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蛙类03?|?稻花香里说丰年

 临江听雨书库 2016-08-12

浙江蛙类03?|?稻花香里说丰年

杭州植物园 阅读(64) 评论(1)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举报

“萤火一星沿岸草,蛙声十里出山泉”。

蛙鸣,是诗,是画,是动人的天籁。

蛙蛙,更是农田和森林的保护神,是生态系统平衡稳定的无法替代的必需因子。

保护这些弱小的生灵,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前面二辑,介绍了杭州以及浙江的蛙类24种,本辑继续。

  25三港雨蛙 Hyla sanchiangensis

  三港雨蛙,雨蛙科雨蛙属。体长33~35毫米,背部绿色,皮肤光滑,体侧后部有黑色斑点,棕色长条斑从吻端经颞部延伸到后肢基部,指趾具吸盘,能爬高,栖息于山区水塘、农田、沟渠等静水或缓流附近,产湖南、贵州、广西、广东、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等省区,杭州见不着,但浙南山区有分布,我在景宁见过,已列入新发布的《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这个摄于江西井冈山。

  

  26合征姬蛙 Microhyla mixtura

  合征姬蛙,姬蛙科姬蛙属。体长22~25毫米,最小的蛙类之一,背部花纹变化挺多,和曾经讲过的饰纹姬蛙和小弧斑姬蛙都不一样。原先《浙江动物志》没有记载,近年在我省陆续被发现,是浙江省内新的分布记录。国内还产于陕西、四川、贵州、湖北、安徽等省,呈散在不连续分布。摄于景宁。

  

  27北方狭口蛙 Kaloula borealis

  北方狭口蛙,姬蛙科狭口蛙属。体长45~55毫米,雄性小于雌性,体型宽圆,头部比例相对较小,皮肤光滑,灰褐色或近黑色,有不规则斑块,后肢不发达,类似蟾蜍般爬行为主。生活于水坑或房屋附近的草丛中、土穴内或石下,捕食白蚁、蚊蝇等小型昆虫。产朝鲜半岛和我国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河南、湖北、陕西、山西、山东、江苏、浙江等省,杭州是已知分布区域的南端。追寻好几年,终于如愿以偿,见它一面可不容易!

  

  28淡肩角蟾 Megalophrys boettgeri

  淡肩角蟾,锄足蟾科(也有学者将它列入新分立的角蟾科)异角蟾属。体长36~43毫米,头部棱角明显,皮肤深棕色,双肩部有淡色斑。栖息于山区溪流边和林下枯枝落叶层,捕食昆虫为生,对保护森林有重要作用。主产我国东南各省区,浙江山区多见。摄于临安。

  

  29黑眶蟾蜍 Bufo melanostictus

  黑眶蟾蜍,蟾蜍科蟾蜍属。体长76~106毫米,有黑色骨质棱从吻端沿吻棱经上眼睑内侧直到眼后角及鼓膜上方,皮肤遍布瘰粒或疣粒,分布我国华南、西南和华东南部,杭州没有分布记录,但温州、丽水等浙南地区多见,是杭州常见的中华大蟾蜍以外的另一种“癞蛤蟆”,也是捕虫能手,对保护农作物减轻虫害有重要作用。摄于温州。

  

  30牛蛙 Lithobates catesbeianus

  牛蛙,蛙科牛蛙属。原产美国,体长20厘米,体重可达1千克以上,大块头,肉多味美,生长快速,引入我国作肉用蛙养殖。适应性强,逃逸野外后可迅速繁衍,在食物竞争、繁衍能力方面占据优势,甚至直接吞食本地蛙类及蝌蚪,可造成本地蛙类和其他动植物迅速减少,严重危害生物多样性,是国际公认的破坏性很强的入侵动物。你可以上菜市场买来吃,但是千万不可放生野外!

  

  说明:蛙类学名及分类科属源自《浙江动物志》、《中国两栖动物图鉴》及若干网络文献,酌情选用,未必正确,仅供参考,欢迎指正。

  已发现的浙江蛙类在40种以上,我分三辑陆续介绍了30种。还有无斑雨蛙、挂墩角蟾、崇安髭蟾、九龙棘蛙等十余种,自己都没见过,我会继续努力,将来见着了,记录下来,再向大家介绍。

  结束语

  十二年前,第一次去大山里参与扶贫助学活动的时候,自带帐篷,在当地小学的篮球场扎营,旁边有溪流和一块不大的水田。山里的晴朗夜空,月明星稀,蛙声此起彼伏,宛若天籁。枕着蛙声数星星,我就这样进入梦乡。现在那地方已经被填平,盖了房,那儿再也没有了这样的蛙声。

  蛙类对生态环境的积极意义,对人类的益处,无需我多说,相信大家都明白。

  但是这些年来,蛙的种类和数量衰退很明显,有些种类已经到了极其濒危的程度(虽然具体数据我拿不出来)。最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破坏和大量捕杀这两条:

  一、栖息地受到破坏

  蛙类作为两栖动物,肺不发达,需要借助湿润的皮肤辅助呼吸,蝌蚪必须生活在水中,所以它们的生存环境离不开水。有的蛙种,生活于池塘、水田、沼泽等静态水域;有的蛙种,生活于山区湍急的溪流中;还有的蛙种,会上树,喜欢藏在树洞里。不管什么蛙,都离不开水。所以它们生活的环境,必定不会离水太远。可是,这些年来,蛙蛙们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

  1、湿地缩减或消失

  建设征用,比如很多地方搞工业园区、商品住宅开发,导致湿地消失......鸟儿们还有一定迁徙能力,这个山头开矿炸平了,可以逃到对岸的另一个山头重新筑巢。可是蛙蛙们没有这种能力,活动区域不大,迁徙能力很弱。一旦湿地被填平,它们连逃命的机会都没有,当推土机隆隆开进,湿地消失之日,就是蛙蛙们的葬身之时。

  2、湿地受污染

  污染也是湿地遭到破坏的主要表现之一。污染来源复杂,主要是工业的废水废渣、农业的农药化肥、人们的生活污水......湿地虽然还在,但水质和土壤已不适合蛙蛙们生存。

  蛙蛙们处境艰危的原因还不止于此。

  二、大量的人为捕杀

  人为捕杀是蛙蛙们处境艰危的第二个重要原因。很多地方的农家乐,都把野生蛙类作为招牌菜,成为人们的餐桌“野味”;城市里的农贸市场和街头巷尾也常看见有卖蛙的。卖者应对执法检查时说是养殖的,面对买家又以野味相招徕,虚虚实实,你搞不清贩子手中那些可怜的蛙蛙们的来源。市场消费的巨大压力使得捕杀强度远远超过蛙儿们的繁衍能力,这样的掠夺性捕杀,资源怎么能不衰退以至枯竭?

  “萤火一星沿岸草,蛙声十里出山泉”。蛙鸣,是诗,是画,是动人的天籁。蛙蛙,更是农田和森林的保护神,是生态系统平衡稳定的无法替代的必需因子。蛙少了,虫多了,于是种田人不得不喷洒更多农药以保收成,于是城里人欲吃到无公害蔬菜而不可得。如果我们既想要安全农产品,又肆意侵占湿地、污染水源,还要捕杀蛙类享用野味,鱼和熊掌岂能兼得?了解过这么多蛙蛙们以后,在保护生态和享用野味之间,你会作何选择? 见到企业暗中排污,你会选择举报,还是事不关己,当作没看见?

  让我们更多关注蛙蛙们的生存状态,保护这些弱小的生灵,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寻诗未必要去远方,若是人人珍爱身边的一草一木一蛙一鸟,我们的家园就会成为身边的诗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