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宋武帝刘裕,小名“刘寄奴”,因为家境贫寒,除了种地,常以打猎补贴家用。相传某年秋天,他因奇遇而获得一种药草。后来刘裕争夺天下,于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建立了宋朝,做了皇帝。刘裕在征战中,用这种草药给手下将士治疗伤病,效果很好。因为不知其名,就用自己的小名命名。因此刘寄奴,就成了唯一一味和皇帝同名的草药。 刘寄奴的学名其实叫奇蒿草。刘寄奴药性温、味苦,有活血通经、消积的功效,可以治疗跌打损伤、胸腹胀满、闭经以及月经不调等。 临床常用来治创伤出血,单用刘寄奴鲜品适量,捣烂外敷伤处即可。 据《药酒汇编》记载:“刘寄奴酒”治疗跌打损伤效果良好。药物组成:刘寄奴、玄胡索、骨碎补各60克,白酒500毫升。将前3味药切碎,放在容器中,再加入白酒,将口密封,浸泡10天,滤去药渣,备用。作用:消肿定痛、止血续筋。主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服法:每次口服15毫升,1日2次。 另据《中药大辞典》记载:刘寄奴可用于烧伤的治疗。取冰片1克、刘寄奴40克。将2味药在灭菌乳钵中研粉,混合,加入灭菌处理过的香油约60毫升,调匀备用。常规消毒后敷在患处,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轻者3~5天即愈,严重的需要2~3周始愈。 现在做药品用的刘寄奴,有“南刘寄奴”与“北刘寄奴”之分。本文所述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是“南刘寄奴”(上面的两张图),应为正品。北刘寄奴属玄参科植物阴行草(下图)的全草,也有较长的使用历史,除有活血祛瘀作用外,还具有清热利湿之功。 本文旨在科普,患者请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杏花岛作者王叔文,河北省赞皇县执业中医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