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乱记一记

 薰风入弦 2016-08-09
今晚脑子里全是缪荃孙,看了好一会儿他的《友朋书札》,越看脑子越乱,——这老头跟文场有啥关系?太奇怪了。桂林文场这东西来源很复杂,追溯起来,可能跟徽池雅调有关。晚明那一帮混混,日子过得蛮清闲的,不然不可能在曲子上弄出那么多花花事儿来。兹事细碎,头绪太多。
昨天忽然想考究考究劈破玉的情形,然史载颇浑茫,只有一点大致可以确定——戏与曲之流变两殊,文场显为曲之一路。由“歌”到“曲”的过渡,倒是看到了一个证据。
盖文场者,那啥啥啥也。然高腔、水磨,隐隐俱在;磨调、滚调,亦复比出。化金鼓而为檀板,调之寄也。或非依弦索,自本南音。其衍而竟去箫管,又复何缘?
……但能勘破总总,亦不乏读书意趣。
禅子曰:毋起分别!——呵呵,禅子每好说大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