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众家说语文| 李竹平 作文教学:方法技巧要服务于思想情感的表达

 彬临钦岛 2016-08-10

李竹平,安徽省特级教师

近日,看到一篇文章《警惕作文训练中的技术化倾向》,作者写道,“一提到作文训练,人们便自然而然地将它与方法和技巧联系在一起。笔者听过很多作文教学的公开课、示范课,执教者大都着眼于写作方法和技巧,按照课前设置的目标,指导学生进行专项训练。……文章本是思想和情感的产物……因此,作文训练不应单纯地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写作方法,更要调动学生的思想感情,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这位作者所说的,恰恰是作文教学多年来所企望突破却未能突破的一个藩篱。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外乎这样几个。一是方法技巧可以总结,可以显性化、可视化,用一些教师的话说,是“可以教的东西”;思想情感虽然也属真实的存在,却难以捉摸,因人而异,千变万化,极具个性化,几乎是“不可以教的东西”。二是很多教师进行作文教学,目的并不是教会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真实的思想情感,而是为了保证学生考试时能拿到理想的分数。一次教研员主持下的作文阅卷,定下的第一个标准就是结构基本完整,至少分成了四个自然段就要给八十分以上。所有的标准都没有涉及思想情感的真实表达,理由是无法判断学生是不是在说真话。这种现象导致教师不认可学生作文是思想的交流、情感的表达,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已。三是许多语文教师自己并不善于写作,也就不能设身处地地感受写作的意义和价值,体会不了思想情感表达的要义,便执着于将“前人”“他人”总结的现成的“方法技巧”拿来“指导”学生作文,以为既省事又实用。

写作要不要讲究方法技巧呢?这是毋庸置疑的。优秀的文章一定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理想的学生作文也应该是方法技巧和思想情感“比翼齐飞”。但我们要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那就是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方法技巧是为更适切地表达思想情感服务的——写作的目的是表达和交流,而非炫耀写作者掌握了多少种方法技巧,形式是多么独到,修辞是多么精巧。猴子穿上再怎么曼妙的时装也不可能变成亭亭玉立的美女,这样的道理当教师的应该经常拿来告诫自己,才不会偏于一端甚至本末倒置。张宗子说过一段很明白的话:“小说写得极其圆熟的时候,可以把一个没意思的故事写得很有意思,读完了才发现还是没有意思。因为我们是在读写作者的技巧,而不是故事。但技巧终不是阅读的目标。”掌握写作方法技巧也不是学生学习写作的目标,学习写作的目的是学会用语言文字真真切切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判断、立场、情感,分享自己的感受、体验、审美、趣味。如果一个方法技巧有利于我们思想情感的表达,我们就选择它,利用它,如果会有喧宾夺主的可能就要远离它,舍弃它。形式和内容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文章才是好文章。“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用于说明方法技巧与思想情感的关系是很恰当的。根据表达和交流的需要进行方法技巧的渗透教学,让方法技巧与思想情感的表达自自然然融为一体,才是作文教学应然的选择。

要让作文教学回到正道上来,真正为学生学会表达服务,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关键:“观念与态度不变更,则一切改革方法,转换材料,都成空话。所以我说国文教授的改革,在教者观念和态度的变更。”国外很多作文教学都强调“读者意识”,也就是要让学生在动笔之前就要想明白自己的作文是要写给谁看的,要达到什么目的——这个目的一定是指向真实的表达和交流的。我们很多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是从不关注“读者意识”,从不对学生进行“读者意识”启蒙的(教师自己也没有被启蒙),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将阅卷教师当作唯一的读者对象。如此,只关注方法技巧的“假大空”作文也就理直气壮地屹立于学生作文的舞台而不倒、不朽了。这是不是为“虚伪的人生”奠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值得我们教育者警惕的。

愿自自然然表达真情实感的学生作文能早日欣欣向荣起来。

拓展阅读

杨先武:警惕作文训练中的技术化倾向

一提到作文训练,人们便自然而然地将它与方法和技巧联系在一起。笔者听过很多作文教学的公开课、示范课,执教者大都着眼于写作方法和技巧,按照课前设置的目标,指导学生进行专项训练。不可否认,这种写作方法的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确有一定的作用,但掌握了这些方法,并不一定就能写出好文章。

笔者每每听到学生在课堂上念读 “训练”出来的文章(大多是文章片段)时,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并不由想到:如果写作方法能像数学公式一样直接套用,那么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就会变得十分轻松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只要翻开学生的作文,就常常为其中的矫揉造作而蹙额,有些文章充斥着假话、大话、套话。究其原因,是我们的作文教学陷入了重技轻情的误区。

古人早就说过,“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文章本是思想和情感的产物,写作固然须用一些方法和技巧,但更重要的是真实的思想和情感。因此,作文训练不应单纯地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写作方法,更要调动学生的思想感情,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只有“笔随心动”,才能写出好文章。而现时的学生作文很少发自内心,有些“好作文”看起来辞藻华丽,并运用了各种手法,但内容却很干瘪,更无个性可言。

笔者曾在一次语文教研活动中听过两节作文指导课。这两节课都把作文变成了套路和技术的演练,而把文章的内核,即思想和情感抛在了一边。一位教师指导学生在写议论文时如何运用叠加法、连接法、嵌套法、倒装法;另一位教师更是把拳术中的“紫霞功”套用在了作文训练中,其“功法”包括乾坤掌、连环掌、二踢腿。学生们则依样画葫芦,在课堂上对这些规定的方法进行模仿。其结果是文章成了套路的组合,技巧的拼凑;而看不到真实的思想,独立的见解。

有位市级语文教研员还创造出一种“技术作文”,在全市推广。该教研员声称,“所谓‘作文’,其实就是‘做文章’,其意思就是造文章,强调的是人工而非自然”,并认为“做文章不是有感而发式的,而是无感而发式的,也就是说文章的情感、思想都是人工制造出来的”。因此在他看来,“作文是一门技术活儿”,写作训练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一套实用的“操作技术”。

这实在是一种奇谈怪论。文章的情感和思想并非物质产品,焉能“人工制造出来”?那种“无感而发式的”文章,仅限于无须表达情感的文体,凡属表达思想感情的文章,都不可能“人工制造”。如果硬要“人工制造”,则只能是一种无病呻吟。

文章不是无情物。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情乃写作之本,任何方法和技巧都必须服从于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需要。如果连自己都没有心动,又焉能去打动别人?

必须承认,当下学生不善于运用写作方法和技巧,但他们最为欠缺的是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自然也缺乏真切的感受和体验。由于无事可写,无感可发,只能硬着头皮拼凑成篇。这种“无米之炊”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

要解决这一问题,不能靠“技术”来弥补,必须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素材,包括对生活的感悟,增长见识,使“无米”变成“有米”。只有不缺“米”,方法和技巧才会有用武之地。同时,在作文训练中,教师还要用自己的真情去拨动学生的“情”弦,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使他们产生倾吐的冲动。这是写作方法和技巧无法替代的。

因此,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情与技并重,只有将真实的思想感情与恰当的表达方法融为一体,才能写出文质兼美的好文章。

(作者系湖北省特级教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