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博青铜器馆精粹介绍 晋侯稣钟<下>

 鸣歌 2016-08-11

上博青铜器精粹> 晋侯稣钟

昨天说到晋侯稣钟上雕刻的铭文居然是真的,这是怎么回事?

对于在青铜器上刻字的这件事,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天外飞仙”说。


我们常常能在古书中看到“有星出东方,西南行,大如斗”(宋),“自中台东北行,近浊(近地平线),尾迹化为白气”(明)这样的描述,确实,在古人存在的几千年里,能够有流星、陨石这样的天文现象一点也不奇怪。那这和晋侯稣钟上的铭文有什么关系呢?在中学地理课上老师教过,陨星分按成分能分成三种:石陨星,铁陨星,石铁陨星。说到这里似乎已经有些眉目了。陨星中的铁是自然界中少数的铁以单质态存在的形式之一,所以古人或许遇到了这样的陨石,然后几个胆大的家伙发现这些石头比青铜更好用,甚至能在青铜器上刻出痕迹。这便是第一种猜想。

另外一件说法是古人已经能够一定程度的冶炼铁矿。这是现今第一次发现将近3000年前西周的器物上出现刻于其上的铭文。稣钟发现之后,有专家们配置了不同硬度的青铜利器在青铜上刻凿文字,都以失败告终。这说明早在距今3000年的西周时期,山西人已经制造出了像钢铁一样坚硬的工具在青铜器上刻字。这是一套改写中国冶金史的宝贵资料。既然当时已经处在青铜时代的晚期,换句话说,正处在向铁器时代过渡的阶段。古人不可能睡了一觉就被天启了,然后懂得把铁矿挖出来放进炉子里烧,或者是被外星生物的进化光线辐射照了直接就会使用铁器。这其中的过渡的过程,以前的文物中几乎没有表现,而晋侯稣钟上的铭文就很好的填补了我国冶炼历史的空白。

再来说说晋侯稣钟的形状。单从形制上分析,它的关键特征在于没有斡(wò)。斡,即钟的吊钮,是用来将钟挂起来的。这说明它并非是按吊挂演奏的方式设计的,而每只钟重达20余千克,自然也无用手执奏的可能。所以它与另外一种乐器商náo)一样,将钟口朝上,套植于柱架之上进行演奏,成为植奏而从商代的铙转变到甬钟的过程,就此体现。所以,青铜乐器,不只是我们想象的都是挂起来敲击的,其实是有很多不同种类和演奏方式的。


刚刚我是说这是青铜器晚期才会出现雕刻的情况吗,怎么又是和商代的乐器类似了?事实上,铭文中所记载的年代为西周厉王三十三年,战事从该年的正月发动,三月间投入战斗,至六月论功行赏,总共为半年时间。由此推测,编钟刻铭的时间应在这一重大事件之后不久,很可能即在这一年的下半年或稍晚。但是,这能否说明这套编钟的铸造也在此时呢?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刻铭本身已经说明,铸钟在前,刻字必在其后,中间应有一定的时间差。另外,事件发生在前,对事件的追述也必在其后。实际上,编钟自身所透射出来的信息表明,其情况还要复杂一些,编钟的铸造年代可能要大大早于厉王三十三年

就这套钟本身的价值来说,它的史学价值,乐理价值都是难能可贵的,这恐怕也就是为什么它能成为国家承认的“国宝”。



关注我们 关注青铜器文化保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