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珍”“瑞”等字左边是个“王”字, 为何却称它是“斜玉旁”?

 pgl147258 2016-08-10

我们平时所说的“斜玉旁”,看上去就是个“王”字,比如“珍”“珠”“瑞”,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两个字是同一个字吗?

首先,我们来看“玉”字,它是个象形字。在甲骨文里,它的本义是指“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后来成为汉字的一个部首偏旁,即“斜玉旁”。

“珍”“瑞”等字左边是个“王”字, 为何却称它是“斜玉旁”?

那么,“王”字在古代又是怎样写的呢?

“珍”“瑞”等字左边是个“王”字, 为何却称它是“斜玉旁”?

原来,在金文和小篆中,“玉”和“王”长得非常像,写法都是三横一竖。但若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二者还是有细微区别的。“玉”字像一根绳子串着一串美玉,因此写起来是三横一样长短,均匀分布。而“王”字的三横并非一样长短,也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中间一横稍短,并且靠上一些,意味着王者遵从天道。

因为这两个字太像了,让人很难区分,在实际书写中也很难操作,所以,后来“玉”字就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了一点,这样就好区分了。但作为一个偏旁,“斜玉旁”还是写作原来的模样,看上去是个“王字旁”,但从组成的字的意思看,我们还是可以分辨出来的。

“珍”“瑞”等字左边是个“王”字, 为何却称它是“斜玉旁”?(河北邯郸赵苑内的和氏璧雕塑,篆书八个字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总的来说,“斜玉旁”的字,大部分和玉石之类相关,比如“琼”“瑶”“琦”“珏”“瑕” “琏”“璋”“琳”“琅”“珂”等等。

不过,在《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中,汉字简化了,把所有“王”字旁的字都归“王”部,“玉”部下面反倒只剩下“玺”“璧”“莹”等寥寥几个字了。

文章来源:《多彩汉语——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中华书局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