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区划沿革 | 从丹徒到润州:镇江历史上经历了哪些行政区划演变?

 邓超越梦想 2016-08-11


上世纪70年代江苏省地图

江苏镇江历史悠久,文脉深厚,现在所知镇江最早的名称为“宜”,是根据1954年在丹徒县大港烟墩山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宜侯矢簋”上的铭文考古得出的,“宜”是3000年前周康王封给宜侯的领地。

到东周春秋时期,公元前545 年,齐国的庆封在政治斗争中失败而奔吴,吴王“予之朱方”(《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把朱方这块地方作为庆封的采邑。

后来,吴国被越国消灭后,楚国又灭掉越国,楚即将朱方之名改称谷阳。这是因为古代有不少地名是以地理位置而得名的,有些依山临河的地方,往往以“水北为阴,山南为阳”为命名原则。而当时镇江北面靠江有北固山、月华山等著名山脉,故名谷阳。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南巡镇江,见镇江“因山为垒,临江望海”的雄险形势,又听说镇江古城中的京岘山云雾缭绕,紫气升腾,曾被风水先生断定这一带要出王侯将相,故命急驱3000多名赭衣囚徒,星夜赶往京岘山,名为修筑驰道,实是砍毁古树名木,劈山削岭,断其“龙脉”,败其“风水”,并将谷阳更名为“丹徒”,顾名思义,即赤衣囚徒之地。不过这是传说,根据史料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初分天下九州三十六郡,当时苏南分设丹徒、曲阿(丹阳)、阳羡(宜兴)、毗陵(常州)、无锡、吴(也名震泽属苏州)、娄(现昆山)县归属会稽郡,另有句容县、溧阳县、秣陵县(南京)、江乘县(南京江宁)归属鄣郡,同属扬州。

到了汉代开始,《史记》对地理志有了详细的记载,从《汉书》中了解到,汉朝共有13个州,苏南片区同属于扬州,下面分丹阳(原秦鄣郡)、会稽、吴郡(汉顺帝分会稽置吴郡)、庐江郡、九江郡、豫章六郡92县,见图2,位置约於今江苏省南部、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数省之地(注意此时的扬州疆域之大并且与现今的完全二回事)。

在汉代的政治中心是在关中地区,也就是秦之故地,而文化中心是在东部的故齐境内,当时相对中原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从汉书记载的人口密度中也可以看出,而长江以南地区相对北部地区发展落后,特别是广东沿海地区,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

当时镇江之地被划归为吴郡,郡治在震泽(现苏州),地属扬州。此时苏南地区的行政区划及地理位置可见下图。


 东汉末江南地区县级区划图

到了三国时期,镇江之地开始逐渐繁荣起来。东吴大帝孙权移镇京口,修筑铁瓮城,北固山上甘露寺刘备招亲,孙权联手刘备攻打曹操,周瑜与诸葛亮在蒜山上定下火烧赤壁之计,取得了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东吴基础,这些都是古代历史在镇江留下的足印。公元209年,孙权自吴来到丹徒,筑铁瓮城,建京城。210年,刘备访问京城,211年,孙权建邺,改京城为京口镇(可以看出,京口只是一个城名,当时地方名还是丹徒),史称的“六朝”从此时开始,古镇江开始走向历史舞台,其军事地位开始突出,成为长江下游的军事重镇。

《宋书·地理志》记载,孙权嘉禾三年(234),改丹徒为武进,据说三国时吴帝孙权尚武,以武而进,以武而昌。故有江苏的武进、湖北的武昌之地名,武进县名从这里开始第一次出现(注意,此时的武进是镇江的前身)。公元281年,西晋太康二年复武进县为丹徒县,析丹徒、曲阿二县地另置武进县,分吴郡无锡以西置毗陵郡,丹徒、曲阿、武进、毗陵属之。公元291年,惠帝元康元年,又以毗陵郡封东海王世子毗,为避“毗”讳,改为毗陵为晋陵。

在西晋中后期,司马皇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历时16年的混战,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内讧。引发了西晋亡国和以及近300年的动乱,史称“八王之乱”。公元311年即永嘉五年,以匈奴、羯、鲜卑、羌及氐为主,统称五胡乘八王之乱机会,纷纷举兵,大举入侵,华北地区战火纷飞,掠夺与屠杀不断,经济受到严重摧毁。匈奴攻入京师洛阳,俘获西晋皇帝司马炽,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并挖掘陵墓和焚毁宫殿,史称“永嘉之乱”。

为躲避战乱,约90万汉人从中原迁往长江中下游,史称“衣冠南渡”,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迁徙,这其中包括了一批文化名人。流民中,幽﹑冀﹑青﹑并﹑兖五州(今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及徐州之淮北的流民多越过淮水﹑长江而停留于扬州境内(是指长江以南的古扬州),由于大部分流民还指望东晋政府北伐,收回失地,不久能重返家乡,所以流民过了长江后,没有走远,移住地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江带,因东晋政府设皇城在建康,京口、建康二地是这批流民们的首先。西北部的秦﹑雍﹑豫等州流民则停留于荆州之北部。还有一小部分司﹑豫州流民南迁至江州北境(今江西)

永嘉之乱时,西晋皇室后裔琅琊王司马睿以安东将军,都督扬州军事,出镇建康,闻西晋愍帝遇害,得北方大族王敦、王导的帮助,於建康即位,是为晋元帝,重建晋室皇朝,都城设在建康,史称东晋。东晋政府为了招抚流民、安置世家大族,以维护起原有的显赫的郡望,遂在他们聚居之地﹐以他们原籍州﹑郡﹑县的名称亦有新立名称者设立临时性的地方行政机构以登记和管理他们。这些人称侨人,州郡县称侨州郡县,而以流亡百姓中的大族担任刺史、太守、县令。在南北朝时期,侨州郡县成为一种行政制度被广泛施行。此时,郡、县的关系也与州、郡的之间的关系一样。造成这一时期的州、郡之多达到了史上顶峰,行政区划最为复杂、紊乱的时期。

根据《晋书》、《宋书》史料记载,东晋政府分割吴置海虞县(今常熟),以曲阿的延陵乡为基础分割曲阿置延陵县,割无锡、毗陵的暨阳乡立暨阳县(今江阴),并在江乘置南琅邪、南兰陵等侨郡,在丹徒置南东海郡、南彭城郡、南高平郡等侨郡并划归南徐州。在东晋时期,荆州及扬州所辖郡县最多,县有百数之多,所以其荆州刺史、扬州刺史级别最高,其次是南徐州辖1769县。在京口、丹徒、曲阿沿江一带的流民来自原徐州地区的较多,南北朝开国皇帝刘裕及宋、齐、梁朝皇族也都来自于徐州,为方便管理这些侨民,东晋政府增设了南徐州,治所设在京口,南徐州是为了区别设在长江北面的徐州而命名的。


镇江历史地图

当时在镇江一带的侨民特别多,这大概也是把南徐州设在镇江的原因之一吧,我们还可以从《宋书·地理志》记载中发现,当时居住在南徐州的侨民有38252户,人口有217344人,而本土居民仅有34220户,人口是203296人。可见外来人口已经超过了当地居民,特别是镇江一带,流民数与本土居民数之比还要高。

东晋政府设立的这些侨州、郡、县开始也只是一个办事机构,并无实土,流民们只在这种侨立的地方机构登记,称为侨人。侨人的户籍称为白籍,不算正式户籍,入白籍者不负担国家调役、赋税。侨人有的相对集中,有的居住分散,管理极为不便。针对这些弊病,政府又出台了“土断”政策,所谓“土断”就是对辖区中的居民不分侨旧,一律在所居郡县编入正式户籍(黄籍户口),取消对侨人的优惠待遇,以当地居民一视同仁,纳入当地县级政府统一管理,废除侨郡、县。

“土断”结果使政府增加了收入和兵源,侨人则由北人变成了南人,繁乱的行政区划得到整治。“土断”的推行,损害了那些贵族侨人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到了南朝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执政时期,刘裕规定除他的家乡南徐州例外,其他地区一律实行“土断”政策,其中有史上著名的“义熙土断”运动,划定各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经过一系列改革,使得南朝经济繁荣昌盛,国力最为强盛的历史时期,史称“元嘉之治”。

到了梁朝,梁武帝萧衍做了更彻底的土断,土断南徐州各侨郡、县,但他的家乡南兰陵例外,把武进县改成南兰陵县,变侨居县为实土县,享受与其他县不一样的特别待遇,并把原南东海郡改为南兰陵郡,从此,行政区划混乱的局面得到较好的治理。

到了隋朝,隋文帝又进行了一次大的土地改革,废南徐州、东海郡,彻底清除的侨郡、县,把南兰陵并入曲阿。丹徒县并入延陵县,移治京口。

到了唐朝,置润州,复延陵为丹徒,改曲阿为丹杨,丹徒、丹杨、金坛属润州,并析晋陵西界重立武进县,改晋陵郡为常州。到了天宝元年,改丹杨为丹阳县。

到了北宋建镇江府,改润州为镇江,从此,镇江名一直沿用到现在。 

来源:镇江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