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著名在线学术期刊《Interventional News(介入新闻)》对滕皋军教授进行了专访。这是自2014年以来该期刊就搭载125I粒子的新型支架的应用课题对滕皋军教授进行的第二次专访。经过滕皋军团队的不断努力,目前放射粒子支架技术已由食道延伸应用到胆道、气管、门静脉等领域。该专访已在2015年《Interventional News(介入新闻)》11月第60期上进行发表。以下为本次专访内容译稿,现发表以飨读者。 滕皋军,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介入放射科主任。在葡萄牙里斯本举办的欧洲心血管和介入放射学会(CIRSE)中国专场上,他提出了一种用装载125l碘粒子的新型支架灭活恶性肿瘤的新方法。滕皋军教授所做的工作使得这一装置从基础研究走向了临床应用。滕教授解释道:“125l粒子已被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疗,但125I粒子是否可以植入管腔器官治疗诸如食管癌恶性肿瘤、胆道梗阻引起的恶性肿瘤和门静脉癌栓呢?这是一个挑战。放疗支架将显示具有双重叠加治疗功效的“联合效应”,既减轻了由肿瘤造成的梗阻,又能直接近距离、持续地灭活肿瘤达到治疗目的。” 2005年,滕皋军教授的团队研制开发了一种装有125I粒子的新型放疗支架系统。这种新型支架的技术可行性和安全性通过兔子的动物实验得到了证明。接下来,单中心和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也都表明,接受放射支架的患者与接受普通支架的患者相比,在吞咽困难和总存活期方面有明显改善。 随着放疗食道支架技术的发展成熟,滕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对粒子支架的研究也不断延伸,他们试图为胆管梗阻患者研制胆道粒子支架,相比较食道,进入胆道的支架置入器直径要求更细,为9Fr。 为了评估该粒子支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滕教授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对原发性和转移性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分别进行植入胆道放疗粒子支架和普通支架的治疗。滕教授总结道:“我们试验的结果显示,放射粒子支架组的平均总生存期较对照组更长。最近,另外两种最新研制的粒子支架系统已经用于治疗门静脉癌栓和恶性气管梗阻,两者都表现出非常好的初步结果,” 2014年《介入新闻》介绍该项技术时,滕皋军教授强调了改善因食管癌引起的吞咽困难治疗方法的重要性。“在中国,食管癌是造成癌症死亡的第四大原因,导致了全世界48.9%新病例。虽然它是排在世界的第六大死亡原因,但大部分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通常在疾病的晚期才被发现,只有15–20%患者有机会成功进行手术切除。当癌症处于晚期时,主要症状为吞咽困难。不幸的是,许多晚期食道癌患者只能接受姑息治疗来缓解吞咽困难。支架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缓解食道狭窄的方法,但远期复发率却很高。跟植入普通支架置入相比,植入放疗支架产生的近距离放射治疗可在更长时间内缓解吞咽困难的症状,明显比普通支架通畅时间更长,并发症更少,治疗效果更优。”
他进一步指出,从单中心在27例粒子支架组与26例对照组之间进行的随机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两者的平均生存期有显著性差异(粒子支架为8.3个月,普通支架为3.5个月)(Radiology2008)。滕教授补充道,这一系列的放疗粒子支架是由他带领的介入放射学家团队与南京微创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程师们共同研制开发的。滕教授团队与南京微创联合中国国内16家医院开展了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Ⅲ期临床试验。从2009年11月至2012年7月1日,共入组了170例受试者,有10名患者拒绝参加。滕教授总结道:“我们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接受粒子支架或常规支架。最终数据分析表明:内照射食管支架较常规支架治疗无法手术切除食管癌性梗阻,延长了患者生存时间,显著改善吞咽困难。这一研究成果2014发表在国际医学领域著名期刊《柳叶刀·肿瘤学》上。” 茂名市安泰贸易有限公司
100分健康 健康护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