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髡残《苍翠凌天图》

 百了无恨 2016-08-12
清秦祖永《桐荫论画》曰:“石道人髡残笔墨苍莽高古,盖胸中一股孤高奇逸之气毕露笔端。”髡残出家为僧,云游四方,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自然山川中度过,见朝夕云烟幻景,心中自有一股山野之气。所以他的山水画能够得自然之机趣,与那些“困于稿本”的复古派画作迥然不同。

  髡残作画喜用渴笔、秃毫,笔法浑厚、凝重、苍劲、荒率,山石、树木层层皴擦勾染,笔墨交融,画面产生“奥境奇辟,缅邈幽深,引人入胜”之境。


  纸本设色,纵85厘米,横40.5厘米,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苍翠凌天图》是髡残的设色山水画代表作。画面崇山层叠,古木丛生;近处杂树掩映,茅屋数间,柴门半掩,轻岚浮动;山腰处林木苍郁,山泉潺潺,一条山道曲折蜿蜒向上,有隐有现,直至山崖,贯通整个画面。全图峰峦浑厚,意境深幽。幅右上自题:

  “苍翠凌天半,松风晨夕吹。飞泉悬树杪,清磬彻山陲。屋古摩崖立,花明倚磵披。剥苔看断碣,追旧起余思。游迹千年在,风规百世期。幸从清课后,笔砚亦相宜。雾气隐朝晖,疏村入翠微。路随流水转,人自半天归。树古藤偏坠,秋深雨渐稀。坐来诸境了,心事托天机。时在庚子深秋石溪残道人记事。”“庚子”为1660年,时画家48岁。在这段带有叙事性质的题画诗中,髡残记述了他沐浴于自然山水之中的适意自在之感,末尾一句“坐来诸境了,心事托天机”,还流露出他参禅悟道之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