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车改中的“不公”现象值得重视

 庸庸学馆 2016-08-12

车改中的“不公”现象值得重视

张家界在线 2016-08-12 13:01

随着车改政策在基层落地,公车上张贴有“公务用车”标识多了,领导干部坐公交车上下班,骑自行车、摩托车到基层调研的现象已是常态,党政部门廉洁高效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降低了“三公”经费,拉近了党群关系,广大群众是看在眼里,为车改政策双手点赞。

与此同时,在车改中存在着车补一刀切欠缺公平、部分干部因身份问题不能享受车补等现象值得我们注意。此次车改的对象是公务员,根据公务员不同级别,采取每月货币补贴方式发放,在基层政府部门中,除了公务员以外,还有大量的事业干部行使着与公务员一样,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在有些基层政府中,事业干部的人数甚至比公务员还多,有些事业干部还是基层政府中的骨干中坚力量,可以说多数事业干部与公务员一样任劳任怨,勤奋工作,为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但车改对象中没有包括事业干部,又缺乏相应的制度配套,使得他们得自掏腰包承担上下班、因公务下村社交通费用,无形中将公务员和事业干部因身份不同而区别对待凸显出来,影响了基层政府机关内部和谐稳定。其次,车改补贴发放一刀切问题也有失公平,不同岗位因工作性质到乡镇、进村社的频率不同,有些岗位一年都可能下不了几次乡镇,车改变相成为了他们的福利待遇。

但对于有些经常需要深入基层和一线的公务人员来说,经常要下基层上一线,他们的车补显然不够用,但与长期坐办公室的同志领着一样的补贴,这就造成了新的不公。车补不够用怎么办?只能想着法子去找公车使用,或者能不下基层就不下基层,工作能拖就拖,如此一来,既拿车补又用公车、懒政怠政等现象又会出现,因此要解决因工作性质不同被一刀切的车补公平性问题显得很有必要。

笔者认为,要解决以上车改中的“不公”现象,除了加强干部职工对车补政策的学习,要大家遵守政策,认识到车补不是工资福利,是专门用于公务交通费用外。还要完善好制度配套,解决事业人员交通车补问题,建立起车改补贴统筹资金管理办法,让不同岗位的车补体现出差异性,才能让广大干部职工心气顺,干劲足,让这一利好的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