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一的汽车市场,随着汽车用户及保有量的增多,二手车行业也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相信很多人圆梦的第一辆车都是从二手车市淘来的。
选二手车时车龄和里程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原因,汽车的二手残值率也与这两点息息相关。3年10万公里的车和10年3万公里的车,不知道大家更偏向于哪一款?行业流传的观点是年份更为重要,里程只是略做参考,又有人说里程少当然就意味着引擎磨损小、买回来当然更耐用。那么哪种说法更靠谱?
关于用车有个说法,车是放坏的不是开坏的,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正常使用中,汽车的机油温度、冷却液水温均处于正常状态,车上油液流经各机件、机油在合适温度的情况下保护着引擎,防止意外磨损,这些油液承担着润滑、防锈、防氧化等等方面的功用。而一般情况下,汽车在熄火后三四个小时之内,引擎内所有机油全部流回油底壳。很多人用车都有这个体会,每天早晨启动汽车时,引擎的怠速很高、转速多维持在1200转左右,而且噪音很大。要等到冷却液温度、机油温度、机油循环正常后,转速才会逐渐回落。特别是冬季,这种现象更明显。正是基于这一点,才有为什么需要热车、为什么启动时损伤大等等之类的用车疑问。转回头想想,四五个小时不用车就会出现引擎缺少机油磨损的情况,更别提经常一放就是一周甚至一个月的车了。在缺少机油循环的情况下,有些管路由于缺乏润滑的确是比正常行驶中的汽车的管路老化的更快。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轮胎放久了缺气、刹车盘生锈、转向异响、皮带开裂、车漆斑驳掉落,这些都属于久未用车的老化现象。所以,当处理一辆里程极少,但车龄很大的车时,可不是仅仅擦擦车身灰尘这么简单的问题了。话说到这,相信朋友们已经可以看出小编的观点了,在车况还算凑合、价格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小编宁愿选择一些年份更少一点的车。但做这个选择当然是有前提的,看年份也得看至少五年以内的车,看里程至少也得10万公里以内。如果是8年12万公里或是12年8万公里这样的选择,看哪个都没什么意义,价钱合适就好。说的明白点,例如上面提到的例子,3年10万公里的车和10年3万公里的车,小编会选择前者。毕竟,开坏了可以修,而由于用车少而存坏的车,老化问题会在后续的使用中带来各种各样意料之外的隐患。
另外,车龄小但里程多的车,多半几率是高速状态下使用较多,而车龄大里程少的车,则多有可能是城市上下班代步且来回里程很短,要么就是长时间存放。现如今的行车环境大家都有数,走走停停的城市道路,转速常在1500转以内转悠,对引擎当然是极为不好的。以上也只是普遍状况下的猜想,当然也有年份多、里程少、车况佳、价格优的二手极品车,只不过数量比较有限。最后还是要说一句“废话”,要买二手车?多试驾看车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