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通往心灵的道路——心理健康C证培训录

 fyfswe 2016-08-10

C证培训(杭教科所孙义农、姚立新,西湖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黄克华)

1.小游戏可迅速进入状态、集中注意、营造气氛、融洽关系、激发活力。

2.每个心理问题的背后,都有深层次的背景原因,如缺爱求关注等。

粗暴压制不足以根除心理问题,反而会导致加剧或扭曲。

3.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较多的存在,如归咎学生、自我辩解、性情暴烈、灰暗消极等。

       足以影响个人健康与发展、家庭和谐与幸福、学生成长与成才,足以引发校园恶性事件

4.健康的心理状态,能给周围的人以积极评价和积极影响,正如三九的太阳,三伏的凉爽

5.德育与心育的比较:

       目标:指向外部世界、培养合格高尚的社会成员——指向内心世界、自我满足和实现

       动力:社会的规范需要——个体的内心需要

       方法:灌输、训练、奖惩——助人自助,帮助个体自我发现自我疏导自我调整自我提升

       原则:公开、公正——私密、柔性

6.不健康心理:自虐型、过敏型、幻觉型、强迫型(完美主义)、自我冲突型等。

7.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应用:创设激趣情境、发挥主体作用、实现自我驱动、善于发现鼓励

       孙维刚:一课一题,一题多解,自主开发、自主实现

8.应试教育的本质:恶性竞争,窝里斗。抑制自我、兴趣、探索、合作

9.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尊重、开放、协调、平等;协助者与被助者,善于倾听、疏导、沟通

10.心理健康课与心理咨询的区别:情境渲染、集体意识、适当游戏,民主、活动、主体,体验、渐进——倾诉、暗示、价值

11.心理测试:

投射心理测试:画题“树,河,蛇”(分别投射如何看待家庭、事业、自我)

       《人生之旅》-怎样带猴鸟包蛇去旅行(分别象征如何对待伴侣、孩子、家务、钱)

12.冰山理论:自我(外显的认知与调节)、超我(社会规范的内化)、本我(潜意识,本能欲望和生物需要)。心理健康即指,使本能需要与社会需要得以协调平衡,避免自我混乱

13.心理咨询模式:倾听抚慰(行为-感受)-引导暗示(认知-调节)

14心理疾病的判断:认知是否清晰,情绪是否稳定,行为可否自制

15.心理危机的发展:重大丧失或逆境-应对失败-没有帮助-心理崩溃-自残自虐自杀

16.心理健康课模式:分组-热身-提出问题-分析解决-分享感受-教师总结

       评价标准:吸引、参与、体验、改变

17.面相=“苦”字,面相是永远的表情;

指甲:直纹-身心欠佳,横纹-严重疾病,光滑白皙有月痕-健康。

正所谓:人生之苦写脸上,身心健康刻手上。

18.《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人生苦海无边,这是伟大真理。领悟及此,我们就能从中解脱:接受它,释然一笑,不再耿耿于怀。

19.同理心:每个人角度不同,感受也不同。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六要素:我如何对人人如何对我/要他人理解先理解他人/他人眼中才见真我/求人不如求己/真诚换信任/真情换真情

20.宽容与容忍:

       不容己:强迫症/神经衰弱/自我苛责。调整:容忍错误和缺陷,顺其自然

       不容人:人格障碍/偏执易怒

       宽容有三多:多微笑,多欣赏,多自嘲。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放低自己才容万物

21.淡(水火相容打一字)

22.面试感受:紧张,肌肉僵硬,声音发紧。要多体验处于弱势的面对面交流。

23.面试稿:

       课题:《寻找快乐老家-世上本无忧,心快乐,人生就快乐》

准备:道具(答题板/队徽/签字笔/竞赛表/奖状);分组;规则(团队/点赞+拍砖-

       《舞动青春》:热身,广场舞模仿秀

       《恶魔降临》:体验分享烦恼

       《拨云见日》:分享讨论消除烦恼找回快乐的方法,他组点评

       《快乐老家》:教师总结拓展,学生在答题板背后签名写一句感言,拍照留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