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特点】 (1)患者,男性,53岁。 (2)车祸致四肢活动不利3月余。 (3)现病史:患者2015年12月30日因车祸导致头部和全身多处受伤伴神志不清,送至当地医院医院抢救,完善相关检查结合查体,初步诊断为弥漫性轴索损伤、脑干挫伤、左顶部硬膜外血肿、左颞硬膜下血肿、颅骨骨折、多发肋骨骨折。曾于ICU行气管切开术,予脱水降颅压、止血、清除氧自由基、保护脑细胞、抗感染等治疗,经过积极治疗神志逐渐恢复,脑水肿也逐渐消退,顺利拔除气切套管,病情逐渐稳定后继续在当地医院予高压氧等治疗。2016年3月29日患者由当地医院转入华山北院康复科。 (4)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可,平车推入病房。听理解可,复述可,对答切题。洼田饮水试验2级。可见轻微上肢共同运动,双手有极细微屈曲,双下肢未见主动运动。左侧Brunnstrom分级II-II-I,右侧Brunnstrom分级II-II-I。不能独坐,Barthel指数20分,极严重功能缺陷。VAS评分8分,睡眠质量差,心理障碍明显。 四肢呈痉挛性瘫痪,MAS分级(2016.03.29)
四肢关节被动活动范围(2016.03.29)
(4)辅助检查: ① 患者受伤第六天头颅CT ② 患者受伤第六天头颅MR ③ 2016.1.5:颈、胸、腰椎磁共振未见异常。 ④ 2016-04-12头颅DTI:双侧顶枕部脑组织破坏,可见混杂信号影,局部白质纤维束破坏。余所见大脑、脑干纤维束通道走形正常,未见破坏及受压改变。 【初步诊断】 痉挛性四肢瘫 睡眠障碍 疼痛障碍 心理障碍 颅脑损伤后 弥漫性轴索损伤 脑干挫伤 【康复目标和计划】 (1)近期目标:康复宣教,使用支具抑制挛缩、降低肌张力,改善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心理康复治疗,坐位平衡训练。 (2)中长期目标:加强康复心理治疗、感觉训练、增加肌力、控制肌张力、支具使用、站位平衡训练、控制关键点、纠正错误运动模式。 (3)远期目标:完善平衡能力、ADL功能、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帮助其回归社会。 【处理方案】 (1)药物治疗:替扎尼定、巴氯芬及乙哌立松降低肌张力,阿普唑仑、氯硝安定辅助睡眠,加巴喷丁及曲马多减轻疼痛,西酞普兰改善情绪。 (2)康复治疗:良肢位摆放、翻身训练,牵伸技术(配合温热疗法)、促通技术(视觉反馈感觉输入)、腱膜松解术;支具使用;药物降低肌张力;其它如手术、肉毒素注射等。 (3)综合康复治疗:防治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度降低、坠积性肺炎、体位性低血压等)。 (4)加强护理:患者长期卧床,下肢肌张力较高,无法床上自主翻身,是褥疮的高危人群,应定期给患者翻身拍背。 【要点与讨论】 (1)该患者瘫痪的可能原因? ①上运动损伤 ②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该患者目前的痉挛姿势类似于去皮质强直状态的身体姿势。但是,我们这个患者目前不昏迷。 该患者去皮质强直--损害在大脑皮质水平,属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 (2)痉挛与挛缩 ▍痉挛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脊髓和脑干反射亢进而使肢体肌张力增高和腱反射亢进。其诊断标准为:1)肢体被动运动时阻力增大,严重肌痉挛时可表现为关节僵直于屈或伸的某一位置。2)局部关节和肌肉疼痛,长时间的痉挛可能会引起局部肌肉和肌腱的挛缩。3)痉挛肢体腱反射亢进。4)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影响。目前较常用的评定方法为改良Ashworth分级法。其治疗方法是综合性的,总的来说主要包括:预防性体位,物理治疗,药物及手术治疗。 ▍挛缩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肌肉、肌腱等软组织发生变性、纤维增生使其解剖长度缩短而致相应关节强直畸形。其诊断标准有:1)有骨关节、肌肉及神经系统、肢体疼痛等病史。2)受累部位肌肉、肌腱长度缩短致使关节僵直于屈或伸的某一位置,肢体主、被动活动均受限,即使患者在深度睡眠时亦然。3)受累肢体运动核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4)部分患者可有局部关节和肌肉的疼痛。评定时主要考虑受累关节活动范围、疼痛评定(必要时)、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其治疗方法则为综合顺序进行:常以热疗等疗法为先导继之以各种运动手法:物理治疗,夹板、石膏托及弹性支架,作业治疗,药物及手术治疗。 (3)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 DAI):击打暴力或旋转暴力致使脑组织产生旋转加速度或角加速度,从而在脑组织各部间发生剪应力作用,使脑组织在受压及回位过程中产生相对运动,导致神经轴索损伤伴或不伴小血管撕裂的一种弥漫性脑损伤。主要损伤部位为脑内各部连接处或不同密度转折部。原发性脑干损伤是最严重的类型。 (4)DAI影像学特征:MRI对于微小出血性病灶敏感性优于CT,其检出率及检出病灶数远远高于CT。 另外某些序列,如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液体衰减反转成像(FLAIR),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敏感性较T2更高;而像弥散张量成像(DTI)更是可以显示脑白质内神经纤维的走向。 (5)DAI诊断标准:DAI无统一诊断标准, 归结起来主要有:1)有确切颅脑外伤史;2)伤后即处于昏迷状态,多无“中间清醒期”;3)严重者可出现瞳孔改变及颅内压增高;4)CT/MRI示胼胝体、脑干、皮质白质交界区等部位损伤或-有DBS 改变,常伴SAH、脑室出血等非特异性改变 ;5)后晚期出现弥漫性脑萎缩并伴较多神经受损后遗症;6)尸检或手术活检病理可发现轴索损伤。 【小结】 结合患者现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资料及DAI诊断标准,该患者考虑为痉挛性四肢瘫 颅脑损伤后 弥漫性轴索损伤、脑干挫伤;该患者目前主要的问题有肌张力较高、可能存在关节挛缩和疼痛,我们主要采用药物控制疼痛、改善睡眠质量,药物结合康复训练(主要为痉挛肌肉牵伸技术)降低肌张力,减少和预防关节挛缩,维持和提高患者肢体功能,以期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必要时可行无水乙醇、肉毒素注射甚至脊神经背根神经切除术降低肌张力。同时该患认知正常,需经常给予安慰、鼓励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家属在其康复治疗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避免褥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 ————————————————————— 指导教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白玉龙教授; 小组成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王瑜元主治医师,陈婵住院医师,张备基地住院医师,支建峰进修医师,李学敏基地住院医师,黄崧华治疗师,马海宏治疗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