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代北班服饰

 老刘tdrhg 2016-08-11

契丹族后裔(图片来源百度)

  按契丹族习惯,多做髡发。早在一千多年以前,髡发就已成为某些地区少数民族的常用发式。一般是将头顶部分的头发全部剃光,只在两鬓或前额部分留少量余发作为装饰,有的在额前蓄留一排短发;有的在耳边披散着鬓发,也有将左右两绺头发修剪整理成各种形状,然后下垂至肩。

  辽代服装以长袍为主,男女皆然,上下同制。服装特征,一般都是左衽、圆领、窄袖。袍上有疙瘩式纽襻,袍带于胸前系结,然后下垂至膝。长袍的颜色比较灰暗,有灰绿、灰蓝、赭黄、黑绿等几种,纹样也比较朴素。贵族阶层的长袍,大多比较精致,通体平锈花纹。龙纹是汉族的传统纹样,在契丹族男子的服饰上出现,反映了两民族的相互影响。

  穿左衽窄袖袍的契丹族妇女及穿圆领袍的男子(胡瑰的《卓歇图》局部)。胡瑰是契丹族的著名画家,擅长表现人民的生活。由于他长期生长在边塞,熟悉漠北人民的风土人情,所以他所画的作品,无论是人物服饰、生活器具,或是鞍马帐幕等,都能如实地反映现实,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卓歇”一词,是契丹族的俗语,意思是支起帐幕休息。

  《卓歇图》所绘的就是这样一种情景,整个画面是一幅长卷,共画了几十个人物。本图为此画卷的最后一段,是契丹族游骑猎罢,回营宴饮的场面,在一块毡毯上,并排坐着一对夫妇,周围站立着带弓佩箭的侍臣,并有几个侍女奴仆持壶托盘,作跪进斟酒状。前面还有数人奏乐歌舞为之助兴。图中男子全部髡发,位尊者裹有巾帛。妇女大多梳挽螺髻,另在额上扎一道狭窄的帛巾,仅贵族一人戴覆杯式圆帽。妇女所穿服装,都是交领左衽,与史籍记载相符,是典型的契丹族装束。

  辽代契丹族服装以长袍为主,男女皆然,上下同制。服装特征,一般都是左衽、圆领、窄袖。袍上有疙瘩式纽襻,袍带于胸前系结,然后下垂至膝。长袍的颜色比较灰暗,有灰绿、灰蓝、赭黄、黑绿等几种,纹样也比较朴素。贵族阶层的长袍,大多比较精致,通体平锈花纹。蔡文姬是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蔡邕之女,曾在战乱中被匈奴掳去,后为匈奴贵族左贤王妻。曹操念故友之情,兼惜文姬才华,派人将她赎回。《胡笳十八拍图》描绘的就是文姬归汉悲欢离合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