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言文翻译总是得不了满分?你一定是忽略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星辉斑斓之星星 2016-08-08

文言文翻译总是得不了满分?你一定是忽略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比如说,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是命题人特别关注的一项内容。因此我们在翻译文言文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把握,仔细辨别。

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等。在翻译文言文遇到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时,一定要先判断出词类活用的类型,然后据此推断其意义。

例1、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分析:此句中的“奇”字为意动用法,应译为“对……感到惊奇”。此句应译为:然而也对他不采纳我的意见而实现自己的心愿感到惊异。

例2、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分析:此句中的“穷”字是使动用法,应译为“使……窘迫”。此句应译为:从古至今,从无使他的臣民窘迫而自己能没有危险的。

例3、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

分析:此句中的“晨”是名词用作状语,可译为“在早晨”“一大早”。如果不能识别名词活用就很难获得满分。此句应译为:侯可一大早骑马直奔富人家,打开木匣拿出田契归还他的主人。

例4:大用则王,小用则亡。

分析:此句中的“王”本为名词,在句中用做动词,译为“称王”。因此本句应译为:用在大处就可称王,用在小处就会身亡。

例5: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分析:此句中的“丧”是动词的为动用法,应译为“为……治丧”。如果判断不出“丧”的活用就很容易闹出笑话来。本句应译为:马患肥胖症而死,(庄王)让群臣为它治丧,要用内棺外椁的大夫礼制安葬它。

比如说,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有许多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含有特殊句式的句子,也常被命题人看重。要想能准确翻译此类句子,就必须译出其句式特征。

例6:良欲籍农故为兵者,民大恐。

分析:此句为定语后置。“故为兵者”为“农”的后置定语,在翻译的时候,

一定要将定语还原到原来的位置,此句应译为:吴良想对原先当过兵的农民登记编册,老百姓十分恐慌。

例7:乃招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

分析:此句中的“谕以祸福”为状语后置。在翻译时首先应将其调整成正常语序,再进行翻译,此句应译为:于是召集他们的首领,把福祸(利害关系)告知

(他们),各部落都认为许逖的话是可信的。

例8: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

分析:此句为以“…者…也”作标志的判断句。

在翻译时必须将其译成“……是……”的格式,即:听说太子您想要用我的原因,是想终止大王对斗剑的喜好。

例9:赵国何求而不得也。

分析:此句为宾语前置句。在翻译时必须将“何”回归其位。应译为:在赵国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呢?

例10: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

分析:此句的“刚于为吏”属介词结构后置,“见忌于上”属于被动句式。在翻译时首先应将其调整成正常语序,再进行翻译,即:朱晖做官很正直,被上司嫉恨,所到之处,他都被人弹劾。

再比如说,一词多义

古代汉语的词语大多是多义的,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常常是翻译题考查的重点。在具体翻译时,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从众多的义项中选择出最恰当的意思进行翻译。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对词语的不同义项加以区分辨别。

再比如说,成分省略

成分省略也是文言文中的一种常见现象,省略的成分通常是主语、宾语、介词、宾语等。在翻译时一定要把省略的内容补出来。

例11:因乞李氏以归。

分析:此句中省略的成分是宾语“这部书”,翻译时应补出来,即,于是向李氏讨取(这部书)回家。

例12:主簿大惊,遽以白就。

分析:此句中的“遽以白就”省略了介词“以”的宾语“之(这件事)”,在翻译时省略的内容要补上,即“遽以(之)白(于)就”。此句应译为:主簿非常吃惊,

立即把(这件事)禀告阴就。

例13: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

分析:此句中的“乃以告僧”省略了主语、宾语和名词性短语的中心语,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他们补出来。即:李超最初不说,尼姑一再追问,(李超)才把和尚(的名字)告诉(她)。

再比如说,古今异义

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现象非常普遍,也是考试中常涉及到的内容,在翻译文言文时尤其要特别注意那些存在古今异义的词语,不能以今译古。

例14:隐处穷泽,身自耕佣。临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分析:此句中的“穷”不能译成“贫穷”“穷困”,而应该译成“偏僻”。因此该句应译为:(孟尝)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临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户。

例15: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

分析:此句中的“学者”是古今异义的词语,不能译为“做学问的人”,而应译为“学习写文章的人”。即该句应译为:学习写文章的人应达到这个地步才罢休啊!

例16: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

分析:此句中的“再”是古今异义的词语。应译为“两次”。即该句应译为:(任期)长的三年一轮换,(任期)短的一二年就轮换两次。

例17: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

分析:此句中的“妻子”是古今异义的词语,应译为“妻子和儿女”。如果不能识别就会失去此点的得分。该句正确的翻译为:楚相孙叔敖,一生坚持廉洁的操守,现在妻儿老小却贫困到靠打柴为生。清官实在不值得做啊!

再比如说,单音节词

现代汉语词汇以双音节为主,而古代汉语词汇与此相反,以单音节为主。此类知识点也是高考命题人重点关注的点。在翻译文言文时,不要轻易地把古汉语的词汇当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去解释。

例18:隐处穷泽,身自耕佣。临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分析:此句中的“耕佣”并非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而是“耕”和“佣”两个词,意思是“种田”“做工”。按照评分标准如若不能解释出“佣”的含义要扣分。所以该句应译为:(孟尝)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临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户。

例19:遂大困,寻死富阳。

分析:此句中的“寻死”并非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而是“寻”和“死”两个词,意思是“不久”“死在(富阳)”。该句应译为:于是极度贫困,不久死在富阳。

再比如说,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在翻译时有相对固定的格式。如果不按照固定的格式翻译就会出现错误。

例20:其李将军之谓也!

分析:此句中的“……之谓也”是固定格式,应译为“说的是……”。如不清楚此格式很容易误译成:大概是李将军说的吧!正确的翻译应为: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例21: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

分析:此句中的“无以……”是固定格式,应译为“没有用来……的”。所以此句正确的翻译为:如今的朝臣当中,没有能够取代薛季昶的。

例2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分析:此句中的“……孰与……”是固定格式,应译为“与……相比……”。即此句应译为:我同城北的徐公比,谁更漂亮?

常见的固定结构还有:

何以……为?(表反问语气,译为“为什么……”)

无乃……乎?(表示揣度语气,译为“恐怕……吧”)

奈……何?(表示用来询问的,“拿……怎么办”)

得无……乎?(表示怀疑与揣测语气,译为“恐怕……吧”)等。

最后一次比如说,修辞知识

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有比喻、借代、互文、委婉等。具有这些特点的句子大都不能采用直译的方式,而应根据其修辞方式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意译方式。

如果需翻译的句子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式,有的需将喻体直接换为本体,有的就需抓住喻体采用形象描绘的方式进行意译;

如果需翻译的句子采用了借代的修辞方式,就应采用直接点明借代本体的方式进行翻译;

如果采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方式,翻译时就要把相应的内容合并到一起意译;

如果需翻译的句子是委婉的修辞方式,就要根据语境译出句中所要表达的意思。

例2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分析:此句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方式。如果不了解此修辞方式很容易将此句误译为:不因为外物的美好而感到喜悦,也不因为自己的坎坷而感到悲伤。正确的翻译是要把相对应的内容合并到一起。此句应译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悲伤。

例24:峰极危者,必跃而居其颠;洞极遂者,必猿挂蛇行,穷其旁出之窦。

分析:该句中的“猿挂蛇行”是比喻的修辞方式,应译为“像猿一样悬挂,像蛇一样爬行”。如果不了解此修辞就很容易翻译错误。

例25: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李密《陈情表》)

分析:该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式。此句中的“日薄西山”就是比喻祖母刘氏寿命将尽。在翻译时可采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其译为:只因为祖母刘氏的生命就像太阳将要落到西山一样,奄奄一息,生命垂危。

只要你找到了自己忽略的那一点或者是几点,针对性得做总结、训练,就能把文言文翻译练好,满分翻译也就指日可待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