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说中的高级后期技巧堆栈,其实很简单!

 xinbjlzp 2016-08-13

其实很多东西并不难

只是你认定它很难

所以你在一开始就放弃了


就好比堆栈
听起来好像很难
但实际操作起来
却并非如此

----------------以下为正文---------------

堆栈简介


堆栈已经变成了数码时代最普遍的风光摄影手段之一,意指将多张同一场景相似的照片堆叠到一起,借以消除不需要的内容以及杂色和噪点。

通常来讲,堆栈有两个目的

 在不使用ND镜的情况下模拟慢门效果

 通过堆叠抹去随机产生的噪点,但是只对随机噪点有用,对固定噪点没有影响。


堆栈的优点


   不用花大价钱去买各种ND镜
   不用担心ND镜带来的各种画质损伤以及漏光偏色等问题
   画质会大幅度提高
   例如14-24这类的 “大灯泡” 镜头,使用堆栈会非常便利
  堆栈的素材同时也可以作为延时摄影的素材


堆栈的缺点


   拍摄星空时一定会产生断点,尽管可以无限缩小这种断点
   拍摄水面时,堆栈获得的水面远远不如ND镜的水面更加平静
   后期极其吃内存,极其消耗时间


缺点补救方式



第二个缺点可以通过ND镜和堆栈同时操作,来获得平静的水面和较高的画质。
第三个缺点只好买买买了,苹果垃圾桶是极好的,通常32G以上的内存才可以胜任多张数堆栈。



堆栈前期操作


 上脚架,绝对要保持稳定
 相机用M档锁定快门、光圈,ISO通常使用原生最低ISO,而曝光参数则要以保证高光不过曝为前提。暗部即使死黑,也可以通过堆栈的方式获得很好的画质
 锁定对焦
 拍摄的时候可以选择使用快门线来控制间隔时间及张数,也可以使用相机的内置功能,比如Nikon有内置的延时功能,Sony可以下载专门的延时APP
 间隔时间的设置因题材而异,通常星轨以及水面的题材都是把间隔时间设置到最短。而拍摄流云拉丝的场景可以视风速决定,2、3秒,5、6秒都是可能的,如果想时间短也可以,不过张数就会增加很多了。有些创意摄影,比如拍摄一个人多次出现在画面上的图片,间隔时间就随意定了。
注意:想要获得那种棉绒般的流水,只能通过ND慢门,不能通过堆栈模拟。


后期流程

  首先,会得到很多张相似的图片,这里我拍摄了16张。   

  然后在PS中导入这些文件。关于是先修图再堆栈还是先堆栈再修图的问题,我曾经对比过,基本没有太大的差别,因此这步可以替换成先在Lightroom里面修整好图片并保存为源格式,然后再载入PS堆栈;或者在Lighroom里面修整好,然后在PS中作为图层打开,然后利用插件来堆栈。    

  浏览已选取文件。


 这里要勾选“载入图层后创建智能对象”,最好不要勾选“尝试自动对齐源图像”,PS的自动对齐极其浪费时间,而且很有可能将本身就是对齐的图层弄歪,所以说前期的三脚架稳定极其重要。


  堆栈结束之后,会获得单一的图层,然后选择堆栈模式,除了星轨堆栈选择最大值之外,其他基本都是平均值堆栈。

  等待。

   然后会获得一张智能对象。

作为对比,这是单张的图片,可以看到堆栈得到的云已经有了拉丝效果,如果100%放大的话,也会发现暗部的画质有所提升。 

 接下来就是常规修图的阶段了,进acr,亮度蒙版,color efex之类的,这里就不谈了。后期的时候,会发现堆栈得到的图片有着比单张图片更大德后期空间,暗部随意提拉也不会出现明显噪点和色块,这也是前面所说的保证高光不过曝的原因。

堆栈作品分享



<完>


 


看说明书太烦?
想入门摄影太难?

有Airphoto在,摄影知识写给你看。

Airphoto

一个专注于摄影入门的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