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4课: 空间透视与构图技巧

 稳稳当当 2016-08-12



第四次课:空间透视与构图技巧


透视是景观建筑手绘最重要的基础之一。一幅手绘作品不管有多么精彩的线条和细节,如果在透视方面出现大的问题,那它绝不可能成为一幅成功的手绘作品。


透视原理:




透视的基本原则:

一.近大远小,离视点越近的物体越大,反之越小。

二.不平行于画面的平行线其透视交于一点,透视学上称之为消失点,也叫灭点。

1. 空间透视

⑴一点透视及应用

观看者与面前的空间平行,只有一个消失点,所有的线条都是从这点投射出。



一点透视的特点:

一. 适于表现较大的空间场景画面。

二. 消失点方向的选择,决定了作画者在画面中所要重点表现的物象。




⑵两点透视及应用

观看者与面前的建筑或空间成一定的角度,建筑或空间上所有的线条都源于两个消失点——左消失点和右消失点。




两点透视的特点:

一. 较适于表现建筑或是场景的局部空间。

二.在绘制两点透视的手绘图时要注意:左右两个消失点的位置不宜靠的太近,否则会不符合人正常观看物象的效果,看上去会显得很别扭。所以,一般两个消失点都在画纸以外的位置。

⑶三点透视及应用

三点透视和两点透视比较类似,由于观看者观看的角度较为特殊:仰视或是俯视,同时加上物体的尺度达到一定的高度,受到近大远小透视规律的影响,就会形成第三个消失点。



三点透视的特点:

三点透视比较适合表现整个城市景观建筑的鸟瞰效果,或是超高层建筑的外观效果。

⑷圆形透视及应用

圆形透视主要是应用在手绘图中一些圆形或椭圆形物体的透视表现。绘制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画面中圆形物体的位置与视平线位置的关系。物体离视平线越远,透视越“圆”;物体离视平线越近,透视越“扁”。




⑸空间透视实例解析

一点透视实例解析




一点斜透视实例解析




两点透视实例解析




三点透视实例解析




圆形透视实例解析




想掌握好透视乃至于熟练运用透视,一方面要靠对透视原则与基本方式的理解,另一方面要靠大量的练习,在实践练习中不断强化对透视规律的理解与应用,慢慢“手感”逐渐到位了,就能达到象高手那样即便不打透视底稿,也能快速画出较为准确的手绘透视图出来。

2. 构图技巧

⑴视角的选择

观看者所站的高度(即视平线的位置)将决定对景观及建筑的观看方式,高度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画面效果也不尽相同。




⑵构图的一般规律

一些常见的构图规律:主要物体的位置一般不要出现在画面的正中央,可以偏左或偏右一点,高度上也可以往上一点或往下一点,这样显得比较有变化,不会过于呆板;画面构图不要太满,四周要留一些白,以达到逐渐虚化的感觉;画面构图要疏密有致,在中国画的构图中有“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说法,在手绘当中同样可以运用。






我爱画画 l 不需理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