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太极拳名言谚语简释集锦

 隐士的书屋 2016-08-12


          太极拳名言谚语简释集锦

 编辑整理:陈雄

[转载]太极拳名言谚语简释集锦

[转载]太极拳名言谚语简释集锦

[转载]太极拳名言谚语简释集锦

[转载]太极拳名言谚语简释集锦

[转载]太极拳名言谚语简释集锦

[转载]太极拳名言谚语简释集锦

 

       太极拳博大精深,是在中国这片沃土上滋生和发展起来的—个特有的武术拳种,因而被视为“国之瑰宝”。太极拳流传至今,太极前辈、老练家、拳师和广大的太极拳爱好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或以文字形式传播,或以口头形式传播,凝结成众人津津乐道的名言和拳谚,活跃在拳坛,活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一种行为规范或座右铭,激励人们练功习拳。俄国文学大师高尔基说:“谚语和歌曲总是简短的,然而在它里面却包涵着可以写出整部书来的智慧和感情。”太极拳的名言及拳谚就具备了这样的特质,它们是智慧的结晶,这些名言及拳谚集健身、修身、防身于一炉,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实用性。它们是太极拳文化的精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阴阳是太极之母,松是太极拳之魂。

    “阴阳是太极之母,松是太极拳之魂。”中的“阴阳是太极之母”,语出王宗岳《太极拳论》的“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这是王宗岳在《太极拳论》里面开宗明义的解释“太极”的含义,以及太极拳名的由来。练太极拳不可不知“太极”,这里说明了把握太极拳的两大要点,一是整体观,二是平衡和谐。“无极”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中国哲学认为,“无极”乃天地之始,是人的婴儿状态,练太极拳就是发璞归真,去杂念。步入太极门学练基本功时,站练无极桩能体验无极的状态,还没有分阴阳的状态,体验人体内外的完整性。由“无极”到“太极”,分了阴阳,有了阴阳,就有矛盾,“一阴一阳之谓道”,太极拳就是、处理、平衡、和谐人体各种阴阳矛盾的一门学问。太极拳运动的关键也在于,把握运动中得阴阳要素,如收放、开合、进退、内外、快慢、攻防等,依照科学规律来锻炼,就会取得良好效果。

     “斯技旁门甚多”,我们在修炼太极拳的道路上,不能遇门便入,需要观察清楚,以免误入旁门。唯有“松”才是正确的修炼方向,唯有“松”才是进入最高境界的修炼之门。其他拳术也练“松”,但“松”的层次和“松”的地位与太极拳相比,会相差较大。从太极拳的松沉劲、轻灵劲、虚无劲到无形无象、全体透空就可看出“松”的层次了,把“松”喻为拳之“魂”的地位只有太极拳才有。

练拳如婴儿

      太极前辈说的“练拳如婴儿”语出老子《道德经》讲的:“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这句话既有“返老还童”的追求,也有以拳证道的体悟。婴儿是指1周岁以内的孩子,大家都知道婴儿身体十分柔软,所以利于快高长大,这归功于柔软。但人长大变老了,身体就逐渐硬化,于是各种病痛來拆磨我们,到死了就变成僵硬的肢体。松柔的锤炼是让太极拳习练者实现老子所说“复归于婴儿”的状态。让你倒回到婴儿时代是不实际的,通过修炼太极拳,让你消除身体的拙力。松柔如何来理解、来实现呢?向婴儿学习。第一点,身体柔软如婴儿。第二点,大家都知道婴儿脑袋还未生合,所以能无忧、无虑、无欲的入静,这样能生机旺盛;太极拳第十要,要求“动中求静”。能入静對身心健康有莫大裨益,也给技击带来好处。第三点,不患得患失,洒扫应对,举重若轻,甚至练拳的时候,忘记了招式招法,“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第四点,行拳练功如婴儿呼吸,也是 “复归婴儿”的修炼,新生儿呈现腹式呼吸,表现为小肚子一起一伏。

如想练好拳,首先圈练圆;要想拳练好,必须圈练小。

       河南温县陈家沟流传着两句朴素而贴切的拳谚:“如想练好拳,首先圈练圆”和“要想拳练好,必须圈练小”虽然是两句极为普通的谚语,却道出了练习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与前提,可见陈式太极拳运动既要有全身划圆的表现,又要有以圈的大小程度来决定功夫层次的标准。其他流派的太极拳也强调圆运动和螺旋运动。“太极图”以其精辟独到的见解,把太极拳的运动、发展、变化和对立统一的根本规律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图的含意是:“其外一圈者,太极也,中分黑白者,阴阳也。黑中含一点白者,阴中有阳也;白中含一点黑者,阳中有阴也。阴阳互交,动静相倚,周详活泼,妙趣自然。”从“太极图”与“无极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无极”和“太极”都是以一中空的圆圈来表示的。这就深刻揭示了大自然的博大内涵,既表现出了宇宙的浩瀚深厚,无边无际,无始无终,又预示着“有”和“无”的对立统一,孕育着太极的阴阳互化。同时,太极拳的圆运动也正是“无极图”和“太极图”圆形的具体体现。太极拳的一举一动皆离不开圆,或大圆,或小圆,或平圆,或立圆,或圆弧,处处圆活,环环相绕。既包含了无极之圆的浑然一体,犹如宇宙之广大浩瀚,无始无终,又包含了太极之圆的阴阳分明,动静相辅。这就要求练太极拳者,不但要心胸辽阔无比,意识如茫茫大宇,又要动中寓静,静中有动。这就是所谓“周身处处皆太极”的含意。陈鑫把练太极拳说成是“每日细玩太极图,一开一合在吾身”,也即此意。在此指出:走圆划弧的动作是被动性练法,是以腰胯带动四肢和以丹田气为主的内外相合的圆运动,不是手脚与腰胯、丹田内气分开的主动性练法。圆运动和螺旋运动却并非太极拳专有,中国众多的传统武术流派,也都有圆和螺旋的内容和要求,但圆运动和螺旋运动的技术内涵与太极拳不同。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功不练拳,好似无舵船。

       恩师林墨根先生对我说过:“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功不练拳,好似无舵船。”这两句话源自中国武术圈的谚语,道出了“功”和“拳”的互根关系。一些人把太极拳当健身操来练,是为了追求外形动作的美观而抛弃了很多传统的好东西,这样一来别说十年,就是一辈子也练不出太极拳的功夫。如果没有管用的基本功融入拳架,那就是空架子;拳架修炼太极拳功夫之本,也是太极拳功夫的载体。我听一位太极拳前辈说过:“练功不练拳,犹如无舵船。” 无舵的船,控制不了行驶方向,这船怎么能用啊?我也听另一位太极拳明师说过:“练功不练拳,犹如船无橹。”就像你划船没有桨,请问你该如何行驶?

百练不如一站

  站桩是中国武术中独具特色的训练方式。通过特殊的静态练习,使形体放松、神意安然、内气顺畅,使拳法体用兼备。没有内在基础的拳架乃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拳界又有“练拳无桩步,房屋无立桩”之说。故站桩为练习太极拳不可或缺的必修课,既是入门初学的基本功,也是练拳到了高级阶段的必修课程。

力发于根,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任何一个力学过程,从力的产生到传递都有一定的章法可循。发力是否科学决定了其先天素质的高低,传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其作用效果。太极拳将它的力学过程的第一阶段,即自身运作阶段(第二阶段即作用于外部事物上)分成了三个小步骤,即发、主宰、形(达)。如此才能构成力的整体性。有的拳论更详细指出,力发于足,主宰于腰,行于脊,由脊而膊,形于手指。尽管如此,这是分解划分法,在实际练习中,不管中间过程多细,总须一气贯穿完成。注意注意的是:不要断章取义的误解“力发于根”,因为只要你有了蹬脚的意识,就不会做到意气的轻灵和骨肉的松沉,只会产生一种拙力。用于一般的技击可能会有一些用处,但绝不是太极劲!真正的太极劲,是按照传统的规矩经过长时间的盘架子,结合内功练习产生的内气,此时将身体的重量“松沉到地下”,自然会有一股地面反座弹力从脚下传导到全身,松沉的越好,这股劲力就越大,直至将身体绷圆,让你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

松而能沉是真松,松而不沉乃假松。

      田兆麟是有较高技击功夫的杨氏太极拳名家,《田兆麟師口授心要》合计四十二条,其中有7条心要说到“沉”字,足以看出“沉”字的分量和重要性。我师爷李雅轩先生谈到松沉时说:“无论练拳或推手,总要以脚下松沉稳固踏实为第一,否则一切全谈不到。千要紧,万要紧,是身势松软,脚下有根为最要紧。” 郑曼青也是有较高技击功夫的杨氏太极拳名家,他在《太极拳十三篇·述口诀第十三》里面告知:澄甫先师曾亲传杨家太极不传之秘有十二则,其中第二则是:“曰沉。如能松透,即是沉。沉即不浮,浮是病。体能沉已善矣。尤须加以气沉,气沉,则神凝,其用大矣。”纵观名家所述,可见“沉”是真松的最重要的体现,反之指出浮是病,换句话说就是假松。

减去一分本力,增加一分内功。

       学练太极拳之初,就是要你放弃日常本能的观念,平时生活、工作习惯用人之本力的,这时到了练功习拳就被视为一个病。太极拳不但不让你练蛮拙的外力,还要你把以前练的外力都卸掉,因为卸外力就是弃僵力、弃拙力,弃了僵力、拙力,松柔、松沉、松活、松弹和周身一家的劲法、劲道与太极内功才能练出来。减去一分本力,增加一分内功,事实确实如此。杨式太极泰斗杨澄甫先生曰:“一个松字,最为难能,如果真能松净,余者未事耳!”减不了本力就松不了,松不了就练不出太极内功。主观主动的舍不掉本力是练不好太极拳的,与太极内功的练法背道而驰;减法被动的舍掉本力才能体验到太极拳的真谛,太极内功自然而来。

牵一发而动全身

       语出清·龚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感触》诗:“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此话比喻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太极拳是多元文化养育的传统武术,太极前辈把此话用到太极拳的意思是在运动中一动全动,节节贯穿,相连不断。比如“整劲”、“腰胯带动四肢”、“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太极不动手,动手非太极”等练法就是体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文化内涵和哲理。

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

  语出武禹襄拳论。太极拳的行架走步出腿似猫,既轻且灵,干净利落又柔若无骨。“运劲如抽丝”,一者连绵不断,二者细腻幽远,三者曲折回环,四者均匀和缓。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强调练习太极拳内功的重要性。功是拳的基础,没有功,拳架子就是空的。功既是拳的基础,也是拳的高级形态。各种太极拳无不把练功作为强调的重点。

练拳无人似有人

  太极拳注重对意念的训练,特别是技击方面的意识,这是太极拳的灵魂。对每一招式都要清楚其用法,这样每个动作才能做到位。练拳时设定有对手过招,这样一则精神饱满,不会懈怠,二则对每一势的技击含义会有清楚的了解。

拳打千遍,其义自现

  太极拳良强调坚持多练拳的必要性。义,指拳的准确要领,运动规律、内在含义。拳的学习既要老师的指导,又要自己的领悟,还要不断练,才能把老师指导和自己的研究真正领悟。多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太极拳的许多精髓,不练到一定的次数是难以体验到的。

习拳容易改拳难

       近来研究太极拳者,由北而南,同志日增,不禁为武术前途喜。然同志中,专心苦练,诚心向学,将来不可限量者,固不乏人,但普通不免入于两途,一则天才既具,年力又强,举一反三,颖悟出群,惜乎稍有小成,便是满足,遽迩中辍,未能大受;其次急求速效,忽略而成,未经一载,拳、剑、刀、枪皆已学全,虽能依样葫芦,而实际未得此中三昧,一经考究其方向动作,上下内外,皆未合度,如欲改正,则式式皆须修改,且朝经改正,而夕已忘却。故常闻人曰:“习拳容易改拳难。”此语之来,皆由速成而致此。如此辈者,以误传误,必致自误误人,最为技术前途忧者也。

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语出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中说:“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在此指出:一、太极拳的心法和功法,是不能有丝毫差异不同的。太极拳的心法、功法,只要有毫厘的些微不同,就会产生超过千里之远的错误,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二、毫厘之差不是指拳式姿势动作的大小。常言说得好,微小差错,能产生极大的错误结果。知微见著用在太极拳里恰如其份毫不夸张。这里的毫厘之差不是指拳式姿势动作的大小,而是指生理结构的差池,筋随骨动气自行,骨骼的相对位置哪怕仅仅毫厘之差,反映到劲力运行上就会有绝大的差异。三、一字之差也是毫厘之差。太极拳名家郝月如先生在其《武式太极拳的走架打手》一文中提出:“太极拳不在样式,而在气势。”一字之差,理解就不同了。内涵不同,技术要求也不同,练出的太极功夫就会差别较大。

为道日损

     “为道日损”语出老子的《道德经》。太极拳是多元文化养育的传统武术,太极前辈把此话用到太极拳的意思是说当我们领悟了太极拳的本质规律之后,随着领悟的深入,你会发现,我们练拳或推手过程中的“顶、偏、丢,抗,浮,重等弊病,都来之于我们自身的妄念(主观臆测),这些妄念使我们不能形神合一。回头看看自己练拳的每一点进步,并不是我们在身心上增加了什么,而是扔掉了许多,扔掉了我们由偏执、妄念、所带来的种种毛病。使我们原有的本能得以活泼泼的显露出来。扔的越干净,自然的功夫越显露,进步也越快。所以,练拳到了这一层是一个去习气,去障碍,“去伪存真”的过程,是减法。这一步是让我们学会扔掉,扔掉来自身心的一切束缚,所谓的拳法、拳论,不过是引导你领悟太极奥妙的方便法而已。是渡海的船。

牵动四两拨千斤

       太极明师王壮弘指出“牵动四两拨千斤”的“拨”字不合拳理、事理、文理,应理解为“拔”字之义才符合太极内涵。这句话指太极拳推手与技击的特点与运功方式。形容以小力胜大力,以巧胜拙,以柔克刚,可以看作是技巧动作。当对方以大力击来时,不与之硬抗,而是运用内劲功法,避实就虚,引进落空,巧妙地调整力学结构,使对方失重、失势,此时再于关键点或线上施以小力,就可将其击倒。亦指以内功可胜拙力。“四两”指内气,表示以较小的能量损耗,瓦解较大外力。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语出陈鑫的《太极拳推原解》。有人认为佛家的宇宙观念指导并派生了太极拳的太极观。太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大”字下面一点意为任何大都由极细小构成,脱离小不成其大,而极则是穷尽到无可穷尽,故致广大,极精微。太极拳正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拳,太极拳者把大自然当大宇宙,人体当小宇宙。也有人认为这样说法很可能源自中医的“气化论”。太极拳讲究“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用到技击功夫上说是点的运用,是阴阳学说在周身的体现,也是动点和静点的度化。点越小功夫越深,直至修到神明阶段。太极拳的“点”,“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小到无内的实例是手按在武功较好的明师身上某个部位,便有一种空无感,手按空了,脚下失重,从上到下失去控制,进又进不去,逃又逃不掉,只有挨打。   

招没绝,功夫有绝

     “招”是指散手中的招术。绝招是某些武术家在某个招术上练得精;兼之有较深的武功,运用起来得心应手,所向披糜,使人难以抵挡,屡用屡胜,代代相传,成了所谓绝招。绝招是相对的,天下无敌的绝招是没有的,但功夫是绝的。绝招仍是散手绝技的精华。如清末形意名家郭云深就以“半步崩拳打天下”,这高深的造诣,是多年练功的结果。因此练太极拳一定要练内功。

师傅领进门,成艺在自身

      “师傅领进门,成艺在自身”和“师父领入门,修行靠自己”的意思大体相同。 陈式、杨式、孙式、吴式、武式、孙式以及武当、赵堡等多种流派都有自己的技击特点及训练方式,成为一种独立的完整体系。所以入武功之门最好有老师指点。而拜师学艺是容易做到的,也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但能否学有所成,还须看每人练功的自觉性、艰苦性。练武的要旨,在练不在学。学习虽然是必不可少的,但它只是一种手段、一个过程而不是目的。其目的是练,练会动作,练懂技法,练深功力,练强身体和意志。属于传统武术的太极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若只学会老师或书本上的招法、理论,疏于练习和实践,那样始终变不成自己的东西。对武术精髓的理解,正象陆游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练功关键点在自身的决心、苦心、耐心、恒心,只要勤学苦练,定能领悟拳旨、武、意。

名师出高徒、明师出高徒

     “名师出高徒”释义为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名师出高徒”这句名言对于太极拳教学的现状来说,宜辩证看待,有些“名师”不一定有太极真功夫又不一定明拳理、不一定晓练法、不一定会教学。所以有不少太极拳爱好者对“名师”定义为“出名的师傅”、“有名气的老师”;也有定义为“徒有虚名的师傅”;他们认为有太极真功夫又明拳理、又晓练法、又会教学不保守的人是值得跟学的“明师”;所以在太极拳圈内流传“名师”和 “明师”的说法。如果在“名师”和 “明师”两者中挑选一个,挑“明师”是明智的选择。当然,“名师”加上“明师”和 “德艺双馨”的师傅是最佳选择。

言传身教、口授身传

     “言传身教”释义为既用言语来讲解教导,又用作动来示范。“口授身传”和“言传身教”的意思相同。太极拳是身体力行的技艺,语言、文字、图像都无法确切地记录身体力行的感觉,经过体悟身知的老师,图谱影音等载体无法把这个过程反应出来。视频讲解、文字解说、3D图片讲解做得再好也不能超越言传身教的效果,言传身教是传授太极拳最好的教学方式。言传身教给老师和学生带来了面对面的零距离接触,学生的资质和身体生理条件如何,把拳学练得怎样,老师一清二楚。欲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得因人施教。学生有什么样的拳病,老师看了发现问题,就能及时纠正。尤其是教学太极拳推手中的功课,轻沉兼备之功、刚柔相济之窍、发劲之要、化劲之妙、牵动四两拔千斤之巧,都少不了老师手把手的喂劲、喂招和悉心点拨。这都是以视频讲解、文字解说、3D图片讲解为主的自学方式不能做得到的。

力不打拳,拳不打功

       这里的“力”是指蛮力。拳术则应用避实击虚的技击方法,以避开或化去对方的蛮力,或借其力而打之,所以说“力不打拳”。“功”是指气功、硬功之类的功夫,硬功胜于蛮力,气功不畏打击,因而拳家每为精于功夫着所击败,所以说“拳不打功”。力不打拳,拳不打功是对力、拳、功三者本质特点的简明概括。也是对武术水平一般的人而言的。因此不能机械理解。因为拳术对力、拳、功三者是同等重视和锻炼的。另一层意思是拳术既然能够避力,也应能够避功。所以胜负之数,取决于技击和功力是否熟练和精纯。

一寸长,一寸强。

       这是一句流传久远的拳谚。明代程宗猷在《耕余剩技》中曾多次提到。在交战中,以先击中对方为目的。若身材高大或使用器械较长,则比较有利。在两人身体条件(臂长和腿长)及器械长度相等的情况下,如某方做到筋骨伸长,虽仅仅一分之微,就多一份胜利的可能。在攻防实战中确能争到一分之微,就可先入为主,取得战机。不仅在战术距离上占据优势,而且从击发的的力量上也能优于对方,进而取得战术的主动权。可见得之则胜,失之则败,因此双方都要争取。比如冲拳时拧腰、顺肩、急旋臂,增加了进攻距离,就能够着对方。再如上海的太极名家金仁霖在讲解叶大密先生“不顶之顶”一语含义时,作了一个示范,与一位推手功夫很好的壮年人彼此右手臂相贴相互进攻。这位壮年人体重85 公斤,身高1.8米左右,手臂当然比金老师长。然而,他的手却触不到金老师的胸部,而金老师的手倒触到了他的胸部使他拔跟而起,原来,金老师在双方进攻瞬间,陡然深度含胸拔背,如同手臂变长了一样,当然此时的含胸拔背,脊柱也是后撑的。

太极无法,动即是法

     “法”是从实践中抽象和提炼出来的,它能指导实践,但不能代替实践。这句话强调随机应变。技击首先要有镇静的情绪,这样头脑清晰,才能随机应变。每一个动作都要精神集中,劲力贯注,并以极大的耐力、机警和准确,来实现技击的目的或锻炼的要求。如果,知进不敢进,就会不得其利,反受其害;当断不断,必被其乱。在与敌周旋中应自然而然,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指上打下,晃左攻右;或有意卖个破绽,诱敌进招,随后破招还招,兵不厌诈是也。

读书要讲,种地要耕,练拳要想

       练拳虽然是身体的运动,但是不用脑子不行,想,就是要对拳架的结构提点为什么?对各种法则要求提点为什么?对招法的应变提点为什么?多练习过程中身体的生理反应提点为什么?做到不仅动作姿势上模仿得正确,还要了解为什么那样做才正确,怎样做才正确,所谓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

步不活则拳乱,步不快则拳慢。

       步法在拳术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步法起着调动周身各个部位以实施各种技击战术的重要作用。技击中的进攻后退,拳打脚踢,肩顶臂撞,无不倚仗步法来保持自己重心的稳定,还要靠步法的变化来动摇对手的重心,破坏其平衡。步法对,拳脚则顺,步法精,出势则疾,进退则灵。步法是协调手法、身法、腿法的基础。步法练好,才能保证手法、身法、腿法的施展运用。

手到脚不到,自去寻苦恼;低头与弯腰,传授定不高。

       习练拳术,最要注意手、眼、身、法、步五大项。所谓手者,即掌、拳、肘和腕等动法;所谓眼者,即左顾右盼,或向上向下等看法;所谓身者,即肩腰胯等动法,如含胸拔背、转换等等;所谓法者,即拳术各种名势,要皆拳路中打人之方法也;所谓步者,是练拳人最易疏忽而最重要之事,步为根基,快速在步,稳固亦在步,着与不着在步,巧与不巧亦在步。此道中人日:“手到脚不到,自去寻苦恼,低头与弯腰,传授定不高”,此两句话,五种方法皆说到矣。

搂抱不像摔跤,顶牛不像相扑。

       这是人们在九十年代对推手竞赛的负面写照。1992年4月,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在山东济南皇亭武馆内举行太极推手比赛和规则研讨。恩师林墨根一直认为当时的比赛规则是违反太极师训,有违太极拳原理的。作为赛会的特邀代表,以老拳师身份参加会议的林墨根,在开会讨论比赛规则时慷慨陈词:“这个规则好,但不能安‘太极’两个字,否则就是污辱了太极拳。太极拳应出手无形,不拖泥带水,干净利落,脱得开,放得远。不应该像现在的比赛那样顶牛,相扑不象相扑,摔跤不像摔跤,柔道不像柔道,散打不像散打,推手更不像推手!”

       当时的太极拳推手运动已经开展了12年,为了验证是否真有传说中太极拳“柔化刚发”、“四两拨千斤”的神奇功夫,也为了今后太极推手比赛的健康发展,会议决定在闭幕的前一天组织一场对抗赛,邀请老拳师们登台献艺。林师先后与当时全国推手比赛总裁判长和本次推手赛重量级冠军较量。只见73岁的林老运用太极“引化掷发”的功夫,发放对方腾空飞出丈外,跌扑倒地!全场顿时掌声雷动。人们终于有幸目睹了王宗岳先生《太极拳论》中所描述的“耄耋能御众”的神功绝技了!由此,林墨根先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终于被中国武术界确定为推手竞赛的方向和技术准则。其归纳的推手要领为:“沾连不脱、步活身灵、缠绕拿跌、顺势发放、以柔克刚、恃巧不恃力。太极推手要出手无形,不能拖泥带水;要干净利落,脱得开,放得远。”

接劲似接球投出

       此话语出太极名家郑曼青所说的:“”必须球来似能吸住,而复掷出,乃为接劲。” 郑曼青先生在这段文字里生动地揭示了太极宗师杨澄甫所传授的真传实战技法 ——“接劲”。不少练拳者都弄不清楚“沾粘连随”究竟有什么实战搏斗价值, “接劲”是怎样的呢?郑曼青先生将其比喻为是“舍己从人”的“接皮球”与能够发放劲的“掷皮球”。就是在实战中,遇到敌人的攻击,对于敌人无论从何角度、以何种形式攻击的拳脚,都是如同蓝球运动高手将飞射来的皮球轻松地接住象是吸住似的,随即又能够将整个敌人击发出去就象是能够将刚接住的蓝球抛出去那样。据传,杨禄禅当年接见来客,对方突然跃至身前猛力拳击,杨禄禅一个接劲,对方迅即落至丈外,拳击姿态如故,且无损伤。当然,要学会接劲,非经长期实践,由懂劲而阶及神明不可。

陆地游泳

       太极名家郑曼青的“陆地游泳”之说,大体意思是这样的:以丹田喻气海,“每一运动,即觉气之鼓荡如游泳”,日积月累,“则可以溢乎经络,达乎骨髓,充乎膜膈,形乎皮毛,是为抟气致柔矣”。“极其至也,则知空气重于水,且重于铁也”。拳论云:“在意不在气,在气则滞。”有趣的“”陆地游泳“”之说,揭示了意与气的关系,是将意念归之于克服动作阻力,则“意到气到,气到劲到”,可避免气滞之弊。

有根即是无根,无根即是有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茶杯和圆球,按太极内涵而言:一个平底的茶杯有根,一个圆球无根。如果根的作用是稳定的话,圆球八面圆转而不倒,所以无根反如有根般稳定。茶杯的稳定有范围的限制,超出范围便如无根般倒下。太极拳的“舍己从人”,根是活根,是 “无根之根”。

有力者无力,无力者有力。

       按太极名师王壮弘的意思讲解:太极拳以“不用力”为最有效率的方式调动能量。能量的最大来源是地心吸力,即自身重量及对方的力量和体重,自己用力,就不能很好地借地心吸力和来力,而且容易被对方利用。太极拳全身松沉,饱满开张;不用力就能顺利地利用地心吸力(即自重量)。而用力者反而容易被人利用。所以太极拳是“无力打有力”。

不中乃中,中乃不中。

       按太极名师王壮弘的意思讲解:中正安舒乃太极拳之“体”,但在用时一定要偏;因为是顺地心吸力的,故同时也一定要沉,这叫“偏沉则随”。设对方从上、下、左、右任何一方向你进攻,试图破坏你的中心。你一定要顺着对方进攻的方向,用负负得正、动态平衡的道理,在不中正求中正。这时你的身体看似斜而不正的,实际上是平衡的、中正的,这叫做“斜中正”。如果错误地用力顶住对方来力来维持中正,因为中心受力,一定不中正安舒,终至失去中正。

一身备五弓

       拳经云:“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后发”。何谓“一身备五弓”?意思指的是身躯犹如一张弓,两手为两张弓,两足为两张弓,蓄放相间。五弓合一乃宏观所述,细微之处和练功要领还得习拳者思考研练才获真知,曲中求直产生劲的对拉,确立了弓架的角度。所谓开弓,“弓”的理解可为拳势动作与劲法、劲路的整合是否像弓之动态,内功修炼和上下相随、内外相合是否得法,直接影响到“弓”弓的功效。太极拳从头至尾都包涵着有如弓状的对拉劲道,在完成一个动作时,总是上下、左右、前后进行对拉弓劲的拔长。

打人如亲嘴

       这话听起似乎有点不雅,但确实是一种近身打人的技法,有着较好的效果。如果内家拳功夫没有练到一定的程度,告诉你这句话也是没有用的,你根本就用不出来。作为内家拳之一的太极拳,讲究手不空出,只在接到对方的劲路之后才出拳。这样最佳的出拳机会,就往往与对方靠得很近,就像是两人要亲嘴一样。这样的距离上,练外家拳的人由于需要用腰腿摆动的力矩来获得肌肉力量的杀伤力,因此就根本就无法贴身发力。真练内家拳的人,讲的就是“力不出圈”,就是专门练习在身体的重心周围发放劲力。另外,我恩师林墨根说的:“喂到口才来吃,不要勉强去吃。”与“打人如亲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伸手如把脉

       这是太极推手用轻劲的写照。因为只有手上轻了,才能听到别人身上的劲,所谓“伸手如把脉”,根本无须大力落在别人身上,打人时也无须大力。听到劲时,只要手脚同时到,意足了,力合了,整了,对手自然就会轻易被你打出去。

打拳如同瞎子走路

       太极推手的听劲是用心去听的,用身体去感应的,由感即应,这也是为何有“打拳如同瞎子走路”这一说法。常人走路用眼看,还经常被绊倒,那是因为你没有看在心里。瞎子走路时,他却必须调动全身的注意力,包括听觉、触觉、嗅觉等等,稍稍有一点点动静他都能发现。

形意拳毒,太极拳奸,八卦掌滑。

       这是武术圈内有人说太极拳“奸”的戏话。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你的明枪已经练出来了,对付差手肯定好用,可是对付好手就不一定好用了。如你这时改练暗了,其实就是“暗下毒手”,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发放或打人,成功率自然就高。太极拳以柔以软来赢人,其实就是靠暗的技法与劲道。生活当中说某人奸滑,是指为人。功夫上面指的奸滑,就不是指为人了,那是指暗的技法与劲道,这就是武术的道理。暗技法与劲道肯定比明技法与劲道“奸”啦。在对练推手中,研练怎样将人放出去是没有错的,只是不止研练怎样明明白白地把人放出去,还要研练怎样不知不觉、偷偷摸摸的把人放出去。这样自然就要求自己的劲道越柔越软越松,才能让人在无法防备无法化解的情况下出去。所以说,太极拳的软弱、温和是表面给人看的,那是为了蒙蔽人;怕就怕,现在不少人者把太极拳练成真的软弱又温和了,那才真就叫惨了!

避高而趋下,随意而成形。

       太极拳的特性就像水一样,“避高而趋下,随意而成形”。因为像水,才正成就了太极拳特有的境界和魅力,试在五个方面表述水性太极拳的境界和魅力:

       一、人的思想要像水,像水才能舍己从人,才能始终记得太极拳是在被动中赢人的,水能赢人是因为人给了它机会和势能,外界不给它外力它是不会动的。

       二、人的气息得像水,像长江大河般大吞大吐,只有像水,才会更加松沉,上步的时候气息才能贴着地面向前趟,气息不松沉的人被你一趟就拔跟。

       三、人的劲道也应该像水,只有像水才能合得更密,像水才不会被堵住,堵住左边右边流出来了,堵住上边下边流出来了。功夫再好你能把水空起来吗?你能把水虚一下吗?

       四、人的听劲也应该像水,只有像水,对方攻来你才能自然的把他含化住,对方离开时自己才能自然的合上,一分不多也不少,不紧也不慢。像水波一样地随着外力而荡漾,在荡漾中把对方发出去。只有像水才能发出松沉的软弹力,才能有翻浪的气势。  

       五、人的心境也应该像水,像水才能麻痹对方。因为它外表温柔,它恬静隐忍,所以大家敢跳到水中去玩,却没听过谁敢跳入火中去玩。明明是可怕的东西,人们觉得不可怕,而去靠近它,越是这样反而越可怕。

发人如挂画

       发和放是两种不同层次的功夫,放比发的难度要大,发人能使对方跌出去就行了。放人呢,是把对方发到准确的位置放在那里,“发人如挂画”就是这种收发自如的功夫。上世纪七十年代,近九十高龄的太极拳名家吴图南在北京动物园内拳场给得意弟子传授推手术,从联合国来了一位美籍华人张先生在场拍了不少有关推手的精彩镜头,其中有几张吴老爷子将徒弟直上直下拿起的 “打人如挂画”的经典照片。己故太极名家王培生对此说:“以方较技,拿得起才能放的下。”以例解释,他将帽子戴在头上,再摘下帽子远远的扔出去。

练功容易守功难

     “守功”有两个含义。一指练功要“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练功。只要不间断,每次练功都认真对待,即能将功守住,并可逐步提高功艺和体制水平。二指“守身如玉”,即练功与养生应密切配合。遵守与不遵守修养之道,会有着两种天壤之别的结局。古人说:“养生之士,先保其精,精满则气壮,气壮则神旺,神旺则身健,身健则少病,内则五脏敷华,外侧肌肤润泽,容颜光彩,耳目聪明,老当益壮矣。”“内劳神明,外劳形质,俱是夭折,惟房劳较甚,为其行与神交用,精与气均伤也。”比如清末有个武状元陈国璧,年轻时体格魁梧非凡,精武艺,有举鼎之力,但其步入中年后,花天酒地,荒废练功,未到晚年就已经百骸俱废,骨瘦行瘠了。这就是没有“守功”的缘故。以上的论述和事例对今天的练功者,特别是中老年人更须引以为戒。

三分练,七分养。

       强调科学练拳,要注意练养结合,在练拳的强度、时间等方面适度控制,注意练拳的健身要领,不能一味追求大运动量,追求劲力的发放。

战胜他人不为强,让过他人方为高。

       恩师林墨根常常念叨:“战胜他人不为强,让过他人方为高”。对于前来挑衅的人,林师总是能避则避,不能避的,点到为止,从不与人争个高低。树大招风,早已声名在外的林师,难免会受到众人的议论。但不管褒贬,林师均不发表意见。在他心里自有一番评判,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他老人家经常语重心长地对告诫我和其他师兄弟:“技击是太极拳的精华,亦是重要内容,但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练拳者的身心健康。只要重武德,行善事,功夫才会提高。没有高尚的武德,就练不出上乘的太极功夫。”如果一个人老是想赢、想报复,去斗力斗狠,他的心就松不下来,又怎能入太极“舍己从人”之道、得太极修养“谦卑柔和”之要诀呢?

揣思摩像、 亲师默像

     “揣思摩像”是太极名家李雅轩的说法,意思和“亲师默像”是恩师林墨根的说法,两种说法的意思大体相同。师爷李雅轩先生说:“‘揣思摩像’,我当先也常有之,要想起杨老师打拳推手的神气,便觉功夫有进步,如长久不见老师了,练拳就找不到味道了。近有人竟不知思念教者的意思,肯定是不对的。”练功习拳时,林师常常亲师默像,在心里默想当年他师父李雅轩练功教拳时的形态,结合李雅轩先生所传的练功心法,终于悟出了太极之要、太极之妙。

水涨船高

       2003年10月1日,我和五个弟子带着钦州市几十位太极拳爱好者对恩师林墨根的敬仰和问候,踏上西去的列车直奔成都,利用国庆休假赴蓉探望这位名满拳坛的老人家。我在向林师请益如何授拳的问题时,他老人家对我说:“你能和自已的弟子一起来探望我,做得好啊!你不怕弟子在我手中学到新的东西,体现了开明光大的品质。其实弟子身上练出了较好功夫,对老师本人是有促进的,会体悟出新的东西,‘水涨船高’嘛。所以师者不宜对徒弟保守,只有这样才是明智之举,自已的功夫才能与时俱进。” 确实如此,一是徒弟身上长好功夫了,对自己修炼太极拳有促进,压力会变为动力去研练太极拳;二是徒弟身上长好功夫了,能增强自己修炼太极拳的信心。多年以来,林师的“水涨船高”一直是我授拳的座右铭。

人练太极,太极练人。

       2000年9月,恩师林墨根在广东珠海市参加太极名家联谊会与我见面时语重心长的说:“对太极拳的修炼就是从‘人练太极’到‘太极练人’”。这番话我还记忆犹新。老练家亦有“人练拳,拳练人”的说法。我是这样理解和认识的:练拳不久,为了换力长劲,让人颇感肩膀酸痛、腿烧腿抖、身出大汗等,这是因为筋骨强度、气血流量还不够,而不是练法有错,这是正常的练功习拳过程。只要用意志克服困难,要有毅力的坚持练下去,就会学有所成,就能练出太极功夫,这个阶段叫做“人练拳”,就是“人练太极”。但过了这个阶段的酸痛与疲累之后,逐渐周身协调,精、气、神有了质的提高,太极内功体悟在身,尝到了甜头,就习惯了练拳的功夫深和苦练功。这时候,如果不练拳就会身体不舒服、精神不够;这就是所谓的“拳练人”了,也就是“太极练人”。第一个阶段需要老师引导和严格的管教,第二阶段就是自己的自觉自愿了,天人合一,自然而动。

 

                                                   修改补充于2016年8月11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