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间陋室,千秋传响

 圆角望 2016-08-10

张籍祖籍苏州,他先人移居到和州,从此就做了和州乌江人。和州,即今安徽省和县。张籍爱恋家乡和州,毫不疲倦地歌咏家乡之美;他是长情的人,是和州主义者。谁若是在张籍面前说和州一点点不是,张籍准跟他翻脸;或者,他要跟这个人没完没了地叙说和州的风物人情。

张籍长期在外地宦游,对于故乡的风物十分怀念。到了此情难耐时,怎么办呢?赋诗作文是他倾泻思乡之情的好办法。张籍《忆故州》有“如今身是他州客,每见青山忆旧居”句,看似如诉家常、平平淡淡,而想念家乡的情思却是浓烈而深沉的。

张籍热爱家乡到了迷恋的地步。他总想找人说说,叙叙;不然的话,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河南洛阳人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遭人攻讦而失势了,接连被贬放。长庆四年夏,刘禹锡调任和州刺史的诏书下达。

刘禹锡和张籍,两人关系是极好的。他俩在对方倒霉、受挫的时候,情谊不见丝毫减少,情谊连着情意反倒会加速倍增。张籍听说刘禹锡又被贬到和州了,更加像是捡了一个好大的便宜。人在长安的张籍分身无术,不能回到家乡迎接老朋友;但是他立即给刘禹锡写书信。

且说当年八月,刘禹锡到达了和州,迅即领导旱灾之后的疗民疾苦、灾后重建的工作,并着手在厅事堂西侧构筑小斋,作为公余退息之所。斋成之后,刘禹锡题名“陋室”,又特作《陋室铭》。此文展现了陋室的幽境以及身居其间的闲情逸兴,是士大夫高妙情怀的写照,读来琳琅满目、迭出佳趣。

刘禹锡所建的陋室,就是和州最著名的房子。何出此言?因为陋室主人刘禹锡与《陋室铭》名传千秋;唐朝柳公权曾书铭并勒之成碑,竖建陋室旁。历经宋元明清,陋室屡坏屡修。清乾隆时宋思仁知州在历阳镇重建了陋室。今存房屋九间,凸形的主室坐北朝南,双扇格门,砖砌壁,板铺地,瓦盖脊,斗拱飞檐。主室与偏室之间有一以石铺地的院落,室、院外垒石为垣,院前以紫条石铺阶长达数十米。主室北有一形似卧龙的东西向小山,古树成荫,翠色扑人。主室西的圆形小塘“龙池”,清澈见底,常年不竭。

陋室居高临下,面对镇淮楼,背靠古城垣。在这里游目可见大江去,烟波千里;凤台山形如鸡笼,奇特险峻;四周树木葱茏,古亭飞阁掩映在一片翠绿之中。

我两次访陋室,每次见到与“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意境相仿佛的遗迹,都徘徊不去。仔细品味陋室,不过白墙黛瓦、青石台阶、朴实无华一民居耳。“粉壁苔痕隐旧邦,小窗绮阁记沧桑。至今犹自无丝竹,为谢人间车马忙。”此诗为今人题咏,很像配乐的画幅,传递出对贤良刺史的深情赞美。我在广东书法家金保福补书的《陋室铭》碑前两次驻足观赏,竟也思接千古,神驰八荒。

和州与长安相距千里之遥,刘禹锡是在秋天里的一天才收到《寄和州刘使君》的。我寻思此时陋室差不多也建好了,刘禹锡在陋室里反复吟咏老友的来诗后,回赠以《张郎中籍远寄长句,开缄之日已及新秋,因举目前仰酬高韵》。

刘禹锡在回诗中赞美张籍诗中的清词丽句犹如仙乐动人,并由怀念友人转入对和州秋色的刻画,借以相互劝慰;但是,也营造了远居外郡不见知音的孤独之感。诗中“云衔日脚成山雨,风驾潮头入渚田”一联,选取了具有特征性的景物,表现了江城雄浑秀丽、幽明变化的自然风光,成为千百年传诵不衰的佳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