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最后放下武器的二战德军?自拟投降书向渔民缴械

 玉稻筱麦坊米 2016-08-13

威廉·德格中尉(如图所示)的故事很长时间以来在德国以外鲜为人知,但他实际上是纳粹投降4个月后,最后一名缴械的德国军人。

图为1944年夏,德格中尉在执行“战马”任务前的休假期间与妻儿合影。

1939年欧战爆发后,纳粹德国统帅部再也无法从盟军控制的国际加密气象网获取天气信息,为满足作战需求,德军被迫在北极建立气象站。为执行这项代号“战马”的战略行动,德格中尉奉命率队前往位于靠近北极的挪威斯瓦尔巴半岛建立秘密气象观测站。

由于气象站位置太过偏远,德军官兵很多时候必须自力更生,比如当雷耶尔牙疼时,鲍曼只能硬着头皮充当牙医,在德格中尉配合下(从背后抱住雷耶尔的胳膊以防他因剧痛而乱动)给雷耶尔拔牙,真是看着都让人觉得疼啊!另外请注意照片中堆积成山的罐头盒,人如果长年吃这玩意,身体不可能不闹毛病。

德军士兵在工作之余演奏音乐以驱赶寂寞、消磨时光。从左至右依次为雷耶尔、塞姆卡特、鲍曼、格拉姆斯和施耐德。

这支11人的袖珍气象预报部队,从1944年8月5日开始工作,直到1945年5月他们从无线电中收听到德国投降的消息。在经历了长达12个月的与北极熊搏斗、抵御英军突击队可能发动袭击等诸多威胁后,德格中尉和部下得到上级命令——销毁所有气象观测仪器和通信设备。他们最后只留下1艘划艇和随身武器,直到1945年9月3日,被一艘捕猎海豹的渔船“布拉塞尔”号发现并将他们带回挪威。

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中尉的儿子、74岁的艾克巴特·德格(如图所示)讲述了曾获得最高铁十字勋章的父亲,当年是如何向一艘挪威渔船投降的滑稽轶事。

艾克巴特讲述了父亲一行投降的那个夜晚“喜剧般的场景”——“我的父亲和他的战友雷耶尔去海滩迎接挪威人,当时是‘布拉塞尔’号的船长和厨师换乘了一条小艇上岸,我父亲以为他们是盟军,就用英语跟对方打招呼,但船长不懂英文,一听就懵了。我父亲见状又改用挪威语,他曾于1940至1943年在驻北欧德军中做翻译,挪威语说得很地道。”图为气象站士兵塞姆卡特(左)和雷耶尔(右)抱着2只小北极熊。

德格中尉问船长:“我们是在沙滩上执行公务(注:指履行投降/受降事宜),还是我们先邀请您品尝一下咖啡和杜松子酒?”挪威船长显然很惊喜,“你们有真正的咖啡和上好的杜松子酒?那太棒啦!”

于是,德军官兵用他们最好的食物、饮料和香烟招待挪威人,宾主相谈甚欢。但是到了9月4日清晨,挪威船长突然变得有点紧张,德格中尉问对方发生了什么事,船长答道,“挪威海军已下令,让我要求你们缴械投降。”中尉说“你咋不早点提啊”,船长有点不好意思,“我没干过这事啊!”

德格中尉一听也傻眼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过他想了想,将手枪从皮套里掏出来放到桌上,然后将之推给挪威船长:“就这样吧,算我们缴械投降。”

挪威船长有点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还问中尉“我可以保留这支手枪吗?”在得到肯定答复后,挪威船长高兴地揣起手枪。

最后,还是德格中尉亲自拟定了一份投降文件(你没看错!是德军自己拟定投降条款),然后与挪威船长双方签字生效才算完事。

回归文明世界后,德格中尉努力与自己的战友每年都聚会一次,但在两德分治的冷战紧张局势下,此举并不容易。从左至右依次为施耐德、查普卡、施罗瑟和雷耶尔。

图为1985年,挪威国防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气象站遗址附近的洞穴中,发掘出德格中尉等人当年埋藏的毛瑟步枪,同时还发现了还发现了保存完好的气象站官兵工作日志和个人日记。

当年,这11个人在狂风呼啸的寒冷北极相依为命,从而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但冷战时期,只有居住在东德的气象站官兵定期聚会。

艾尔巴特说,我父亲1979年去世后,直到1984年,我才接受了父亲战友们的邀请,准备带着家人参加前者的聚会。

但是艾尔巴特随后得到消息,当地情报部门已经盯上了他们,这次聚会只得作罢。几年后两德统一,聚会才正式恢复。

时至今日,仍在世的气象站官兵仅剩2人——年逾9旬高龄的施耐德(左一)和施洛瑟(右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