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夕节:何时成了“情人节”?

 墨菊香 2016-08-10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这是描写古代七夕盛况的诗句。


七夕节的渊源可能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在《诗经·大东》中有描述:“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但那时候的七夕,只是纯粹地祭祀牵牛星、织女星,并没有任何故事。直到汉代,其细节才与西周时流传的牛郎织女的故事联系起来,如《西京杂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在汉代,人们相信牛郎织女的传说,并有了穿针乞巧的做法。


然而古代的七夕节并不是“情人节”,并不存在才子送鲜花给佳人的做法,男女间也不存在任何的暧昧。但古代的七夕节却过得十分的隆重和热闹。


七夕节最初叫“女儿节”,主要是纪念女子在这一天“乞巧”。《荆楚岁时记》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采缕,穿七孔针,或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但宋元时期前,乞巧并不仅存于七夕,八九月也可乞巧;宋元之后,七夕才成为乞巧节,并有了专门卖乞巧饰品的市场 ——乞巧市。


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郝隆七月七日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这是说郝隆蔑视晒书的习俗,同时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瞧不起七夕晒书晒衣服的习俗,但到了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陵罗绸缎时,阮咸不慌不忙地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由此可见七夕也盛行晒书晒衣。


儿童会在七夕当天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主要是纪念老牛为了让牛郎织女见面而献出牛皮的牺牲精神。


此外,七夕节还有“种生求子”“拜织女”“拜魁星”“吃巧果”等习俗,但唯一沾不上边的便是男女互通情意的“情人节”,有也仅限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


到了现代,七夕节被商家和民众称之为“中国情人节”,大概是因为有个西洋舶来品“情人节”,于是中国的青年男女自发地想到牛郎织女,便创造了一个自己的“情人节”,而广大商家以七夕节作为商品促销的一大良机,又怎么会错过呢?


(来源:文史博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