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声音是女人的第二张脸?

 昵称35735865 2016-08-12



文章 | 兆民      插图 | Olaf Hajek


01
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声音实验,我把三个陌生人的录音片段拿给学员听(这三人同属于一家公司,两男一女),学员听完录音后,需回答两个问题。
 
问题一,这三人中谁是公司领导、谁是中层、谁是基层员工?
 
问题二,这三人的性格又是怎样的?
 
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
 
听完录音后,第一个问题所有学员都给出了完全正确的回答,且得出结论的速度很快。
 
第二个问题,他们调动着不同的词汇,可是如果把每位学员的描述汇在一起,便是录音中这三人完整的性格“画像”,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的回答也是正确的。
 
第一次做这个实验时的学员,都是来自美发行业的发型师。
 
他们回答得如此一致令我吃惊,吃惊于他们察言观色和辨音识人的本领。
 
可是当实验进行到第五次第八次、学员来自于各个行业时,我才猛然意识到,原来这是人人都具备的“耳功”
 
社会人的大脑,早就被植入了一套高度复杂而灵敏的“声音分析软件”,当一声音传来,“软件”迅速判断和归类,紧接着自动生成一份叫做“印象单”的文件,“印象单”被传送到大脑神经中枢进行处理,处理结果转化为信号来控制人们的情绪反应和血压心率水平,这样,便完成了从听到产生反应的全过程。
 
耳朵看不见,却能在人的心里临摹出一幅类似视觉图景的画布,画布由声音中复杂的“经验码”组成





02
我与一位盲人按摩医生相识多年。
 
这位盲医在治疗室里仅凭着听脚步声就知道谁要进门了,来客中有老朋友也有只见过一两面的病人,从未见他听错过。
 
更神的是,听我不同时期说话的声音,他就能描述出我那段时间的身体状态。
 
视力缺失,反而令他拥有了透视般的超级听力。
 
我曾问:“您的耳朵是怎么练出来的?”
 
他云淡风轻地笑笑:“闭上眼,你也行”。
 
要承认,我们每个人的耳朵事实上都蕴藏着未被开掘的神功,只是常常它被眼睛抢了风头。
 
眼睛抢了耳朵的风头该怎么理解?
 
这源于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发现。
 
和耳朵眼睛同时接收信号相比,仅仅用耳朵听声音反而能得出更接近真相的“印象单”,一旦人的视觉也同时参与“审查”,干扰信息就会冒出来。
 
进一步说,更笃定“眼见为实”的人类,过分依赖容貌、穿着、社会头衔、历史评价等表面信息对人做评价,可是这些信息往往具有很强的遮盖力,会立刻形成占据主导的印象,这时候人们做出偏离真相的判断也就难以避免了。
 
耳朵听到的“真知灼见”则早已被边缘。
 
近些年音乐选秀节目林林总总,口碑最好的当属《中国好声音》。
 
它之所以万人空巷,与导师们背过身只听声音就“拍板儿”的颠覆性创意有重大关系,它遵循了这个不容辩驳的真相:歌声中流淌的,没有别的,只有自己

如果导师们先看见的是穿小熊 T-shirt的光头李代沫、不修边幅的胖女孩郑虹、五官夸张的吴莫愁,还有外表毫无特色的张磊,相信选拔结果是另一番景象了。
 
把选票让位给纯粹的声音,成就了这档节目“公平可信”的美誉,这也同时说明,声音被我们边缘了太久。





03
让我们返回那个声音实验。
 
在学员完美地回答过那两个问题后,我打趣道:“考试”得满分是不是很久都没有过了?而且是所有人都得了满分!这件事给了你们哪些启示呢?
 
有学员说:声由心生,所以声能辨人。
 
有学员说得更好:声音是另一个未曾察觉的我们,所以才要更在意“说”的质量
       
我们似乎一直没发觉一件事,从头到脚人只有一个部分无法掩饰,那就是声音。
 
不论座驾多么名贵、衣饰多么修身华丽,也不论来自什么行业、拥有怎样的学历,只要一张口,他(她)的性格、修养、态度和从前的人生经历就会跟着跑出来,一览无余,无处藏身。
 
这既是幸运,也是危险之事。
       
危险在于,它如影随形,为你代言。
 
你的喜怒哀乐,你精神世界的高贵或贫乏,阳光或阴暗,都无处遁形。它总第一时间“泄密”。
 
幸运在于,一个人若想改头换面,不必在包包皮鞋化妆品上花什么心思,可直接从声音入手,美化音质、用心表达,给声音的魅力充值。
 
这魅力绝非戏言,它能让你摆脱掉靠学历、长相、从业经历等外在条件评判人们的“浅薄规则”,助你“弯道超车”。
 
因为仅凭着清亮流利富有感染力的声音,你就已经握有优秀者大会的“入场券”了





04
对女人来讲,“第二张脸”不是芊芊玉手,也不是修长无皱的脖颈,而是她的声音
 
遗憾的是,世界上任何一家化妆品公司都无法研制出修饰女人声音的产品,永远也不能,声音这片空白市场,只能靠女人自己加油了。
 
可现实情况是,没多少人真的在意。
 
一位女士着急忙慌地上了一辆Uber专车,也许是因为着急,很大声粗鲁地冲司机嚷嚷“向右拐向右拐”,这时司机的手机上正播报着林志玲姐姐娇嗔的台式口音“前方路口请向左转”,司机毫不犹豫,照着左边就拐过去了……
 
这是则笑话,可是我们身边不少人的情况不正是这样嘛,都不知道为什么就遭到了别人的鄙视和嫌弃,这时代表你品味的衣服和包包都帮不了你了。




没有好声音,才华都会暗淡。
 
小艳已在北京一家知名建筑设计院工作了六七年,从最基础的绘制施工图到建筑整体方案设计她都游刃有余,是个创意火花四溢的才女。
 
前不久找到我时带来了刚刚设计好的作品,位于北京大兴区的一处地标性建筑的设计图。
 
打开电脑,整个作品呼之欲出,充满了灵性与独特格调,是在北京从未见过的一种建筑风格,叫人喜欢。
 
更令人兴奋的是,甲方很满意,小艳的方案中标了!
 
可是她却一脸愁相。
 
小艳以为这是一次难得的升迁机会,便在上级部门竞聘某职位时,自告奋勇争取到了一个面试机会。
 
谁料,这个职位第一条就要求“具备很强的表达沟通能力,要善于与甲方积极沟通”。
 
面试官自然也不客气,一上来就要求小艳在现场把她的方案介绍一遍,故事讲到这里大家都能猜到,小艳把它搞砸了,与这个职位失之交臂。
 
奇怪,这个她亲手设计的方案,很驾轻就熟了呀,为什么会搞砸?
 
我让小艳当着我的面,按照那天的表现,情景再现一下。
 
只见她半低着头,自言自语似的讲了起来,音量小语气黯淡,懒懒散散、断断续续,让人昏昏欲睡。
 
这时我略带气愤的口气质问:“我都怀疑这方案是不是你设计的!你声音里没有情感更谈不上感染力!”我语速越来越快,“为了完成它你加班熬夜失眠付出了多少?灵感是怎么产生的?它最独特的创意在哪里?这些内容本来是可以热热闹闹地说一整天的,可是你声音那么冷漠,如果我是面试官也不会让你通过的,觉得你没这个能力,至少现在没有…”
 
我看到一个才华横溢的姑娘正在延误自己的才华与努力,而延误她的正是自己“不争气”的声音
 
她反思说:“的确是这样,设计是我的长项,可说话是我的短板,我应该把这个短板补起来。”
 
我比刚才更着急了:“哪有什么长板短板!设计也是语言,它和说话是一块板子的两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说话不给力你的设计也就不过尔尔。”
        
因为最终打动人的,不是那个方案,而是设计师借助作品所传达出的强烈情感和独特观念,直白地说,就是有没有赋予它灵魂,而这个过程是需要语言和声音传递出来的。





05
再回到那场声音实验。
 
三个人的声音片段里,第一位男士音色浑厚、气息有力、条理清晰、观点明确,那种自信、周全、谨慎的领导风范跃然纸上。
 
而其中的女声,语速轻快、声线里全是自满,湖北口音也掩饰不住她的机灵和好大喜功,处在公司中层极力往上爬的心态昭然若揭。
 
最后那位男生,说话状态懒散、吐字不清晰、声音里藏着胆小和迟钝,更谈不上逻辑性,一个只知埋头干活、思维懒惰、内驱力不强的基层员工形象便活脱脱地立在面前。
        
实验的最后我对学员说:“如果你们想成为某个岗位的最佳人选,那么就从重塑自己的语言开始吧。不是因为成了领导才有从容自信的权威声音,而是先具备了声音才华才拥有成为领导的先决条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