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晋南北朝女子服饰

 老刘tdrhg 2016-08-11

魏晋南北朝女子服饰(图片来源百度)

  魏晋服制规定:后夫人之服,魏初因袭秦汉旧制。皇后谒庙服,皂上皂下。亲蚕则青上缥下,用以文绣。至晋元康六年,改皇后蚕服服纯青,以为永制。三夫人、九嫔助蚕,服纯缥,皆深衣制。其首饰:三夫人太平髻,七蔽髻,黑玳瑁,又加簪珥。九嫔及公主、夫人五,世妇三。自二千石夫人以上至皇后,皆以蚕衣为朝服。

  南朝服制规定:皇后谒庙,服袿,谓之袆衣,其余服饰仍旧。

  北齐服制规定:皇后助祭朝会以袆衣,祠郊谋以褕狄,小宴以阙狄,亲蚕以鞠衣,礼见皇帝以展衣,燕居以衣。首饰假髻、步摇、十二钿,八雀九华。内外命妇从五品以上蔽髻,惟以钿数花钗多少为品秩。二品以上金玉饰,三品以下金饰。内命妇、左右昭仪、三夫人视一品,假髻、九钿,服褕翟。九嫔视三品,五钿蔽髻,服鞠衣。世妇视四品,三钿,服展衣。八十一女御视五品,一钿,服衣。外命妇:一品、二品七钿蔽髻,服阙翟。三品五钿,服鞠衣。四品三钿,服展衣。五品一钿,服衣。

  北周服制规定:皇后之服有十二:翚衣、苍衣、青衣、朱衣、黄衣、素衣、玄衣等。诸公夫人九服,无翚衣、苍衣及青衣。

  普通妇女

  在魏晋南北朝的妇女中,仍有人使用传统深衣制,但形式与汉代早期有较明显的差异。魏晋南北朝深衣的特点主要集中在衣服的下摆部位,将下摆裁制成三角,上宽下尖,层层相叠,叫做“髾”。南北朝时,这种髾去掉了长可拽地的飘带,将尖角的“燕尾”大大加长,使两者合为一体。左图为杂裾垂髾女服展示图,根据传世帛画及壁画复原绘制。

  这时期的妇女服饰和男子服饰既相似又较庞杂,大抵承继秦汉遗俗,有衫、袄、襦、裙之制,样式以宽博为主,衣衫用对襟为多,领、袖均缘边,袖口缀有一块不同颜色的贴袖,下著条纹间色裙,腰用帛带系扎,衣裙之间还有一条围裳,以便束腰。除此外,还有绛纱复裙、丹碧纱纹双裙、紫碧纱纹双裙、丹纱杯文罗裙等。

  在敦煌莫高窟甬道的两侧及佛教故事的下方,往往有一行行排列整齐的男女,小的仅有数寸,高的竟达几尺。他们中间有权势显赫的官吏,也有普通的平民百姓。这些人物,都为修造洞窟出过资金,他们把自己的形象画在壁上,表示该窟的菩萨佛像都由他们供养,所以被称为窟主,也被称为供养人。很多供养人的身旁都附有题记,写明年代、职衔、排行及姓氏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