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凡人家的长者&nb

 zzm1008图书馆 2016-08-14
平凡人家的长者
□张闻天故居供图 1956年10月,张闻天(左一)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
  “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公仆对人民只有奉献,没有索取的权利。”至今,张虹生对于父亲的这句话仍记忆犹新。

  张虹生8岁才被接到父亲身边。接张虹生的同志怕孩子在路上受冻,就给他买了皮衣、皮帽和皮鞋。张闻天见到后说,以后不要给孩子穿得太好。过不了几天,张虹生被换上了一顶布帽子,那顶新皮帽送给了警卫战士。

  东北刚解放时,张闻天全家住在沈阳。张虹生见爸爸外出坐小汽车,他也想坐,可张闻天总不允许。有一天,张虹生趁爸爸没上车之前,先钻进车子里。张闻天上车发现了,让张虹生下车,可好说歹说,张虹生就是不肯。见一时说服不了,张闻天就干脆下车步行去开会。打这以后,张虹生就不敢再闹着坐小汽车了。

  1954年,张虹生上了北京101中学。入学不久,学校让每个学生填写学生登记表。虹生见许多同学在“家庭出身”一栏里填了“革干”或“革军”,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填,就去问爸爸。张闻天说,你就填“职员”吧。虹生很不理解:“人家为什么能填‘革干’,而我们家却填‘职员’呢?”张闻天笑了:“我们都是为人民工作的,我们在政府工作的就是职员。现在不管是工厂里的工人、种地的农民,还是政府的工作人员,大家都是干革命的,只是分工不同,为人民服务就光荣,为什么我们要特别强调是革命干部呢?”

  张闻天不只是要孩子们在填表时填写“职员”的子女,而且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也是按照普通职员的子女来严格要求他们。张闻天的大女儿张维英长期在家乡务农;二女儿张引娣一度在外交部担任打字工作,唯一的儿子张虹生去农场,在那里安了家,整整生活了15个年头。

  张闻天的侄孙女张华明中学毕业后,被分配去杨浦区当清洁工,华明不愿意去,写信给爷爷,想调换工作。不久,接到张闻天的来信,说:“……我没法可想,就是有办法也不会去想。分配去当清洁工,这是分工的不同。不要认为中学毕业生就不能去当清洁工。现在教育普及了,青年都有了文化,如果大家都不愿去做清洁工,那末粪便就无人处理,马路上垃圾就无人打扫。这样下去,城市会成什么样子呢?所以总有一部分人分配去做这项工作。人家的子女能去做,我们的子女为什么不能去做呢?不论什么工作,只要是为人民服务就都是光荣的。”张闻天还把当时报上刊登的两则介绍挑粪工人的先进事迹剪下来随信寄来。最后在信中要求侄孙女接到信后马上就去报到,否则他会不高兴的。侄孙女接到信后第二天就去清洁管理所报到,当了一名清洁工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