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模块化集成房屋的一种表现形式《二手集装箱改造》

 碧野田间牛得草 2016-08-14


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对国内外目前住宅工业化实现方式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从全球化的眼光,提出一种适合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的工业化住宅产品。

本文第一章主要对研究背景进行综述,主要阐明了住宅建设的现状与住宅工业化急需发展的紧迫性。

第二章主要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住宅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对中国住宅工业化发展的可循经验进行分析,对上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住宅工业化实现方式进行总结。






第三章是本文主要论述部分,对目前中国应用较广泛的两种住宅工业化结构体系:预制混凝土结构体系与钢结构体系进行研究,在对两者进行详细的综合研究与分析后提出钢结构是一种节能环保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结构体系。针对中国目前结构体系发展现状提出结构体系多元化发展模式的观点,在不同地域、不同经济情况条件下针对性选择合适的工业化结构体系。

第四章从城市化、土地政策、物流成本等角度,结合第三章关于工业化住宅实现方式的分析,提出一种适合中国特色城镇建设住宅工业化体系。

第五章在对住宅工业化体系各项内容进行总结之后对住宅工业化体系进行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住宅工业化 结构体系部品体系 新技术

第一章

研究背景

上世纪80年代年中国废除单位分房制政策后,中国住宅建设量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增长,房地产企业的活跃带来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越来越多的资源投放在房地产开发行业,然而住房质量与经济的增长有着严重的脱节,住宅建设周期长,施工质量差,户型不合理,生活环境差等一系列问题始终得不到很好解决,而建造过程中的资源浪费能源消耗等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国人不得不开始反思与检讨,以提高住宅质量和居住者生活品质为目的的住宅工业化重新引起建筑界的重视。

201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40.55亿平方米,房屋新开工面积16.38亿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7.60亿平方米,20101-11月,商品住宅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和竣工面积分别为29.8亿平方米、11.5亿平方米和3.9亿平方米,商品住宅占了房屋开发的五成以上。

面对如此巨大的住宅建设量,中国急需一种可以解决住宅快速建设同时保证住宅质量与生存质量的住宅生产方式。2000年之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剧,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能耗问题已经引起重视,一次能源供给不足也成为越来越棘手的问题,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形势也日益严峻。我国之前以农民工为主的建筑劳动力价格低廉,因此建筑造价也大大降低,而目前这种形势已经被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改变,中国建筑业包括住宅业已经迫不得已要面临提高住宅生产效率的阶段。如果不改变当前的建筑生产模式,接下来中国巨大的建设量所带来的即是巨大的资源耗费以及巨大的能源浪费,面对如此严峻的建设形势,中国急需建筑工业化生产以实现建设效率的提高,能源的合理利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