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史 | 如果世界文坛办了一场奥运会,让我们看看金牌榜上都有谁?

 静雅轩345 2016-08-08

生命在于运动


小的时候但凡发懒躺尸的时候,老妈就会苦口婆心地搬出来“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直到后来我才知道这句话不是老妈发明的而是伏尔泰说的,这帮醉心于人类最伟大的脑力劳动的人,对体育运动也情有独钟。

 

里约奥运会在不紧不慢的不靠谱工程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吐槽及段子中正式开幕,不禁想看看那些以脑力劳动成名的文坛大师们,如果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阻碍同台竞技,他们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如果文坛开奥运会,脑洞应该这么补

让我们暂且抛开对各位大师们的敬意,不顾彼此流派的差异、关系的亲疏和理论观点的不同,这场涵盖多项奥运会竞技项目的“文坛奥运会”交出了作家们的成绩单。


 


最出乎意料的冠军:普希金

原因:斩获个人金牌榜第一名

金牌总数:4个

金牌项目:马术、射击、击剑、竞走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气馁,去锻炼身体吧!


普希金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并不算陌生,那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让多少失意或者假装失意的青年获得了莫大的安慰和力量。然而普希金不仅仅是一个头脑上的强者,他也有一副强者的身体。

 

据说他从青年时起,就重视体育锻炼。他的朋友曾经评价他:“年轻的普希金由于练习体育,浑身肌肉发达,筋骨坚韧”。他常在花园里操练,特别是长途徒步旅行,是他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他也常常在脑力劳动疲倦的时候,接着进行体育活动,对他而言,这是积极的休息。

 


普希金从托尔斯泰和海明威的手中抢走了马术冠军,普希金所处的时代,欧洲上流社会的贵族们很享受骑马这项优雅高贵又带点风险和刺激的运动,而普希金享受的不仅仅是骑马带来的逼格而是真的热爱这门运动,曾经有人夸他——他从没从马上跌下来过。

 


要说能比老贵族托尔斯泰和硬汉海明威更懂骑马,普希金多少有点侥幸,但是说起射击,真的没有哪个文人能比得了他。传说他的手枪射击几乎是百发百中,就是在与自己的情敌决斗时,他虽被对方违法击中腹部,他还能在地上用手枪击伤对方的手臂

 


在击剑项目上,他是当时著名击剑教练华利维尔的得意门生,在那个崇尚决斗的年代,一个男人玩得转枪,甩得一手好剑,还能信手写出一堆迷死人的情书,那简直就是少女杀手

 



文坛里的全能王:列夫·托尔斯泰

原因:体育不好的农场主当不了大文豪

金牌数:1

金牌项目:滑冰




托尔斯泰无疑是一个传奇,他笔下《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的恢弘巨著创造了文坛的传奇,他本人也创造了这次文坛遐想奥运会的传奇——你不会想到小学课本里那个无人不知的大文豪竟然拥有这么多体育本领。

 

第三十一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


骑马、射击、滑冰、帆船、短跑都是他的擅长运动,他曾说:“埋头从事脑力劳动,这是一种极痛苦的事情。如果不活动活动,我在晚上读书,写作或是认真地听别人谈话时,就会头晕目眩。”


如果不是因为离家出走,身体硬朗的老人留在世界上的日子恐怕会远远超过82年。

 

 


最伤心的男人:海明威

原因:银牌榜第一名

银牌数:5

金牌项目:无



海明威的人生并不长,但是却丰富多彩,无论是军人生涯、记者生活还是最后在写作的荣誉和痛苦中游走挣扎,海明威的硬汉气质和他塑造出来的顽强精神足以让他成为那个时代的“精神父亲”

 

他和托尔斯泰一样是一个涉猎广泛、闲不住的人,他对骑马、射击、划船、拳击等等项目都十分精通,甚至他还是一个醉心于斗牛的“铁粉”,到了斗牛的季节就会前往西班牙。

 

痴迷打猎的海明威,枪法很好


然而在文人体育圈里,海明威并不是最幸运的。他1 4岁就进了拳击训练班,但当时就被教练打得鼻青脸肿,左眼受了重伤,终身视力都受影响。可他就是死性不改,一直迷恋拳击,拳击台一直是他频繁受伤的重要地方。

 

最后,他在拳击项目输给了杰克·伦敦,马术和射击则被全能王普希金揽入囊中,自己却成了当之无愧的银牌先生。

 


最热闹的项目:自行车和网球

原因:你想不到竟然有这么多大文豪痴迷于它们





如果说有一个运动项目能够在文坛开启一个时代的话,那就是自行车了,即使在现在看来,明星们各式各样、贵得飞起的跑车更加拉风,但是曾经的文坛巨匠们却独爱自行车。



拿最有名的几位作家来说,原籍爱尔兰的荒诞派剧作家贝克特,他在骑车时总是把自己想象成“现代的半人半马的怪物”,法国作家左拉、勒布朗、列那尔和西奥朗等常在自行车赛中名列前茅。


剧作家雅里把自行车看成自己“体外的骨架”,早在1898年就从家乡骑着自行车上巴黎了。法国当代的许多作家都是自行车爱好者,例如。路易·努塞拉每年要骑1万公里;


贝克特先生


女作家伊莱娜·伏莱恩每天要在巴黎城外骑上两个小时,有时还游泳和滑雪,所以现在年过50还保持着健美的体型。


自行车运动在其他国家也同样普及,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直到将近70岁的时候还在骑自行车,而德国文豪歌德甚至预言过“一个自行车的时代”

 


说到网球,也是巨星云集,长期卧床的普鲁斯特打过网球,后来他把自己的球拍改成了吉他。索尔仁尼琴的网球打得不错,季洛杜既爱打网球也喜欢跑步。





最冷门的代表队:中国

原因:中国队的金牌项目没有进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金牌项目:桥牌和赛车

种子选手:胡适和韩寒



来到这个版块,肯定会招来很多骂声,毕竟中国文坛里能跑能跳的还是大有人在的,但是比起国外的作家们,确实在能力上略显逊色。

 

但是说到桥牌项目,以胡适先生在日记里展现出来的戒不掉的热爱程度以及其卓越的牌商和几十年的切磋练技,恐怕作家里能够与之对战的人不多,而且中国人向来喜欢以麻将牌的烧脑来嘲笑歪果仁的头脑简单,对自己在用脑上的竞技充满自信。

 


说到赛车,国外作家们染指这种烧钱无回报又没有太多曝光率的体育爱好的人真的很少,古典派的贵族们还没有机会享受新时代的玩法,大多在马背上和自行车上享受了老百姓羡慕的眼光,而新一代的作家们未必有功夫理睬这种对锻炼身体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存在诸多危险的体育竞技项目。

 

韩寒和他的爱车


好在我们有韩寒,如果韩寒自己的书中的描述属实,那么他真的在中国拿冠军已经拿到手软了,而且基本上长期处于孤独求败的心情之中,他对速度和激情的热爱,就像少年的热血一样简单直接也无比“青春”。

 

只可惜,奥运会没有这两个项目。为国争光的事情总是轮不到他俩。

 



最不能忘记的项目:马拉松

原因:作家都喜欢跑步的时候思考

代表人物:村上春树




讲文人体育,不说村上春树就太不厚道了。

 

1982年秋,33岁的村上春树开始跑步。1991年,村上春树用3小时27分跑出自己的马拉松最佳成绩。2004年村上总共已跑了6次波士顿马拉松和3次纽约马拉松。


村上春树


平时,村上把跑步基本安排在上午九点或者十点工作结束后,大致跑一个小时。跑步是村上独处的方式,他说:“希望一人独处的念头,始终不变地存于心中。所以一天跑一个小时,来确保只属于自己的沉默的时间,对我的精神健康来说,成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功课。至少在跑步时不需要和任何人交谈,不必听任何人说话,只需眺望周围的风光,凝视自己便可。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宝贵时刻。”

 

卡罗尔·欧茨


在世界作家群体中,涌现出一大批热爱跑步的running man(woman),卡罗尔·欧茨、刘震云、三毛、加缪、蒙泰朗等等,都把跑步作为锻炼的最佳方式,并且能够在跑步的时候进行深刻和持久的人生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