以苏、黄、米为代表的两宋书家的追求是,可以任情恣性的行草书,所以除了米芾因好古偶尔涉及隶书外,鲜有大家专攻此道。黄伯思的隶书题跋已经是当时的出色之作了。但是宋代兴起的金石学浪潮对于以后书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南宋的一批学者则致力于隶书的研究,如刘球的《隶韵》,娄机的《汉隶字源》、洪适的《隶释》等等。这些著作不仅保存下了后世少见的隶书资料,还启引了元代的复古书风,并且为清代碑学的兴起和篆隶书法艺术的复兴播下了种子。

宋、元、明时期的隶书隶韵十卷附碑目一卷

宋、元、明时期的隶书《汉隶字源》

宋、元、明时期的隶书《隶释》

 
 

到了元代,在“托古改制”、全面回归古典主义的书法浪潮中,隶书的书写又蔚然成风,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在现有史料中,我们可以找到的善于隶书的书家名字就不下100位。可见元代隶书之盛。说到元代隶书的发展,不能不提元代的书坛领袖赵孟頫。隶书的书写本来不是赵孟頫的强项,但相传他曾经写有《六体千字文》,他的弟子杨载在《赵公行状》中称其:“篆则法《石鼓》、《诅楚》,隶则法梁鹄、钟繇。”赵孟頫的隶书因其地位而影响极大,隶书在元代的盛行与赵孟頫的身体力行有着密切的关系。元、明两代凡受赵孟頫影响的书家,也都喜欢写隶书。元代善于隶书的代表人物有吴叡等,吴叡的传世隶书有《离骚》、《道德经》,其隶属结字工稳,用笔精致,受到了唐代隶书的影响。《书史会要》说其“工篆隶,而古隶尤精,但笔画雕刻,人以为病。”说的是他的问题是可以出似见人工之痕,有石刻、枣木雕版之气。吴叡的弟子中擅长隶书的书家还有褚奂、朱珪等。褚奂存世墨迹有“《九歌图》题跋"、“《疏竹幽禽图》题跋”等。此外,据清代孙星衍《寰宇访碑录》记载,褚奂还曾写有隶书碑刻《嘉定路重修儒学记》和《马鞍山龙州先生墓表》,这些都说明他的隶书为当时所重。

宋、元、明时期的隶书吴叡《篆隶书离骚千字文合卷》全本 上海博物馆藏28.2*223.3 27.7*240

宋、元、明时期的隶书

吴叡隶书《离骚》部分(局部)

宋、元、明时期的隶书

吴叡《隶书道德经》纸本,24.8*400.7cm。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宋、元、明时期的隶书《九歌图》题跋

明代隶书发展大致可分为三期,前期的代表人物是沈度。明成祖即位,诏简能书者入翰林,沈度因此选中。沈度最后明成祖宠爱,凡金版玉册等必命其书,名出诸士之右。《明史.文苑传》称其书”以婉丽胜“。明代李绍文《皇明世说新语》云:”太宗每称曰;“我朝王羲之。””。沈度还以楷书出名,其小楷洁净匀称,笔画工稳而姿态婉丽。楷书之外,沈度尤善篆、隶,杨士奇《沈学士墓表》云:“八分尤高古,浑然汉意。”台北故宫藏的沈度隶书《归去来兮辞》这是他的代表作。

宋、元、明时期的隶书《归去来兮辞》

明代中期善于隶书的代表人物是文征明。中年以后的文征明已经是一位各种书体兼善的书家了。王世贞说:“其所沾沾者隶耳。”文征明自己说:“吾于篆则不能,隶莫吾如古人也。”受文征明的影响,文彭的隶书也是用笔灵活,波挑稳健。

宋、元、明时期的隶书

宋珏隶书七言诗轴

晚明时期以宋珏为代表的善于隶书的书家虽然未形成大势。却已经开启了隶书复兴的先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