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个字总结一下“互联网”给教育带来了哪些改变?

 汀泗书院 2016-08-11



“互联网+教育”这个词天天挂在嘴边,说多了,搞得好像盒子君自己已经很懂“互联网+教育”了。


老实说,非矣!


这是一个全新的行业,不管是教育工作者,还是互联网科技工作者,都处于一个摸索期。要想搞透这个词,恐怕我们时不时得反复去思考这个词的根本,就是:


1:我们为什么要用“互联网”来改造教育?

2:截至目前,“互联网”究竟为教育带来了哪些可见的改变?


盒子君不打算分开回答这两个问题。而准备打算用7个字,来试图将这两个问题,做一个统一的“探索”。


通俗而言,我们要用“互联网”来改造教育,一定是因为教育本身存在着一些痛点,比如老师得花大量时间,去重复机械地批改作业。批改完后,老师讲解,复习,而这其中,有些学生其实已经掌握了,得重复听。没有分层教学的结果,导致学习效率其实不高。针对这些痛点,互联网信息处理的迅速性、海量性、及时反馈性被预期为能够解决这些痛点,能够为现行的教育做一些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痛点”与“改变”是相对应的,它们应该是一对反义词。


那么是哪7个字呢,慢慢来看。


——第一个字:快——


互联网处理信息发布和反馈的速度是相当快的。


在以前,老师在作业本上布置作业,总得第二天才能收到学生作业,然后再反馈给学生。速度慢、反馈慢。


现在,“速算盒子”、“作业盒子”这类APP的诞生,首先能自动批改作业,学生做完之后,瞬间就能被系统反馈成绩给老师和学生双方看,速度快、反馈快,老师省了机械批改作业的时间,且能够把空出来的时间,用于“及时讲”,提高了学习效率。


——第二个字和第三个字:低、省——


互联网处理信息的成本是非常低的。


以前,老师对学生作业进行反馈,一般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偶尔要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这都得花时间、找空间。


现在,“速算盒子”、“作业盒子”这类APP的诞生,师生之间通过手机APP里的语音功能,随时随地就能沟通,沟通成本大为降低,省时省力,有效提升了效率。


——第四个字:强——


互联网处理信息的量非常强。


以前,老师对学生作业的处理,除了批改,还需要对学生作业进行分析。不过大多数老师,都没有充分的时间去处理得好,所谓的作业分析可能最终会凭借大脑的模糊记忆去处理。


现在,“速算盒子”、“作业盒子”这类APP的诞生,系统不但能帮助老师自动批量批改学生作业,还能自动帮师生生成班级的学情报告,彰显了互联网的优势。


——第五个字:超——


互联网处理信息能够超越时空。


以前,老师布置作业,几乎都在课堂上,到了寒暑假,作业都需要提前在班级上布置,时空都遭受了很强的限制。


现在,“速算盒子”、“作业盒子”这类APP的诞生,老师布置作业、反馈作业,无论是在公交车上,还是去外地旅行的巴士上,都可以随时随地布置作业、和学生讨论作业,非常方便。


——第六个字:大——


互联网处理信息的容量非常大。


以前,就某一个学科进行分析,受限于主客观条件,一位老师只能掌握某一个班,或某一校的状况。


现在,“速算盒子”、“作业盒子”这类APP的诞生,它能根据不同教材、不同地域的学生作业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生成相应的学情分析,供不同层面的人参考。由此可见,互联网处理信息的容量无限大,能力也无线强,为教育带来的价值也更多。


——第七个字:众——


通过互联网,不管是一对多,还是一对一,众人交流的模式变得更多。


以前,老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讲解,常常面临这样一种状况。有的学生已经掌握,对这群学生讲,对他们而言是重复听课,降低了学习效率。如果只对其中几个学生讲,师生双方都需要找空间、找时间。


现在,“速算盒子”、“作业盒子”这类APP的诞生,能够让老师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状况,一对多,或一对一,或一对部分进行讲解,更加灵活得去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以上就是盒子君总结出的一点拙见。“快、低、省、强、超、大、众”。这7个字,反映出了互联网技术本身给教育带来的便利。


然而,就像许多教育专家、以及一线的教育老师所发现、或正在思考的那样,“互联网+教育”,带来的并不仅仅是一场工具的变革,它还需要老师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模式、刷新评估标准,这样做到结构性改革,让教学更便利,更有趣,关键的是,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互联网+教育”才能走得更深,更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