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创】颌内动脉搭桥治疗巨大动脉瘤

 渐近故乡时 2016-08-10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石祥恩教授运用桡动脉移植至颌内动脉翼肌段与颈内动脉搭桥术,成功地为1例脑动脉瘤导致左眼失明的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该搭桥技术,被《欧洲神经外科杂志》认为是“切实有利的聪明创新方法”(原文:The method is clever and novel, withtangible advantage), 被评价是“巧妙的颅内外血流搭桥,解决了临床的关键问题” 

原文:This paper has value as yet another clever trick to deliver extracranialcirculation flow to the brain, for specific clinical problem)。

经首都医科大学医药卫生科技查新证实:该术式在国内外文献中未见临床报告,属于国内外临床首创。

此次接受该术式的患者是一位23岁的女性,左眼视物不清已有2年,并逐渐加重,伴有头痛。2周前左眼突然失明,右眼视力下降明显。检查后发现该患者左侧颈内动脉有一个巨大的长形动脉瘤。石祥恩教授采用桡动脉移植,颌内动脉翼肌段与颈内动脉搭桥术,为该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术后,该患者头痛好转,右眼视力恢复。其颈内动脉造影示,颌内动脉供脑内血管显影颈良好,动脉瘤消失。

据悉,石祥恩教授和他的团队采用桡动脉移植颌内动脉搭桥术的方法已经分别对13例脑缺血患者行增大脑血流搭桥术,对9例复杂脑动脉瘤患者行替代脑血流搭桥术,均取得满意的效果。《欧洲神经外科杂志》(Acta Neurochirsurgia 2011;153(8):1649-1655)曾发表过石祥恩教授报告的几例需要增大脑血流和代替脑血流搭桥患者。其中,2例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应用颌内动脉与大脑中动脉搭桥,目的是增大缺血半球脑血流,术后经血管造影显示搭桥血管通畅良好,核磁共振脑血流灌注检查显示缺血脑半球血流量明显得到改善。1例基底动脉巨大蛇形动脉瘤患者,应用颌内动脉与大脑后动脉搭桥,代替椎动脉供给基底动脉的血流,通过转变蛇形基底动脉血流方法,使巨大蛇形动脉瘤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据了解,选择较高流量的供血动脉,较短的血管搭桥距离和颅内血管相匹配的动脉,是解决目前颅内外血管搭桥的难点和关键。石祥恩教授与他的团队首创的桡动脉移植颌内动脉搭桥术为颅内外血管搭桥解决了这些难题。

颌内动脉可分为下颌段、翼肌段、翼腭段,石祥恩教授和他的团队在临床解剖研究中发现翼肌段断端的外径、长度与正常大脑中动脉M2段下干近分叉部外径相匹配,能满足中等流量(40-70ml/min)以上的脑血流量的需要。解决了以往颞浅动脉搭桥术及大脑中动脉末端搭桥术血流量不足(仅有10-15 ml / min),血管开通率低的不足。缩短了用桡动脉经颈外动脉至大脑中动脉搭桥的距离(18-20cm),节省了所需移植血管的长度(颌内动脉至大脑中动脉距离5-7cm)。石祥恩教授通过选择性颈外动脉血管造影发现,颌内动脉能够提高血流量,且距离颅内较近,符合作为颅内外搭桥的供血动脉要求,此外,取材较短的桡动脉移植,也能够满足绝大部分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复杂性动脉瘤及其颅底肿瘤血管搭桥的治疗。该术式可以运用到脑动脉瘤、脑中动脉闭塞等需要增大脑血流和替代脑血流搭桥患者的治疗上,无疑是这一类患者的福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