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电学】陈清启教授:常见心电现象之魏登斯基现象

 yp23555 2016-08-08


来源:365心血管网



专家简介

陈清启,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心电诊断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脏电生理及起搏学会无创电生理及基础研究专业组成员,中国心电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心电技术分会常委、山东省电生理及起搏学会常委,中华医学会青岛心电学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学会委员及7家杂志的编委。人民军医出版社特约高级编审。全国量子专业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委员。青岛市卫生局及青岛市急救中心(120)顾问。国家级健康巡讲专家。主编《心电图学》《简明心电图学及图谱1、2版》《心律失常图谱》《简明起搏心电图学及图谱》《现代中医内科急诊治疗》《急诊诊疗常规》《常见危重症抢救》《常见内科危重病抢救》《小儿后天心脏病学》《社区医学丛书》等著作26部。

     魏登斯基现象是指原来处于被抑制状态的传导组织,在受到一次强的刺激后,使其传导功能得到暂时的改善。

    魏登斯基在1886~1903年动物试验中发现,对神经或肌肉给予强刺激后的一段时间内。其兴奋性异常增强,对原先不发生应激的阈下刺激,可暂时降低其激动阈值而能进行传导,故称为魏登斯基现象。魏登斯基现象包括魏登斯基易化作用(Wedensky facilitation)和魏登斯基效应(Wedensky effect)。

    魏登斯基易化(亦称“魏登斯基促进作用”)是指某一传导阻滞区的一侧受到一次强烈刺激作用后,该刺激虽未通过传导阻滞区,都降低了传导阻滞区的应激阈值,使来自另一侧原先不起反应的阈下刺激得以通过(图11-16)。

魏登斯基效应是指某一传导阻滞区受到一端来的强刺激后,传导阻滞区的应激阈值暂时降低,使同一端接踵而来的原先不能引起反应的阈下刺激能够引起兴奋并通过传导阻滞区。简单地讲,强烈刺激迫使受抑制组织的传导改善,叫魏登斯基易化作用。传导组织通过易化作用之后,在每次传导后的一定范围内,仍然保持着传导改善叫魏登斯基效应。图11-17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开始的4个窦性P波均下传受阻,在出现室性逸搏之后,窦性P波连续下传,系室性逸搏作为强刺激,隐匿性地传入房室交界处传导阻滞区,使对侧被传导阻滞的窦性P波下传,为魏登斯基易化作用,第1个下传的窦性激动又作为刺激,使同侧被传导阻滞的激动连续下传,为魏登斯基效应。



图11-16 魏登斯基易化作用(1)和魏登斯基效应(2)

(1)虚线代表阈值,实线b代表阻滞区,M代表强刺激引起阈值降低,1.2为强度相等的两个刺激,刺激1在阈值以下未引起反应,刺激2超过已降低的阈值而引起反应

(2)魏登斯基效应  在魏登斯基易化作用后,刺激2能能通过阻滞区保持传导作用


    图11-17  VPC引起的左束支魏登斯基现象

    魏登斯基现象可以发生在房室交界区或束支区内,常出现在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例中。魏登斯基现象的出现,可避免因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引起心室过久停搏,因此它具有心脏保护作用。

    对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来说,窦性激动为相当弱的阈下刺激,不能引起房室交界区反应,而受阻于其近端。当在远端发生室性或交界性逸搏强刺激时,可促使传导阻滞区的远端应激阈降低,从而使原为阈下刺激的窦性激动能通过房室交界区下传心室(魏登斯基易化作用)。通常认为室性逸搏后易化作用时间在逸搏后0.3~1.0s;交界性逸搏后的易化作用时间在逸搏后0.37~0.69s。在此范围之外的(更短或更长)时间窦性激动仍不能下传。由于魏登斯基易化作用而通过传导阻滞区的窦性激动,可作为强刺激而使后一窦性激动下传,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心室夺获(魏登斯基效应)。这种魏登斯基效应的作用时间亦必须在R′-P(逸搏-窦性P波)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一般认为其作用时间在R′波后的0.36~1.0s,即窦性P波的R′-P间期(即此P波离前面那个R波的时间)为0.36~1.0s,都可以下传,短于或超出这个时间范围的窦性P波则不能下传。一旦发生一次窦性漏搏,即可丧失魏登斯基效应,又恢复原来的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魏登斯基现象的产生,Pick等认为:在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时,逸搏之所以能够改善逸搏后的房室传导功能,是由于逸搏激动逆传入交界区产生超常期传导所致。因此有人认为,广义的超常期传导应包括魏登斯基现象在内。但超常期传导和魏登斯基现象有着本质的不同。超常传导是指原来不能下传的递减传导恰遇上了房室交界区的超常期而下传,本质是时相性传导改善,不是激动的阈值降低,而魏登斯基现象则是在强刺激之后激动阈值降低。此外,魏登斯基现象还被认为是产生早搏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魏登斯基现象的心电图表现是:

(1)基本心律是高度或Ⅲ°房室传导阻滞,房室分离。

(2)室性或交界性逸搏之后,出现一阵正常P-QRS传导,R′-P间期为0.36~1.0s。常因一次窦房传导阻滞或停搏而终止房室传导的改善,恢复为原来的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3)上述情况可反复出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