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藏族长矛”——传承与演变

 天空勇者 2016-08-12



藏族生活在我国西部甘、青、川、滇等地,是一个强悍尚武和有着丰富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


据《汉藏史籍》记载,从公元1世纪前后到贡赞普时期,刀剑、铁甲制造业开始在西藏出现。当时有因打刀而出名的“眯缝眼九兄弟”,藏语称为“古司”,“古”就是“九”的意思;


“司”即指“眯缝眼”,他们所造的刀剑因此也称为“古司”。当时芒康地方制铁铠甲的工艺也兴盛一时,据说贡赞普穿的铠甲就是在该地制做的。


《唐书·吐蕃传》中就谈到了西藏造的铠甲除了双眼以外,身体各部位都镶有铁片,纵然利箭快刀也很难穿透(“其销青桔良,衣之周身,窍两目,劲弓利剑不能甚伤”。)



藏族的冷兵器文化与中原地区兵器文化之间是不可分的。公元7世纪初期,唐朝已经建立起强大的统一政权,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混乱分裂的局面。此时在西藏高原,藏族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松赞干布正继承其父朗日伦赞的遗愿,以卓越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力图实现西藏统一大业。公元630年前后,松赞干布继承赞普王位,政治中心迁往拉萨,建立了西藏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政权——吐蕃王朝。




松赞干布在位时期,正是唐朝贞观年间。唐朝高度发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引起吐蕃王室的极大兴趣,因此松赞干布十分重视与唐朝的往来,吸取唐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成果。


他锐意修好唐朝,先后两次派遣大臣赴唐请婚。当文成公主入藏时,唐王除陪嫁大量珍宝外,还以典籍30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和大量工匠等作为嫁妆,其中也包括冶炼师和刀剑工匠。这些工匠带来的先进技术,对吐蕃冷兵器制造业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吐蕃王朝灭亡后,西藏长期处于分裂和内战的局面。公元960年宋朝统一中国后,散居在各地的藏族部落和地方割据势力,先后与宋建立朝贡、联盟和贸易关系。从宋代到清代,西藏与中原一直保持着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


藏族冷兵器是在盛唐的影响之下奠定其基本形制的。从藏族长矛来看,其造型大多脱胎于魏晋和唐甚至更加早期的中原青铜矛影响,后期受到宋和明的稍许影响。但由于藏族后来没有和中原地区发生大的战争冲突,也未受到强敌入侵,在兵器形制上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外来影响,基本保持了古时的风韵。



形制特点


周玮先生所著《中国古兵器史稿》中谈到:“边疆各族长兵大都为标枪式长枪,或名梭标。


枪尖尖锐,与杆混为一体,杆无缨络,尾无鐏(金属制矛尾)或有尖鐏,则系西康以至青海一带廓落克‘番子’乘马之长枪也。


至于西藏族之长枪或矛,则形制有异,其杆较短,长不及丈,上端缠以铜丝或藤条,刃形则体宽上锐如小剑或匕首形,缨络即辍与刃(枪头)之下端近处,盖与西南民族之长枪迥异也。”



藏族的长矛是藏族冷兵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藏族武士所佩带的全套武器包括藏刀、长矛、弓箭、护心镜、盔甲等。



长矛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装备,矛头和矛鐏都是尖锐的杀伤性武器,都具有很大的杀伤力。


矛体型纤细,一般总长都在1.8-2.5米左右,柄上也包缠铁丝。


双血槽矛



双血槽矛矛头中间起脊线,矛身两面均有双道血槽,并在矛尖处会聚,血槽横截面呈现“W”形。


矛头一般长30-40厘米,最宽处3-4厘米。整个矛体均呈现出优美的弧线线条,造型流畅,充满上古兵器的美感。4道血槽既减轻了矛身重量,又可以保证了矛身强度,同时还加大了杀伤效果。



矛头尾部一边有一个或者两个大型飞刃,长1-2厘米,飞刃在实际战斗中会产生强烈的杀伤作用。飞刃的形制和宋《武经总要》中描绘的宋枪极其接近。



矛头和套筒之间是杆茎,一般长20厘米左右,矛茎上有阴刻花纹,并做出飞刺,制作方法是先将矛茎打成四棱状,再用工具在各棱角上以45度角上下削出倒刺,整个矛茎上共削出8个,一般上下2排飞刺之间相距1厘米左右,飞刺之间有时候会还雕刻一些特殊花纹。


矛杆上一般还会有一个突起的缠扭纹宝相节,这样的绳纹装饰是藏族长矛特有的。需要说明的是,西藏和康藏各个地区矛节的做法和装饰上都各不相同,很有地域特点,有的做成精美的绕绳外形,有的则是简单朴实的普通刻花,有些地区的矛节甚至做成鼓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