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件】徐洁:“本真课堂”的几个核心问题

 一粒谷 2016-08-08




                   【案例】

范祥勇老师:“讲重点放在理解父子情深,因为集中,课很容易,但似乎缺少了一些教师的引领拔高。第二次刻意想走一条不寻常路,讲重点放在对儿子那种内疚情感的解读和背影独特角度的理解上,可惜难度太大,学生只有一部分能跟上来。

这一次,把重点放在学生想学什么上,比较集中地是问为什么多次提到年纪?我的聪明?为什么我已经成年,父亲还要事事亲力亲为?而他们最关注的问题是我的眼泪,一共有 11 个问题。于是,课堂就从学生的问题开始,果然是大家所想研读的。很意外的是,居然有同学提出了为什么从背影的角度来写这样一个问题。这是让我比较惊讶的。”

  《背影》作为一篇具有典型意义的散文,其独特之处是“回忆性散文”,回忆性散文的文体特征主要表现为:表达作者主观情感、自我个性鲜明、两重叙述视角、追求自我同一性。

作品中有两个“我”出现,一个是当时的“我”,一个是写文章时的“我”。既然散文抒发的是作者的情感,那么,文中的两个“我”对父亲的感情是一种跨越时空的不同情感。当时的我“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写文章时,“我”认为“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俨然对父亲的爱有所领悟,对自己的“自作聪明”充满悔恨。忽视这种体式的特点,就容易把这篇散文和其他类型的散文混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