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在秦始皇之前,夏商周三代君主颁布的诏书称为“诰”或“命”。其中,“诰”又称为“大诰”,为君主宣扬国家大政、广施德政教化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相当于今天的领导人重要讲话;“命”又称为“制命”、“敕命”,为君主发布的具体施政措施,包括人事任免、赏罚、奖惩等命令。从现有的资料来看,中国史上首份诏书出现在殷商时期,名为《仲虺之诰》,系商汤的宰相仲虺所做,收录在孔子所编辑的《尚书》中。 仲虺性任,又名莱朱,是大发明家奚仲之后。据《左传》记载:“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奚仲迁于邳。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仲虺先前在夏朝当官,后来又投奔商汤,担任左相的职务,并与伊尹一起,在商汤“建国大业”中立下汗马功劳。《仲虺之诰》成文于殷商初创阶段,意在向天下宣扬“天命”的重要和“商汤革命”的正义性,并阐明作为明君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可以称之为殷商版的“开国宣言”。 这篇“诰”见之于《尚书·商书》,全文400多字,内容如下: 汤归自夏,至于大坰,仲虺作诰。 成汤放桀于南巢,惟有惭德。曰:「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 仲虺乃作诰,曰:「呜呼!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惟天生聪明时乂,有夏昏德,民坠涂炭,天乃锡王勇智,表正万邦,缵禹旧服。兹率厥典,奉若天命。夏王有罪,矫诬上天,以布命于下。帝用不臧,式商受命,用爽厥师。简贤附势,实繁有徒。肇我邦于有夏,若苗之有莠,若粟之有秕。小大战战,罔不惧于非辜。矧予之德,言足听闻。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用人惟己,改过不吝。克宽克仁,彰信兆民。乃葛伯仇饷,初征自葛,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曰:『奚独后予?』攸徂之民,室家相庆,曰:『徯予后,后来其苏。』民之戴商,厥惟旧哉!佑贤辅德,显忠遂良,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推亡固存,邦乃其昌。德日新,万邦惟怀;志自满,九族乃离。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予闻曰:『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已若者亡。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呜呼!慎厥终,惟其始。殖有礼,覆昏暴。钦崇天道,永保天命。」 三代的资料,最大的特点便是文字古奥迂涩、诘屈聱牙,放到今天来读,有若“天书”,如果古文造诣不是很深的话,读起来必定会是一头雾水。为帮助大家了解这份诏书的内容,我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译文如下: 商汤讨伐夏桀归来后来到大垌,由左相仲虺创制诰文。 商汤把夏桀流放到南巢这个地方,思考自己的作为,便惭愧自己的所得。说道:“我恐怕后代把我的行为当作话柄。” 仲虺于是创制诰文,说:“哎呀!思考那上天所生育的人民都有七情六欲,没有君主就会混乱,只有天生聪明的人才能治理。那夏桀昏乱得到报应,使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上天于是赐给大王勇气与智慧,用良好的品行端正万邦,继承大禹遗业,遵循大禹的典籍常规,并把这些尊奉为天的命令。 “夏桀有罪,诈称的诬辞来自上天,来对老百姓发布命令。上天使用了不善良的夏桀,从而使商接受了上天命令,使我们的军队做好准备。怠慢贤能、依附恶势力,这种人确实有许多同党。从我们商部落在夏朝形成开始,他们就把我们商看成是禾苗里的杂草,谷粒中的空壳。我们商部落上上下下的人都很害怕,没有哪一个人不担心无罪而招来横祸。况且我们商部落的美德善言,能够动人听闻。 “大王您不亲近歌舞女色,不聚敛金钱财物,对品德之人用官位来勉励,对功绩之人用奖赏来勉励。任用别人就象任用自己一样深信不疑,改正过错后就无遗憾。能够宽厚,能够仁爱,对亿万人民明确地显示了诚信。 “葛伯与送饭者为仇,您的的征讨从葛国开始。您向东征讨,西边的夷族人便埋怨;向南征讨,北方的狄族人便埋怨,都说:‘为什么把我们放在后面呢?’老百姓盼望您前去,都举家欢庆,说:‘等待我们的国君吧,君王来了我们就重生了。’人民拥戴商汤,已经很长久了。” “帮助贤能、辅佐有德,显示忠诚、举荐善良,兼并弱小、攻击昏昧,夺取动乱之国、侮辱亡国君主,推翻亡国之君、巩固可存之主,邦国就会昌盛。德行日日更新,天下万邦都装胸怀;内心自我满足,亲戚也会背离。君主勉励于大的德行,在百姓中建立起品德,以最佳行为方式来控制事物,以社会行为规范来控制人心,留传给后代子孙。我听说:‘能够自己找到老师的人可以称王,说别人不如自己的人会灭亡。谦虚好问的人就会越来越丰富,自以为是的人就会越来越渺小。’呜呼!要谨慎结局,就要从开始做起。树立起社会行为规范,颠覆昏暴的君主。恭敬崇尚天的道路,才能永远保证天的规律。” 译文字数是原文的近一倍,可见原文的艰深难懂,正所谓“功力不深,莫碰古文”,此言甚当! 更多历史知识,请关注“文史砖家”微信公众号 公众号订阅:sushuaishuai1982 (←长按复制添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